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投入巨资搞科研,研究的水产品种搞得好好的,在实际投入生产过程中就像四川汶川512地震一样,震动一下就跨了。国家市场打一个鼾,中国水产业就感冒了。这到底是为啥子,开发出来的品种、引进来的品种究竟是做个花瓶大家好看还是怎么来着。到底要不要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呢?
我亲眼见到了这么几条鱼有兴旺走向没落,鳗鲡就因为违禁药品超标被日本拒之门外夭折了;接下来罗非鱼一个南方冰冻低温雨雪天气搞得两广地区罗非鱼一蹶不振,到现在没真正好过;接下来时泰国的笋壳鱼,现在没下文;再接下来的是金鲳鱼,他老兄是在大哥南美白对虾遭冷落的时候粉墨登场,现在他小弟的日子也不好过啊。。。。。。这些鱼在正式推广之前,价格都是不错的,几十元一斤,大家就真是兴趣高涨,一哄而上。现在这些鱼的养殖户发大财没有。
大家重视技术的同时也在关心市场销路问题,国内有的水产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的教授也是发表了不少有见解的文章关于解决水产品销路问题。我想说,现在究竟搞出什么实际科研成果没有。
以上这些,我个人认为都是没有用的。我们花大本钱搞科研还不如把产业链做好,发觉市场比你开发新品种重百倍。光靠几个水产大学的经济专家呐喊是不行的,他们不懂水产。需要有较强的水产专业基础的同学同时还要具备经济头脑的复合型人才才对。
即将走向社会的水产专业大学毕业生,水产是大有可为的,不要灰心。天地之大,能力最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