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02|回复: 18

[饲养管理] 科学犊牛饲养管理的断奶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09: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犊牛饲养管理,断奶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ananben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12 09: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牛还是肉牛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9: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2# redtears13


奶牛
你是做什么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8: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也想知道,就知道猪的了  牛的还不知道那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16: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饲养条件下,犊牛在50-60天断奶;饲养条件高的话可以人为的实行早期断奶,35-45天,
国外做的比较多,国内的饲养条件一般达不到。
    但是,在生产时间中,犊牛的断奶时间可根据犊牛的日增重和进食量来确定,当犊牛日增重达到
550-600g、犊牛料进食量高于500g时即可断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2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村民 于 2009-8-14 05:51 编辑

犊牛饲养管理 做好干奶后期的奶牛饲养管理是良好的犊牛管理的前提 产犊条件 - 给即将出生的犊牛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 - 尽快使犊牛与母牛分离,并把犊牛放置在干净卫生的环境 - 如让犊牛自己从其母牛身上吸奶,则有25-40%的犊牛没能得到足够的初乳的保护 - 尽量减少犊牛及其母亲的应激反应 - 不要推迟挤奶-推迟挤奶时间超过1小时,则将降低初乳的质量 初乳 - 犊牛出生后1小时之内应吃到2-3升初乳,在出生后6小时及12小时还应分别饲喂2升初乳 - 如果犊牛吃不下足够的初乳,则应使用干净卫生的管子进行食管补饲 - 初乳对母体的免疫功能转移到犊牛至关重要 - 新生犊牛必须及时获取足够数量的干净的优质初乳 - 从健康的母牛身上挤下初乳,检查初乳的质量并加以保存 - 含有免疫球蛋白G、M和A(来自母体的抗体) - 犊牛无法通过胎衣获取免疫球蛋白,它们必须通过吃到初乳才能获得免疫球蛋白 - 犊牛一出生后其肠道就可吸收免疫球蛋白 - 出生后犊牛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快速下降 - 一旦吸收以后,免疫球蛋白就进入淋巴及血液循环系统,使得犊牛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抗体: 体内某些特定细胞产生的用于对抗抗原的蛋白质,它是机体通过呼吸、吞咽、创口或与其它动物或人类接触而暴露到异物的结果抗原: 使机体感染并引起免疫反应的外来蛋白质、毒素、细菌或病毒 -虽然肠道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24小时以后, 仍应给犊牛饲喂初乳,因为初乳中含有保护机体免遭细菌和病毒侵袭的免疫球蛋白A 初乳的质量 - 美国维尔京- 马里兰兽医学院的研究表明,对初乳的质量进行测定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 用初乳测定仪对初乳的质量进行测定 - 优质初乳>50-60mg免疫球蛋白/ml - 低质量初乳 40 mg免疫球蛋白/ml - 优质初乳即使在冰箱冷冻12个月,仍能保持其质量 - 冷冻的初乳应慢慢解冻以防止蛋白质变性 - 初乳质量还与母牛的年龄(胎次越大,初乳质量越好)、干奶时间长短(40-90天干奶初乳质量优于小于40天干奶的奶牛)、接种和奶牛营养有关 - 不要饲喂稀薄的水样的初乳 牛奶 - 过渡期牛奶含有犊牛增重所需要的有价值的养分 - 过渡期牛奶可尽量减少致病微生物对犊牛的侵扰 - 应饲喂足够数量(占体重的10%)的优质牛奶或牛奶替代品 (尽量避免饲喂以大豆为基础的替代品) - 饲喂较多数量的牛奶将能增加犊牛的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如果减少牛奶喂量 (占体重的8-10%,约4升)将导致较差的日增重(小于300克/天) 初生重分类 小于32 kg  。40 kg 。