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79|回复: 10

[疾病防控] 奶牛肢蹄病的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9 11: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局部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蹄部外用药物疗法、蹄浴疗法、手术疗法和局部注射用药疗法。蹄部外用药物疗时,首先要对患病蹄部进行清洗和消毒,切除指(趾)间坏死组织,然后使用抗菌药物。如用硫酸铜和磺胺1比4的混合物,或含土霉素百分之2.5的甘油水溶液涂抹患病蹄部,打上蹄绷带,并将病牛转至干燥圈舍饲养,每天2次,连用5天,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处于急性期的病牛采用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或采用镇痛及抗炎药物治疗,如用阿司匹林、乙酰丙嗪等镇静止痛药物消肿止痛。为了减少炎性渗出,缓解疼痛,消除肿胀,还可采用冷浴法。缓解期病牛可采取蹄部放血,并采用热蹄浴疗法,以改善组织微循环,促进有毒代谢产物的排除。 采用人字形注射药物方法,即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35毫升溶解青霉素240-400万单位,再抽取百分之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6毫升,作为一次注射量。避开血管,在腕关节前上方或跗关节外侧上方,最好在皮肤松软处注射药物。先用酒精和碘酊消毒注射部位,左手提起皮肤呈皱褶状,用8或9号针头刺入皮下,回抽仅见气泡无血液时,进行人字形皮下注射,注射后用碘酊棉球按压针孔,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一般连注射2—3次即可。对有外伤或蹄底、蹄叉糜烂的病灶,要用5-10%碘酊进行处理。

全身治疗方法:

急性或严重性蹄病可采用全身疗法进行治疗,使用药物多为抗炎及镇痛药。如奶牛注射青霉素1万单位/公斤体重、双氢链霉素20毫克、红霉素10毫克,混合肌注能有效治疗蹄病。此外使用抗组织胺药物也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口服苯海拉明0.5-1.0克,每天1-2次。  


信息来源:农村科技服务港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劲松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0-19 13: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不错 挺详细 学习了  我知道用硫酸铜治疗腐蹄病室不错 我们经常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06: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腐蹄病的治疗 用0.1%高锰酸钾或10%硫酸铜消毒剂清洗患部,创伤内涂强杀菌剂(5%或10%碘酊)消毒,再用5%或10%碘酊二次消毒,涂高锰酸钾或硫酸铜粉,用松馏油填塞,装蹄绷带,隔2~3日换药一次,一般1~2次即可痊愈。当炎症侵害到蹄冠,系单关节而引起全身症状,可全身用药,400~800万单位青霉素一次肌注,每日两次,连用7日。

    蹄叶炎的治疗 继发于乳房炎、子宫炎、酮病等疾病的蹄叶,应着重发病的治疗。对于慢性蹄叶炎,主要保护蹄底角质,修整蹄形,加强饲养管理。肌注抗生素、青霉素250~500万单位,每日两次,七日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防止继发感染。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unmanji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08: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矮子 于 2009-10-20 08:52 编辑


1
、蹄叶炎:这是发生在包围趾骨的真皮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65%的蹄病直接或间接地与蹄叶炎有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奶牛的跛行是由蹄叶炎引起的,当然并不是全部。蹄炎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在所有三个阶段,奶牛通常都有特定的姿势以减轻疼痛。患蹄病的奶牛通常后背拱起来,如后肢比正常情况更朝前放置,说明疼痛在脚趾,如比正常更朝后,说明疼痛在蹄踵。奶牛如起卧困难或走路笨拙,则很可能是由于蹄炎或其他蹄病所致。

在急性阶段(最初10天),牛蹄会发热,蹄底软化,一周以后,临床症状包括其白线变黄呈粘稠状,蹄内真皮组织血管阻塞,且由于接近蹄壁和缺少可活动性,肿胀会引起很大的疼痛,牛蹄变热,冠状带之上脉博次数增加,家畜呼吸次数和体温都增加。
在亚急性阶段(第10-45天期间),壁外及冠状带周围出血,最显著的变化是蹄壁与蹄底分离,可以看到趾很长及蹄踵分枝。从内部可以看到趾骨刺向下面。
在慢性阶段,(45天以后)蹄底开始凹陷,且蹄底与蹄踵区分不明显,趾朝上。蹄壁外层可看到横的纹路(小沟)趾骨刺向蹄底,进一步与蹄壁分离,由于趾骨的转动,使得奶牛感到很不舒服。
营养问题总结

A.jpg

    牛蹄血管中的组织胺(毒素)的存在导致肢蹄内血压的上升,但血流减缓,肢蹄的毛细血管充血、炎症,并形成血块。由于缺少供应组织的营养,角质化组织的形成受阻,角组织疲软无法支撑奶牛体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肢蹄状况恶化,并发展成畸形蹄。当革兰氏阴性菌死亡时,内毒素开始释放,并进一步释放组织胺。当奶牛生存的环境改变时,如从比较舒适的散放式饲养变为垫草很少的栓系式饲养时也可能释放组织胺。关于组织胺的作用还仅仅是一种理论,然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在奶牛蹄炎的急性阶段发挥着作用。
治疗及预防:蹄炎很难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用非类固醇抗炎症药。经常削牛蹄,牛床上要有足够的垫草,尽可能减少水泥地上的时间。当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预防,饲料成分进行分析,日粮配制应该平衡,从一周岁开始定期对奶牛进行修蹄,提供舒适的牛床,控制产后的一些疾病,如乳房炎和子宫炎。从4月龄青年母牛开始就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已有证据表明,青年母牛在5月龄就可能患蹄炎,不过在当时牧场场长一般不会发现问题,然而当青牛母牛投产以后以及在泌乳后期出现蹄病的时候可能与青年母牛早期的蹄炎有关。


