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22 22: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郑旭阳 发表于 2009-7-28 02:18的内容 
总结各位的发言,我认同湖海波的言论,mche2005 也将了实话
1. 我认为, 就中国目前酶制剂的现状, 在生产领域, 由于以下造成的:
1.1 国外知名企业产品有很高的性价比, 但是他们追求利益, 不会主动向中国客户传播知识
看不出国外知名品牌酶制剂具有什么性价比。资本毕竟追求的是利润,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估计到现在的植酸酶的价格都还要百来元呢。
植酸酶时代,国外公司培育了市场,最终结果却被国人打得落花流水,提着裤带跑路。NSP酶时代,是否继续重蹈覆辙吗?
研发不是靠说出来的,是靠做出来的。研发的投入是个无底洞,中国缺少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前查找文献的时候,看到有人拥有了十几个的专利,但实际有几个能产业化?有几个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十几个的专利,国家的投入不能说不多,再先进的设备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人才方面,略去n个字...
国家标准方面以及酶应用方面,归根到底在于对动物营养的无知。酶制剂的发酵生产,这都没有问题,但一到下游应用的时候就乱套了呢?....
发现要谈论的很多,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