大于40 kg 热天 1-3 天 (初乳) 3.0 3.5 4.5 4-7 天 3.0 3.5 4.5 第二周 3.0 3.5 4.5 第三周 3.0 3.5 4.5 第四周 3.0 3.5 4.5 第五周 3.0 3.5 4.5 第六周 3.0 3.5 4.5 第七周 3.0 第八周 3.0 凉爽的天气 (冰点以上) 1-3 天 3.5 4.5 5.5 4-7 天 3.5 4.5 5.5 第二周 3.5 4.5 5.5 第三周 3.5 4.5 5.5 第四周 3.5 4.5 5.5 第五周 3.5 4.5 5.5 第六周 3.5 4.5 5.5 第七周 3.5 第八周 3.5 寒冷的天气(冰冻) 1-3 天 3.5 4.5 5.5 4-7 天 3.5 4.5 5.5 第二周 4.0 5.5 6.5 第三周 4.0 5.5 6.5 第四周 4.0 5.5 6.5 第五周 4.0 5.5 6.5 第六周 4.0 5.5 6.5 第七周 4.0 第八周 4.0 牛舍建筑 - 避免不同年龄的犊牛关养在一起 - 关养在出奶牛的上风向(生物安全) - 干净、干燥、舒适 - 自然通风较为理想 - 如果气流是受到控制的,则气流应从月龄小的吹到月龄大的 - 小犊牛最好单独关养 - 严格的消毒卫生,在使用设备饲喂犊牛时尤其应该注意 - 犊牛应远离牛粪 - 奶牛在10-14o C时感到最舒适,超过这一范围就需要额外的能量以保持身体凉爽或温暖 - 在寒冷季节,在犊牛日粮中需补充能量 - 确保犊牛笼子防水、处在上风向,以避免风雨等影响犊牛的活动或弄脏犊牛牛床 出生-2月龄 - 预防疾病并尽量减少体重损失=主要应关注的 - 尽量提高日增重 犊牛开食料 - 如精料磨得过细,不利于犊牛瘤胃的健康发育,甚至会损害犊牛的消化道, 应把精料磨得粗一点,最好与干草制成优质混合料 - 犊牛开食料颗粒要尽可能大,最好能同时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 生产挥发性脂肪酸对犊牛瘤胃及瘤胃内乳头状突起的发育非常重要 - 通过最初两周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开食料的方法鼓励犊牛多吃开食料 - 应避免牛奶喂量过多(超过体重的20%) - 了解瘤胃内壁情况 - 断奶推迟往往是由于瘤胃及网胃发育不良造成瘤胃发酵不当而引起的 水 - 出生后3天起自由饮水 - 干净、清洁的水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 - 水对减少犊牛腹泻、增加开食料的喂量及提高犊牛日增重均有较大的影响 - 如自由饮水,则犊牛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就能饮水4.9—7.6升/天 干草 - 采食粗糙的犊牛开食料是促使犊牛瘤胃发育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干草 - 如犊牛开食料磨得过细,则不利于瘤胃内乳头状突起或网胃的发育 - 消化吸收犊牛开食料促使挥发性脂肪酸如丙酸的产生, 而丙酸能刺激瘤胃内乳头状突起的发育 - 但应适当饲喂一些干草,其作用为: - 防止犊牛采食污染了的垫草 - 提供犊牛乳头状突起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理特性,如果开食料不粗糙(较细), 则干草能提供“碾磨”作用 - 干草不应与开食料分开饲喂,否则犊牛易挑食 - 建议切短干草(2.5-5cm)并对2-6周犊牛以1:9的比例与开食料混合饲喂 - 当犊牛能采食0.7-0.9公斤开食料时,则可自由采食干草 4-6周 断奶 - 当犊牛连续三天每天都能采食至少1公斤开食料时就可以准备断奶了 - 通过减少液态料的次数逐步断奶 - 如能随时吃到开食料和水,则可快速断奶 - 断奶以后2-3天犊牛开食料的消耗量应翻倍 - 不要在断奶的同时转群,应在断奶1-2周后,犊牛能适应断奶的应激反应时再考虑转群 - 当分组关养时应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 - 在开食料/生长料中添加抗球虫病药 - 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要在天气极端炎热(或寒冷)或气温突然变化时断奶 - 每一栏内的新断奶犊牛头数不应超过4-6头 过渡期 - 从开食料到生长料的过渡期 - 当把犊牛从单独关养的笼子转群到小组饲养时应尽量减少应激 - 每组犊牛头数不应超过6-8头 2-4月龄 - 开食料与生长料混合 1.75-2.5kg - 干草 30-35%干物质采食量 - 水 自由饮水 **避免饲喂发酵饲料** - 这一阶段粗料摄入较少(1-2公斤干物质采食量),且无法保证青储饲料新鲜 - 饲喂青储饲料而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影响采食量 - 瘤胃仍处在发育阶段,无法很好地消化吸收青储饲料,且干物质采食量也受到限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23: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4# wubai8219


猪的怎么回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3 22: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饲料厂的标准就是连续三天采食犊牛料1公斤就可以断奶了,但是基本上我们东北这边都要到60天,晚一点的就到90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23: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4# wubai8219

猪的咋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8 08: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9# 327216256
一般28了 但是现在流行21 但必须教槽料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 14: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