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量饲料
| | | | |
| | | 能值高,适口性好,必需脂肪酸含量丰富,玉米黄质利于禽蛋、胴体着色
| 蛋白 > 8%
| | 品质受水分、杂质含量影响较大,易发霉、虫蛀,需检测AFB1含量,且含抗烟酸因子
| | | 蛋白含量高,品质较优,低脂肪利于肥育猪成硬脂胴体
| 蛋白> 11%
纤维 <8%
| | 能值较低、含ß_葡聚糖,饲喂过大易引起家禽粘便
| | | 能值高,蛋白含量较多,具有粘性,易于颗粒成形
| | | 含ß-葡聚糖,用量较大需添加酶制剂,
籽实异常应检测麦角毒素
| | | 能值高,蛋白含量略高于玉米,用于颗粒料具有防霉效果,并能生产白脂胴体
| 水分< 13.5%
蛋白> 8.5%
纤维<3.0%
脂肪<2.5%
| | 单宁含量影响高粱的饲用价值,且适口性差,高粱颜色越深,单宁含量越高
| | | 碎米营养价值与玉米相似,稻谷粗纤维含量高,用于鸭和猪料效果较好
| | | 碎米用于鸡料需添加色素,稻谷多为陈谷,需判其新鲜度变化
|
能量饲料
| | | | | | 鸟类不限制
| 叶黄素、VB1含量丰富,用于禽料与玉米饲用价值相似
| | 籽粒整齐、均匀、色泽光亮、无发酵、霉变、结块
| 用于猪料宜用1.5mm粉碎筛,雏鸡料需用脱壳粟
| | 种鸡 5-10%
蛋鸡 5--10%
猪料 35%
| 富含VE、B1、烟酸、胆碱,且具倾泻性,防止母猪便秘
| | 灰分 <6.5%
无霉变、异味、虫蛀及外来异物
| 能值偏低,脂肪含量达4%,易酸败、生虫
| | 种鸡 5-10%
蛋鸡 5--10%
猪料 35%
| 粗纤维低,能值高,且具有粘性,可作为颗粒料粘结剂
| | 灰分 <4.0%
比重
颜色浅白、无霉变、异物、结块
| 粗纤维含量对次粉能值影响较大,需检测粗纤维含量
| | 鸡料 5-10%
肉猪 20%
鸭料 20%
| 蛋白和能值高,B族维生素、VE含量丰富,用于鸭料利用率高,可供鱼所需的肌醇和能量
| | 呈淡黄色,无霉变、结块、异味、生虫及酸败味
| 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氧化、酸败,且含抗胰蛋白酶,小鸡利用率较低。掺入糠壳营养浓度降低
| | 鸡料 10%
猪料(颗粒)
30-50%
| 淀粉含量高达80%,利于制粒,能值与大麦相似
| | 氢氰酸 10-50ppm
呈灰白色,无发酵、霉变、结块及酸臭味
| 蛋白含量低,品质差,含氰氢酸对猪影响较大,导致肉猪生长受阻、产生麻痹现象
|
能量饲料
| | | | | | | | | 呈片状或细条状,无发酵、霉变、结块、异味及异嗅,无异物 | 蛋白含量低,生甘薯含生长抑制因子,通过加热可改善消化性,消除不良影响 | | | 乳糖含量丰富,乳蛋白利用率高,具有可口的乳香味,适口性好,且含未知生长因子 | | | 乳清粉易结块,应低温保存,添加乳清粉日粮制粒温度不宜太高 |
油脂
(一)
添加油脂的目的
1、提高饲料能值,配制高能饲料
2、提高粉状料的适口性及采食量,减少畜禽呼吸道疾病
3、降低饲料生产中的粉尘,改善工作环境
4、减少机械磨损,提高生产效能
5、为动物提供必需脂肪酸,并可改善色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6、降低体增热、减少热应激
(二)
油脂的分类
1、动物油:包括牛油、猪油、鸡油、鱼油,主要成份为甘油三酯
2、植物油:包括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胚芽油等,主要成份为甘油三酯
3、饲料级水解油脂:为油脂及肥皂生产中所得的副产品,以脂肪酸为主,包括大豆油脚和菜油脚等
4、粉末油脂:经特殊处理使其外形呈粉末状的一类油脂
(三)
油脂的质量标准
1、总脂肪含量大于90%
2、游离脂肪酸小于10%
3、水分小于是1.5%
4、不溶性杂质小于0.5%