2
、蹄底溃疡:溃疡往往发生在蹄踵前面的蹄底部位,由于这一部位的蹄底最薄,因而骨骼与蹄底之间的组织最易受到损害,软化的或较薄的蹄底容易受外压或创伤的损害。由于缺少足够的垫料而引起的牛床潮湿,奶牛休息时间不足以及修蹄不当,磨损过多都会导致蹄底软化或过薄,由于蹄炎而引起的血液循环的变化也是导致溃疡的因素。

治疗及预防:溃疡区域应该削掉,但尽量保留蹄壁外层以利于支撑,有些兽医把未受影响的趾填起来以减轻受影响趾的压力,也可以用碘液擦患处。如果发生了感染则应注射抗菌素。


3
、白线病:这发生在蹄底与蹄壁的连接处,走路不小心会引起白线的擦伤。真皮组织的出血也会影响白线,使得脏物进入并形成脓疮,治疗及预防方法与蹄底溃疡相同。



4
、牛蹄腐烂:这往往涉及到蹄壁边上的皮肤的感染,通常发生在趾间或蹄踵周围,往往是创伤引起细菌进入导致腐烂。牛蹄腐烂有两种类型:草场牛蹄腐烂和牛舍牛蹄腐烂。第一种来自于草场,细菌来自于泥泞的草地,尤其在雨季,这是一种趾间腐烂,牛舍牛蹄腐烂是由于奶牛经常站在潮湿的牛床上或牛粪沟而引起的,通常发生在蹄踵周围。

治疗:两种类型都对抗菌素敏感,也可使用硫酸铜进行处理,预防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运动场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尤其在水槽周围)牛床上应有清洁干净的垫草。

总之,肢蹄疾病严重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那种把奶牛关养在没有足够垫草的牛舍内的方法必须进行改变。营养和奶牛舒适程度与蹄炎、蹄底溃疡及白线病密切相关。应该认识到奶牛躺在水泥地上及饲喂不平衡的日粮等于奶牛患病,低产及牧场经济效益低下。应该密切注意奶牛的各个部位并且认识到从奶牛吃的料到奶牛肢蹄的健康状况都影响牧场的经济效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unmanji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08: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07: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矮子 于 2009-10-21 08:00 编辑

腐蹄病:


作局部性处理时,首先要对原发病灶进行清理、消毒,必要时行扩创或削修蹄角质,显露出深部组织后用3%双氧水、0.1%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创内敷氯霉素或青霉素,也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粉,或洗后局部涂布5%碘酊,最后撒布碘仿磺胺粉(碘仿10份+氨苯磺胺90份,混合均匀)。灌服锌制剂45毫克/千克体重,连用几天,效果较好;亦可用2.4%氧化锌舐盐。作全身治疗时,可给予抗生素、磺胺制剂。

定期用硫酸铜或甲醛溶液泡蹄,或地面用生石灰、5%~10%硫酸铜液、4%~10%甲醛液消毒,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蹄叶炎(败血凝蹄):


在患病初期,可静脉放血,放血后再静脉注射林格氏液。尽量使蹄部冷却或使病牛站立于流水中;大剂量使用抗组织胺制剂、盐酸苯海拉明等,对急性病例效果较好。也可选用其他抗过敏药物如10%氯化钙、0.1%肾上腺素、可的松制剂等;还可使用止痛剂或普鲁卡因封闭,早期应用乙酰普吗嗪,有降低血压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改善饲养管理,将产犊的青年母牛提前转入水泥地面的牛舍,产前几个月和产后应充分运动。产前、产4周不突然改变饲料,产后精料要减少,喂精料后立即喂适量的粗料,按精料的1%比例增加饲料中的碳酸氢钠,新生犊牛每日给精料不多于两次,以减少瘤胃酸中毒。定期削蹄,每年春秋各一次为宜。

指(趾)间皮肤增殖:

保守疗法,炎症初期,清蹄后用防腐剂涂擦包扎,可缓和炎症和疼痛,但不能根治。


手术切除,横卧保定,全身麻醉并配合神经传导麻醉,局部常规消毒后,沿增殖物周围将其彻底摘除,止血后,缝合或不缝合创口皮肤。最后,在两蹄尖处钻洞,用金属丝将两蹄固定于一起,并用绷带包扎,外装防水蹄套。

电烙铁烧烙或液氮冷冻也有效果。


指(趾)间皮炎:

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蹄干燥和清洁,定期用收敛(如10%硫酸铜液等)蹄浴。

治疗时,对患部应彻底清洗,削除有空洞分离的角质。
然后涂布收敛剂和防腐剂,如碘仿磺胺(1:5)粉、碘仿鞣酸粉等,或涂布5%龙胆紫溶液、氧化锌软膏、水杨酸氧化锌软膏等,装蹄绷带,2~3天换药1次。也可进行蹄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6 05: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學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8 2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说的都很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22: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更好的蹄病治疗方案,欢迎加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01: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07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一行6人在奶牛场给奶牛修蹄子,真不容易,一个下午才处理了4头牛,中间都没有能停下来喘口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 10: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