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脂肪粉的分类和特点
(一)纯脂肪粉
不使用载体,添加磷脂作为乳化剂,直接冷喷,生产出纯脂肪粉。使用的原料为棕榈油和磷脂,其中棕榈油为分提后的饱和度较高的脂肪。磷脂的作用是均匀地包被脂肪颗粒,从而增加产品中饱和脂肪酸的消化率。
粗脂肪:>99%;熔点:56度左右;脂肪酸组成:中、长链脂肪酸。
(二)水溶性微胶囊脂肪粉
以油(通常为液体油)、乳化剂、包被物等材料经过喷雾干燥法制成的脂肪粉。这种脂肪粉的脂肪含量不高,主要是由于其脂肪多位液态,如脂肪太高,容易造成颗粒渗油。这类产品可用于幼龄动物,消化率较高。
(三)油粉
采用多种油脂,针对最佳脂肪酸组成模式对脂肪酸进行配比,添加磷脂作为乳化剂,使用膨化玉米等作为吸附剂吸附加工成的脂肪粉。
水溶性植物油 ≥40%;卵磷脂 ≥10%;多糖类
≥5%;
变性淀粉≥45%;代谢能≥6150kcal/kg;
(四)饲用脂肪酸钙
由脂肪酸和钙合成,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本品主要用于反刍动物。
目前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产业化并在欧美日等40多个国家普遍使用,是动物营养界公认的高能量饲料原料。目前,国内对脂肪酸钙的市场普及率低。
(五)过瘤胃反刍动物用脂肪粉
使用含有饱和度很高的氢化长链脂肪酸,使用喷雾冷凝技术,生产出来的白色微粒状脂肪粉。产品指标如下所示:
脂肪:99.5%;熔点:56度;豆蔻酸(14C)及小于其碳数的脂肪酸:3%;棕榈酸:60-65%;硬脂酸:26-30%;大于油酸(C18:1):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