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优点多问题也不少
转载自中国饲料粮油信息网
配方设计欠科学 大多数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在制定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时,一是借助中医资料记载优选;二是根据中草药的用途、功能进行组方,再通过饲养试验,检验其效果后优选。 产品欠精细 大部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均是将原料药进行粉碎、搅拌后直接添加于饲料中。部分厂家仅停留在粗制品的生产水平上,一般添加量都在1%以上,有的高达10%,不仅产品运输、保存不方便,而且易改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造成使用困难。 缺乏微量化产品 要适应现代化饲料生产工艺要求,生产企业就必须针对单方或复方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离、提纯、萃取或精制,获得其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后制成预混粉剂、备溶粉剂、颗粒剂、口服液、包衣微囊剂等剂型。 产品缺乏系统化 生产企业应根据中草药的特性,生产不同作用的添加剂,打破目前一组方剂多种用途的局面。如促产蛋剂、促生长剂、畜产品质量改善剂、蛋黄色泽增强剂、猪肉瘦肉率提高剂、畜产品风味剂、免疫功能促进剂等系列化产品,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