5、不皂化值:动物油小于1%,植物油小于4%
6、碘价:固体动物油 40-52; 液态动物油 52-60; 动植物混合油 60-100
榨油皂油脚 100-150; 大豆油和玉米油皂油脚 100-150; 其它为140以上
植物蛋白
| | | | | | | 氨基酸组成平衡,赖氨酸含量高,高脂肪,能值高,膨化处理适口性好,乳猪料中应用为最佳 | | 呈黄色,具烤香味,无明显的外来物,无霉变、异味,颜色不能过深或过浅 | 含抗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加工不当会影响其使用价值,需检测其脲酶活性及PS值 | | | 蛋白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高,为各类畜禽理想的蛋白质来源 | | 呈淡黄色,无明显的外来物,无霉变、异味,颜色不能过深或过浅 | 含抗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加工不当会影响其使用价值,需检测其脲酶活性及PS值 | | | 蛋白质及精氨酸含量高,与菜粕搭配使用效果较佳,对于反刍动物适口性好,利用率高 | | | 游离棉酚>50ppm使蛋黄变綠色,需在日粮中添加硫酸亚铁(5:1),并需检测棉粕中粗纤维含量 | | | 氨基酸组成平衡,钙、磷比例合适,富含叶酸、烟酸、胆碱 | | | 含芥子酸和葡萄糖甙,用量过大会引起棕壳蛋具鱼腥味,高戊聚糖使幼禽能值利用率低于成禽 |
植物蛋白
| | | | | 花生粕
| 育成鸡 6%
蛋 鸡 9%
仔猪代替1/4豆粕
中、大猪 10%
| 代谢能值高、蛋白质含量和B族维生素丰富,精氨酸含量高,对猪适口性好
| 水分
<12.0%
粗蛋白
>40%
粗脂肪
<1.5%
粗纤维
<9.0%
粗灰分
<7.0
ALFB1
<50ppb
| 色泽新鲜一致,呈黄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嗅
| 易滋长黄曲霉毒素和酸败,鸭料忌用。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及利用率低,需配合菜粕及鱼粉使用
| 亚麻籽粕
| 蛋鸡
5%
猪
5%
反刍动物
5-20%
| 含10%MuscilageCompound可使皮毛光亮、硒含量高,具有粘性,利于制粒
| 水分
<9.5%
粗蛋白
>33%
粗脂肪
>4.0%
粗纤维
<9.0%
粗灰分
<5.5%
氢氰酸
<350ppm
| 色泽新鲜一致,呈褐色,有油香味,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嗅
| 含抗吡哆醇因子和能产生氰氢酸的甙,家禽适口性差,具倾泻性,能值、K、赖氨酸、蛋氨酸较低,赖氨酸与精氨酸比例失调
| 葵花粕
| 蛋鸡含壳 10%
去壳 20%
猪
15-20%
| 含壳少的葵花粕成份和价值与棉粕相似,含硫氨基酸高,B族维生素、特别是烟酸含量丰富
| 水分
<10.0%
粗蛋白
>28%
粗脂肪
>2.0%
粗纤维
<24.0%
粗灰分
<9.0%
| 色泽一致,呈黄灰色片状或块状,无发酵、霉变、异味异嗅,不得掺入外物
| 成份的变化与含壳的高低相关,加热过度严重影响氨基酸品质,尤以赖氨酸影响最大
|
植物蛋白
| | | | | 芝麻粕
| 肉大鸡
5%
产蛋鸡
8%
肉 猪 10%
| 蛋氨酸、色氨酸、B2、烟酸含量高,能值高于棉、菜粕,具有特殊香味
| 水分
<7.0%
粗蛋白
>44.0%
粗脂肪
>5.0%
粗纤维
<6.0%
粗灰分
<11.0%
盐酸不溶物<1.5%
| 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变质、虫蛀、结块,不带异嗅气味,不得掺杂
| 赖氨酸含量低,因含草酸、肌醇六磷酸抗营养因子,影响钙、磷吸收,会造成禽类脚软症,日粮中需添加植酸酶
