奶业是欧盟农业的重要部门,一直是欧盟农业政策的优先重点。欧盟27个成员国共有100多万奶农,年产牛奶约1.48亿吨,产值约410亿欧元。此外,欧盟乳制品加工业就业人数达40万,年销售额达1200亿欧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乳制品需求急剧下降,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成本偏高的欧盟奶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各成员国奶农频繁举行抗议活动,敦促欧委会采取更有效的支持措施。
2009年10月,欧洲议会审计委员会发布特别报告,全面分析了欧盟现行奶业政策。报告认为,欧盟奶业政策目标包括保持乳制品市场平衡、价格稳定、确保奶农的公平收入水平、改善奶业部门竞争力等方面,政策目标多元并相互矛盾,结果导致任何一个目标都未能完全实现,近年来问题尤为突出。
一是供应过剩问题突出。欧盟牛奶生产配额创立于1984年,在其后20年内有效限制了成员国的总体产量水平。但自2004年,配额持续使用不足。根据欧盟农业改革进程,2008/2009年度牛奶生产配额在上一年度基础上增长2.4%,但该年度成员国实际配额未使用率达4.2%。目前欧盟牛奶生产配额远高于市场需求,而市场干预购买措施可能加剧乳制品生产过剩。
二是市场价格大幅波动。1984-2006年间,欧盟牛奶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如考虑通胀等因素,相对价格呈下降趋势,奶业生产者利益明显受损。与此同时,欧盟生产者价格与消费者价格反向变化趋势明显,2000-2007年期间,牛奶生产者价格下降6%,而名义消费者价格上升了17%。
三是确保奶农公平收入水平的政策目标仅部分取得。报告认为,欧盟奶农收入略高于农民总体平均水平,源于多个因素,包括奶农总数大幅下降、生产率提高以及促进奶农收入增长的政策措施等。1995-2007年,原欧盟15国奶农数量下降近一半,约50万奶农离开这一生产领域。目前,牛奶生产区集中的趋势仍在继续并呈加速态势,这对条件不利地区的环境和社会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奶业竞争力未得到大幅改善。1984年后,欧盟乳制品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只有奶酪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保持了原有国际市场份额。只有在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偏高的时期,欧盟的黄油、奶粉等乳制品才具有竞争力。一旦WTO多哈谈判达成协议,禁止欧盟使用出口补贴,欧盟乳制品出口将遭受重大冲击。
报告对欧盟奶业发展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进一步跟踪奶业市场发展动态,确保奶业部门的自由化改革不会再次导致乳制品生产过剩。
规范并监督乳制品加工行业的价格形成机制,避免压低生产者价格和抬高消费者价格的情况发生。
对奶业生产极度脆弱地区特别是山区反映的问题制定特别的应对战略,避免脆弱地区奶农数量大幅度减少。
优先满足欧盟国内市场需求,鼓励无需大量资金支持的奶酪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来源:食品商务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