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文峰 于 2009-9-28 10:49 编辑 [/i]
许振英(1907—1993) 男,[color=red]山东省武城县[/color]人,1929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color=red]河南大学农学院[/color]畜牧系主任,教授。
许振英在幼年时期即受辛亥革命的洗礼和“五四”运动的启蒙,13岁考入[color=red]清华学校[/color],中学毕业后赴美,1927年就读于[color=red]康乃尔大学农学院[/color],1929年获学士学位;1930年就读于[color=red]威斯康星大学[/color]研究生院,1931年获科学硕士学位。他是我国著名的畜牧学家、动物营养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人大常委、政协常委、民盟副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许振英于1932年夏回国,最初任职于[color=red]第一农林局[/color],后到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并担任畜牧系主任;1935年他转任[color=red]河北农学院[/color]教授,1936年调任[color=red]中央大学[/color]、[color=red]北京大学农学院[/color]主持洛克菲勒文化基金项目“中国养猪研究”;1942年他任[color=red]农林部中央畜牧试验所[/color]技正兼畜牧组主任期间,执导“中国猪种特征的研究和引进猪杂交效果研究”,并多次发表论文,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其独到的见解;1946年他调任[color=red]清华大学农学院[/color]、[color=red]沈阳农学院[/color]、[color=red]东北农学院[/color]教授,后聘为[color=red]东北农业大学[/color]一级教授。
在主持洛克菲勒文化基金项目“中国养猪研究”期间,许振英将美国的畜牧文献译成中文,并自编教材,供教学科研使用,为我国、我省培养了一批早期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许振英40年代初期提出“勿盲目开发西北畜牧业而忽视农区畜牧业”的观点,40年代中期在家畜育种学界提出“家畜品种依天然与人为环境而成立”的观点,以及在动物营养学界倡导在家畜饲养问题上应首先弄清饲料营养价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饲养标准体系”等一系列重大宏观决策方面的建议。50年代他参加了全国12年科学远景规划工作,并被派往英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新中国科学家的生份,当选为该会理事。同年他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一教材《家畜饲养学》,并首次在国内开设《家畜营养学》课程。许振英在长期的养猪教学科研中,特别注意猪的育种工作,从中总结归纳了中、外猪育种的经验,并于1973年秋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了系统介绍,引起了强烈反响和与会专业人员的赞许。同时他还在南方制定了广东大白猪的选育提高方案,在北方制定了“[color=red]三江白猪[/color]”(我国第一个瘦肉型猪种)的育成方案。1983年他育成了我国自己培育的第一个瘦肉型猪的新品种。80年代以后他主持国家攻关项目及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期间所发表大量论述及专著,体现了先生“寓道于教”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一贯主张,显示了先生对国情之洞察与对决策的真知灼见。
许振英曾先后获得过省特级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3年9月25日,许振英因病在[color=red]哈尔滨市[/color]去世,享年86岁。
转自:[url=http://www2.henau.edu.cn/xy/heize/showart.asp?art_id=318&cat_id=29]http://www2.henau.edu.cn/xy/heize/showart.asp?art_id=318&cat_id=29[/ur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