| 玉米
蛋白粉
| 鸡料
10%
猪料
10%
| 高能、高蛋白,蛋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含量丰富,叶黄素含量高,有利于禽蛋及皮肤着色
|
60%
40%
水分
<11.0%
11.0%
粗蛋白 >60.0%
40.0%
粗脂肪 >1.0%
1.0%
粗灰分 <3.7%
4.0%
叶黄素>200ppm 100ppm
| 色泽一致,呈金黄色,无发霉、变质、虫蛀、结块,不带异嗅气味,不得掺杂
| 赖氨酸、色氨酸含量低,氨基酸欠平衡,黄曲霉毒素含量高,蛋白含量越高,叶黄素含量也高
| 豌豆蛋白
| 鸡料
5-10%
猪料
10%
| 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尚可,磷脂含量高,可作为蛋白来源
| 水分
<10.0%
粗蛋白
>60.0%
粗脂肪
>1.0%
粗灰分
<5.0%
| 呈浅灰色,无发霉、变质、虫蛀、结块,不带异嗅气味,不得掺杂
| 赖氨酸、蛋氨酸含量稍低,有些品种含单宁偏高
| 玉米
胚芽粕
| 鸡料
10%
猪料
15%
| 氨基酸较平衡,赖氨酸、色氨酸、维生素含量较高
| 水分
<10.0%
粗蛋白
>20.0%
粗脂肪
>1.5%
粗纤维
<11.0%
| 粗灰分
<2.5%
呈浅色,无发酵、霉变、结块,异味及杂物
| 能值随着油量的高低而变化,品质变异较大,黄曲霉毒素含量高
|
植物蛋白
| | | | | | | 蛋白质含量高,富含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未知生长因子,促使皮肤发红 | | | 赖氨酸含量偏低,品质变异较大,添加量过大会影响种畜禽繁殖率,导致牛奶变酸 | | | 啤酒糟蛋白含量中等,亚油酸含量高。麦芽根含多种消化酶,少量使用有助于消化 | | | 啤酒糟以戊聚糖为主,对幼畜营养价值低。麦芽根虽具芳香味,但含生物碱,适口性差 | | | 为高级蛋白来源,富含B族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未知生长因子 | | | | | | 含菌体蛋白4-6%,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具顺鼻酵母香味,赖氨酸含量高 | | | 酵母品质以反应底物不同而变异,可通过显微镜检测酵母细胞总数判断酵母质量 |
动物蛋白
| | | | | 鱼粉
| 幼畜禽
10%
成年畜禽 5%
| 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全面且平衡,适口性好,主要氨基酸组成与猪、禽体组织基本一致,利用率高,钙磷含量高,比例合适,并富含VB12、未知生长因子,微量元素中碘、硒含量高,且含少量促进生长的砷,是优质的蛋白源
| 进口 国产
水分
<10.0%
12.0%
粗蛋白>63.0%
55.0%
粗灰分<16.0%
20.0%
盐 分<3.0%
4.0%
脂 肪<9.0%
10.0%
砂 分<2.0%
4.0%
粗纤维<0.2%
1.0%
真蛋白>80-85%
75%
细菌总数(百万个/g)
<1.0
1.5
| 呈浅棕色至棕色,具鱼粉正常气味,无异臭及焦灼味,不得检测沙门氏杆菌及大肠杆菌
| 易感染沙门氏杆菌,脂肪含量过高会造成氧化及自燃,加工、贮存不当会使鱼粉中的组胺与赖氨酸结合产生肌胃糜烂素。防治掺假,可通过化学测定和显微镜镜检鱼粉是否掺假
| 肉粉
肉骨粉
| 禽 料
6%
生长猪
5%
肥育猪
7.5%
种 猪
7.5%
| 赖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含量高,VB12、烟酸、胆碱含量丰富,钙磷含量高且比例合适(2:1),属良好的钙磷供源
| 肉粉 肉骨粉
水分
<8.0%
8.0%
粗蛋白>55.0%
50.0%
