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33|回复: 1

家禽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3 14: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合理用药以有效、安全和经济为目的,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取决于临床决策的科学性,而临床决策是临床思维的结果。临床思维的基础是指在制定具体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应当全面掌握病情、家禽和药物的情况。若离开了这个基础,那么临床思维便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临床决策药物治疗临床思维的基础。
1、 对家禽流行病学基本情况的了解
首先应对家禽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包括病因和诱发因素、发病时间、死亡率、发病率以及剖检诊断有无并发症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抗感染治疗中,首先要尽可能明确感染的病原体,以及以前的用药史,并据此合理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再如患呼吸道的家禽的是否处于缺氧或者有窒息的危险,是否需要使用解表药物等综合判断。如如果患腺胃炎的家禽长期使用西米替丁的话,患呼吸道使用氨茶碱时必须适当降低剂量以免出现副作用,因前者可延长茶碱的半衰期。
2、 对药物的了解

合理用药的另一个关键是对药物的了解,包括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
物的相互作用等。如临床使用泰妙菌素时应充分确定饲料中不含马杜霉素等药物,否则容易出现很大的毒性,而这一点在临床常被忽视。
3、 药物治疗临床思维的要点
1 选择何种药物
首先应当针对疾病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并发症用药,同时应考虑疾病的分期和分度。应尽量选择药物作用选择性高、不良反应轻的药物,如家禽呼吸系统感染导致有窒息可能时,应使用选择性高药物如麻杏石甘散或盐酸氨溴索联合溴乙新等,不仅可以迅速有效地缓解支气管痉挛,而且对心脏的不良反应也大大减少。临床上在遇到病原体不明的气囊炎时,早期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对迅速控制病情有利。此外选择药物时,还应考虑到既往用药史等。
2 选择何种剂型以及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的选择主要根据药物作用的部位、速度、需要发挥效力的时间和药物的理化性质等。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有些药物不同途径起不同作用,如硫酸镁,口服为泻药,若用其高渗液局部外敷可肿,若注射则为有力的抗痉挛药。口服给药方便、经济、安全,适用于大部分临床治疗。缺点是吸收慢,且不规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胃酸或酶的破坏、饲料影响等)。不适于口服给药的有:①急症、需快速起效时;②在胃肠道很快失活或不吸收的药物而需要使用其全身作用。注射给药可以迅速达到有效血浆浓度,当病情危急,要求迅速起效,或药物不宜口服时,均需用注射法给药。一般常用的是皮下和肌内。喷雾给药适合局部呼吸系统感染而心脏机能基本健全的鸡群,这就雷同于蒸桑拿,有心脏疾病是不能盲目进行的。
3 给药间隔
  一般采用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的方法是比较安全的。有些药物有后效应,即血药
浓度虽然低于有效血药浓度以下,但药效仍然可维持一段时间,对于这类药物可以一次给较大剂量,并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部分喹诺酮类药物。一些半衰期特别长的药物也不能按半衰期给药,否则血药浓度波动太大,应将总剂量分次服用,一般每天一次。如常见的一些激素。
4 给药剂量的增减

雏鸡对肝脏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能力较差,肾组织结构发育不全,排泄功能差,肾小球
滤过率低,以及肾小管分泌功能低下等因素,可使某些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因此用药时宜减量,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肉鸡由于机体机能的减退,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发生改变,如胃肠道主动转运能力减退,肝药物代谢酶的数量和活性降低,肾单位数的减少等。因此多数药物在肉鸡体内代谢和消除均减慢,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高易造成中毒反应。特别是在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及某些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尤应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③肝脏疾病可损害药物的代谢能力,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如严重肝病家禽葡萄醛酸、硫酸根、乙酰基等各种结合反应减弱,故对药物的灭活能力降低,如可使异烟肼、喹乙醇、痢菌净等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应用时应特别慎重。④肾脏滤过功能与药物清除的关系密切,应根据肾功能基本状况来判断临床给药。肾功能衰退者,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应延长用药的间隔并相应减少用药剂量。如氨基糖苷类在禽肾传支时,注射给药应严格按照临床剂量并适当减量。
5 疗程
药物的疗程首先应根据病情来决定。大多数疾病的病因去除,病情好转稳定后可停药。所选择的药物也可影响疗效的长短,如传染性鼻炎就需要很长的疗程,而寄生虫类用药就需要治疗结束后停药后继续给药。
6 联合用药
   临床经常联合用药来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但若忽视药物相互作用,就会带来隐患。药
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如胃肠道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如大环内酯类可增强胃的排空速度,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导致其他药物吸收减少,使血清药物浓度降低。②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如保泰松、乙酰水杨酸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合用时可将后者从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来,使β内酰胺类药物浓度增加。③药物代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如利福平可诱导糖皮质激素代谢加快,如合用利福平,因此需将糖皮质激素剂量适当加大。④经肾脏排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作用于肾小管同一主动转运系统的药物可相互竞争,如丙磺舒与吲哚美辛合用,可减少后者的排出,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单用时增加。联合用药时,药物效应上可产生增强或减弱的不同结果。尤其是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相似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如利尿酸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两者在毒副作用可增加。
7 考核疗效
药物疗效的考核根据治疗目的而定,如发病因素有无消除,机体功能有无改善,病理改
变是否逆转,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恢复正常等。疗效的判断是通过症状、体征和剖检的变化来进行的。如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精神沉郁、采食下降及光过敏症表现的流泪等以及休克死亡等。有些不良反应是无法预知的,只能通过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才能被发现。
8
影响疗效的非药物因素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除上述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给药间隔、疗程长短、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以外,还与致病因素以及家禽本身抗病能力有关。一个经久不愈的肺部感染,一方面应当从病原体上找原因,如细菌耐药性、特殊感染(真菌、结核等);另一方面应当注意家禽局部和全身有无影响机体防御免疫功能的因素,如营养不良、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气道异物、心脏机能衰竭等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和兴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13 15: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对  现在好的养殖户的鸡都让所谓的兽医害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8 11:5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