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安权博士(奥格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对霉菌毒素的认识存在误区。2005年,美国普渡大学农业试验站向全世界通报了关于呕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不同浓度对不同阶段的猪的实验成果,此结果显示,生产中我们可以把呕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在饲料中的浓度放大20倍以上,而且美国官方未呕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列入控制标准,只是建议列入参考指标,并把两种毒素在仔猪料中的建议控制指标从200ppb提高到5ppm。但官方对黄曲霉毒素B1的控制标准丝毫没有降低,依然是10ppb。他通过一些数据及美国FDA新的饲料霉菌毒素标准(见表2)和中国霉菌毒素标准比较后得出,中国大部分高温高湿地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主要危害来自于黄曲霉毒素。
他还指出,中国官方标准规定饲料原料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为50ppb,虽然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已高达40ppb, 然而根据标准,检验机构依然得出黄曲霉毒素浓度为“阴性”的错误结论,使得饲料生产商及生产者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反而将有限的防控基金用于呕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其结果是呕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本身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浪费了资源,还延误了控制黄曲霉毒素的最佳时机。根据美国农业科技委员会的文献, 黄曲霉毒素在饲料中造成的损失是呕吐毒素的12.5倍 (CAST, 2003), 虽然呕吐毒素在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的浓度比黄曲霉毒素浓度高得多,但当饲料中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同时存在,其毒性主要决定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只要黄曲霉毒素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他毒素的毒性几乎可以忽略,这也是为何美国官方只控制黄曲霉毒素及烟曲霉毒素的原因所在。
看了许多霉菌毒素污染方面的资料,确实现在的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影响比较大,但是真的只要控制好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就可以了吗?希望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