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有点乱吧。可否作如下调整:赖氨酸增加到15公斤,因为多数情况下农民不是使用的20%的比例,蛋氨酸增加到3公斤,苏氨酸4公斤,配合后全价料氨基酸模式趋近于理想蛋白;鱼粉少用20公斤,现在成本太高,通过添加氨基酸已经能达到要求;菜粕60公斤已经明显影响颜色,要不就再多加点,事实上猪上菜粕比棉粕好些(与鸡不一样);油脂10公斤够了,降低成本,事实上通过添加油脂也不可能提高最终全加料的能量(多用7公斤油最终全价料才1.4公斤,有什么用),剩余的空间还可提高蛋白含量;磷酸氢钙还是多加一点吧,35公斤,植酸酶不是万能的;既然铁、锌也低,铜也低点吧,降低一半;植酸酶估计也低了点,难道活性好高嘛;抗氧化剂、防霉剂多了吧,适口性太差,最低剂量用,天气都转凉了,猪饲料适口性最重要,大多数霉变还是能量饲料及玉米副产物;甜味剂建议用超甜;促长剂估计也是喝人的,建议不用,把那个钱用在维生素或者复合酶上。 建议仅供参考,可做对比。 22# 草原苍鹰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