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65|回复: 6

复合酶的作用机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5 16: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合酶的作用机理
饲用复合酶是一类新型的活性饲料添加剂。
饲用复合酶的组成:酸性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酶(半纤维素)、CMC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等。如果以单酶制剂划分,可分为消化酶(内源酶)和非消化酶(外源酶)两大类。
消化酶类: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脂肪酶。
非消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
作用机理
1.
消除饲料中因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引起的抗营养因子。
(木聚糖,是一种多聚五碳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植物碳水化合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在自然界中是继纤维素之后含量第二丰富的再生生物质资源,它存于陆生植物的细胞壁中,几乎植株的所有部位含有它。木聚糖是一种杂合多聚分子。木聚糖酶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
任何一种饲料主要由(大麦、黑麦、燕麦)谷类植物原料组成,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是储存在细胞内,细胞之间有果胶连接。在粉碎饲料时只能破坏部分细胞壁,大部分营养物质仍在细胞内,影响畜禽消化吸收。
饲用复合酶作用的第一步是果胶酶作用细胞之间的果胶,使细胞之间互相分离;第二步是纤维素酶(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与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半乳聚糖酶)作用细胞壁,使细胞壁破裂,使淀粉、蛋白质与脂肪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分别再经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脂肪酶的作用,成为可溶性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被肠壁迅速吸收,使原来在大肠吸收的能量和蛋白质几乎全部转移到小肠吸收,从而提高了养分在消化道中的利用率,减少动物粪便排泄量,继而减少环境污染。
2.
消除β-甘露聚糖与α-半乳糖苷引起的抗营养因子。
β-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是豆科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饲料中含有β-甘露聚糖能抑制动物胰岛素的释放,影响糖代谢与畜禽对葡萄糖与水分的吸收。β-甘露聚糖酶可消除豆粕中β-甘露聚糖对胰岛素的抑制作用,提高动物对胰岛素的释放,促进糖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料中的α-半乳糖苷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增加小肠内容物的持水量,在后肠道被厌氧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α-半乳糖苷酶能使α-半乳糖苷水解成半乳糖,被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利用吸收,从而解除了由α-半乳糖苷引起的抗营养因子。
3.
降低饲料粘度。
在大麦、黑麦、燕麦中含有较高的β-1.31.4葡萄糖,大麦中的含量为3.9%-4.5%,它吸水性强,粘度大,用这些饲粮作饲料会使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糜粘度增大,使养分从日粮中溶出速度减缓,饲用复合酶中含有β-1.31.4葡萄糖酶可以降低食糜粘度,提高饲料消化率。
4.
补充内源酶不足,激活内源酶分泌。
动物自身能分泌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但幼小畜禽消化系统不健全,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因此在幼小畜禽饲料中添加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能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消化道疾病发生,抑制泻痢,促进生长发育。

淀粉酶——能催化外界淀粉水解,形成糊精或麦芽糖(双糖),最后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就容易被微生物、畜禽吸收利用。

淀粉大分子化合物,是许多葡萄糖分子联接起来形成的。淀粉化学结构有两类:一类是直链淀粉,分子中含有约200个葡萄糖单位;二类是支链淀粉,分子中含有约1000多个葡萄糖单位。
淀粉

淀粉酶、糖化酶

(异麦芽低聚糖)

葡萄糖+少量低聚糖


性质不同的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方式不同。例如:枯草杆菌淀粉酶只能把淀粉分子拆开,成为较短葡萄糖链,这种短链叫做糊精。这种只能使淀粉水解成为糊精的酶,称为液化型淀粉酶。这个过程就是淀粉液化。它是淀粉的必经过程。又如黑曲霉、红曲霉产生的淀粉酶,可从淀粉或糊精分子的非还原端,把糊精分子一个一个地水解下来。这种能水解淀粉或糊精为葡萄糖的酶称糖化型淀粉酶。这个作用过程叫糖化。
由于淀粉酶有这种作用,所以农产品加工上应用于淀粉糖化。

蛋白质质水解酶:蛋白质水解在微生物体内普遍存在,能催化大分子蛋白质,其过程是:

蛋白质逐步降解为:蛋白质→月示→胨→肽小肽→氨基酸
肽类一般由几个至十几个氨基酸组成。
水解蛋白质的酶有两大类:
一是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为多肽和简单的肽。
二是肽酶。它主要是胞内酶,也有少量氨基酸,也能释放于胞外,能水解肽类为游离氨基酸。
蛋白酶

蛋白质

氨基酸小肽


但大部分肽酶需要Mn()Mg()Co()Fe()Zn()离子化为活性基。

脂肪酶:可使脂肪水解,变成微生物,畜禽类容易吸收的脂肪酶、甘油。

脂肪

脂肪酸+单酸甘油脂

脂肪酶


5.
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酶制剂是一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的生物活性物质。饲料转化率提高0.25个单位,可以减少氮、磷的排出量5%-10%(Coffey)。饲料中尤其是植物性饲料中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如植酸、单宁、胰蛋白抑制剂因子、非淀粉多糖(NSP)等,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补充动物的内源酶,消除相应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减少粪便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减轻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李业明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14 08: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又长知识了。

点评

91xs.cc/book/55/ 魔天记  发表于 2014-2-10 13:56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08: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酶制剂在低蛋白日粮中应用情况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又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7: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老师对酶制剂的研究挺深的吗?关于精确计算酶用量的办法有没有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9 10: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又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6 1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碱性蛋白酶作为饲料添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5 19: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