粗灰分<22.5%
30.0%
盐 分<5.0%
2.0%
脂 肪<9.0%
9.0%
钙 <
8.0%
8.5-14.0%
磷 <3.0-4.5%
4.5-7.0%
| 细菌总数(百万个/g)
<2.0
2.0
呈浅棕色至棕色,不得含有动物毛发、干血粉、尿素,不能掺入无机盐及其它异物,无腐败味
| 氨基酸欠平衡,蛋氨酸、色氨酸含量低,品质差异较大,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利用率较差,防止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污染
|
动物蛋白
| | | | |
| | | 蛋白含量高,赖氨酸、亮氨酸含量高,缬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含量丰富,喷雾干燥血粉是良好的蛋白源 | | 呈红褐至棕黑色,无发霉、结块、腐败味,不得掺入异物 | 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低,异亮氨酸严重缺乏,利用率低,适口性差 | | | 蛋白质含量高,胱氨酸含量丰富,适量添加可补充蛋氨酸不足 | | 呈灰褐色至褐色,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腐败及异臭气味,不得掺杂 | 氨基酸组成极不平衡,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含量低,羽毛粉为角蛋白,利用率低 | | | 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较好,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含量高,富含亮氨酸、异亮氨酸和B族维生素,属优质蛋白源 | | 呈褐色,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腐败及异臭气味,不得掺杂 | 脂肪含量高,易酸败,喂猪可使体脂变黄,产生腥臭味,影响肉的品质 |
矿物质饲料
| | | | | 纯度
>%
| 水分
<%
| 灰分
<%
| 钙
>%
| 磷
>%
| 镁
<%
| 铅
<ppm
| 砷
<ppm
| 汞
<ppm
| | | | | | | 38.0
|
| 0.5%
| 10
| 10
| 2
| Mg超标会引起拉稀 ,40目全通
| | | | | | 33.0
|
|
|
|
|
| 清洗不净,会造成细菌污染,蛋鸡选用贝壳粒
| | | | | | 24-37
|
|
|
|
|
| 需高温消毒,防止细菌污染
| | | | | | 20-30
|
|
|
|
|
| 磷酸工业副产品的石膏因氟、铝、砷未去除,不能使用
| | | | | | | 21-25
| 16
| 0.6
| 20
| 30
| 氟%
<
0.18
| 含氟量不能超标,不得掺入其它磷酸盐
| | | | | | 22
| 11
|
|
|
| 氟
<%
0.10
| 呈灰泥色、具异臭味的骨粉含大量致病菌不得使用
| | | | | | 钙
>%
| 磷
>%
| 镁
<%
| 铅
<ppm
| 砷
<ppm
| 汞
<ppm
|
| | | 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保证生理平衡,增进食欲,提高适口性 | 水分 小于0.5%
钙
0.03%
比重
1.12-1.28kg/L 钠
39%
镁
0.13%
细度
100%全通30目 | 防止潮解
| | | | 防止潮解
| | 俗称芒硝,呈白色,可补充钠、硫,并对禽尚有健胃及替代部分蛋氨酸 | | 如带有黄色或绿色,表示杂质含量高,应测定铬含量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