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houshun

探讨一下教槽料生产工艺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8 15: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要把玉米膨化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8 16: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二次制粒,玉米,豆粕能达到用部分膨化玉米和大豆的效果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0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看下膨化温度和制粒温度的差异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0: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制粒是不是就是第一次调质的时候没有维生素方面的东西,调制后再加进去,然后再调质制粒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0: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单只考虑营养方面,还要考虑到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问题等等,用合适比例的膨化玉米和膨化豆粕,可以不用二次制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4: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口料制粒很难,尤其乳清粉、膨化玉米、糖的含量比较高的时候。二次制粒适应于没有膨化原料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15: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

先检测两次制粒结果的糊化度。

目前大部分厂家用双调质器,如果不是教槽料专用的,调质时间应该在30秒内,大部分是26秒左右。调质时间我认为不够,熟化度应该有欠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还是趋向于使用膨化玉米。

第二次低温制粒实际上只是一个让产品成型过程。乳清粉、葡萄糖、酸化剂等等都是相当难制粒的。所以终产品的硬度控制在10N以内是个难题。

又要熟化、又不能全部高温、颗粒硬度又要低。所以教槽料工艺是个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16: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教槽料里面添加大量的热敏性原料(乳糖、乳清粉等),制粒温度大致在65-70度之间,大原料熟化度低,最多30%,所以还是解决不了拉稀的问题。所以要不你使用膨化玉米和膨化豆粕。要不就二次制粒,不过就是需要增加多维的使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9 1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者各有千秋:二次制粒优点是均匀度更好,熟化度好适口性提升,但糊化度会进一步增加,从而造成硬度增大,反而影响适口性,当然也和工艺设备有很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1 20: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制粒当然好了,但成本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2 09:2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