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料水分对生产能耗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在饲料生产中,饲料入模水分是影响制粒产量和电耗的最主要因素,当物料被环模挤压时,机械能的加入增加物料的温度,使已制粒的物料比调质的物料温度更高,即产生制粒温升,这一温升可以反应饲料经过压模时的摩擦热,温升大会减少环模寿命,增加能量成本。当入模水分低时,颗粒表面与模孔内壁及压辊的摩擦强烈,大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而被消耗;提高入模水分有助于降低这种摩擦热的损失,从而降低制粒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见表1)。谢正军等(1993)报道,入模水分分别为19.72%和14.70%时,产量(t/h)分别为5.5和5.0,电耗(KW·h/t)分别为7.72和8.71。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水分已被证明可以显著降低制粒机的相对电耗,还能显著提高制粒机产量[4][5]。Moritz等(2003)报道,在玉米-豆粕型鸡日粮加工的混合工段添加水分,添加量每增加1%,制粒机生产速度平均增加0.21吨/小时;相对制粒能耗平均降低0.13千瓦时/吨,并指出这归因于水分的润滑作用。
二、饲料水分对机械磨损的影响
制粒机环模是颗粒料生产中最容易磨损的组件,饲料企业每年都要为此付出较多的成本。环模的磨损主要表现为内孔磨平和孔径变小,使用磨损的环模生产饲料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颗粒质量。制粒机环模的损伤来自于饲料和制粒机内部表面的摩擦,这种摩擦在饲料制粒中不可避免,但是当入模饲料水分较低时,饲料颗粒表面和模孔的摩擦力增大,导致环模内壁变形,模孔孔径变窄和封闭。水分是天然的润滑剂,能够有效的降低饲料和环模的摩擦力,减少环模的损伤,提高制粒效率,降低生产费用。
三、水分与饲料损耗
饲料损耗是管理者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饲料损耗直接影响生产效益,一个月产1万吨的标准饲料厂,6‰的损耗就意味着60吨饲料,近十万元的损失。饲料损耗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饲料粉尘损失
·
饲料水分损失
·
称量误差
称量误差可以通过衡器的定期校正来避免,但是饲料粉尘损失和饲料水分损失是无法避免的,原因在于饲料原料在粉碎、混合和制粒工程中的粉尘流失和水分挥发,在冬季和春季,这类问题要少一些,因为饲料原料的水分较高,粉碎和混合过程中的粉尘损失相对少。但是在饲料原料水分较低的时候,颗粒饲料的水分很低(9—10%),不仅出现以上所讲的问题,而且粉尘损失和水分损失都比较高。在饲料混合阶段增加水分,可以有效的减少粉尘损失和水分损失,降低饲料生产中的损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