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胆突破自然选择理论的前提下,以大熊猫生殖功能丧失为参照,以Jeffrey M Smith 的老鼠试验为依据,在生命进化层面明确和充实了转基因食品“非预期效应”的内涵,论证了“转基因食品有可能成为一种延时性生化武器”的观点,综述了国内外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转基因食品的立法管理与市场销售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种植现状,表达了对转基因食品有可能向隐形战略生化武器方向演变的担忧,同时提醒我国政府从战略高度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警戒,严防国际反华组织和敌对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流入我国。
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不同物种间实现了基因交流,并出现了转基因食品。然而,这个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仅没有象以往任何一次科学突破那样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和赞赏,相反,各种对转基研究及对转基因食品的质疑和担忧无不高度一致地与人类自身的命运相联系,并第一次在大自然面前较好地显示了人类谦卑、冷静和理性的可贵品质。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忧虑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对当代人类健康的现时影响和生态安全方面。笔者认为,转基因食品的真正危险既不在于它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也不在于人类是否会因为食用转基因食品而产生无药可医的新病变,而是在于转基因食品有可能对人类进化过程造成“延时性”灾难性后果。尽管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提出的的“非预期效应”概念有可能已经包含了基于这一忧虑的对人类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但笔者还是觉得有必要并愿意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进化过程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加以特别指出。
只要是一个稍微懂得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规律的生命科学工作者都不会怀疑,生命的进化决不仅仅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态价值的累进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自然历史过程;生命进化的理论也决不会永远停留在达尔文的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认识水平,而必然会进一步深入到“物理与化学逻辑”层面。尽管目前我们还不完全清楚生命系统的“物理与化学逻辑”,但人类有理由相信,生命进化的机制最终会表现为“物理与化学逻辑选择”。
用“物理与化学逻辑选择”代替自然选择,生命进化将会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一种可喜或可悲的图景。大熊猫作为动物活化石,它的进化历史和和灭亡方式或许可以成为人类未来命运的参照。
在大多数动物学家看来,大熊猫之所以濒临灭绝,是由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或竹子开花、人类过度猎杀、种群数量太小等等。在分析大熊猫濒临灭绝原因时,一直以来不被人们重视的一个重要事实就是大熊猫生殖功能几乎接近完全丧失。只要人们相信大熊猫生殖功能的丧失与人们列举的诸多原因没有关系,那么,生命进化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逻辑选择”就有可能成为大熊猫生殖功能丧失和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
尽管人类目前正在采取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大熊猫进行研究和保护,但大熊猫必然灭绝的命运仍将无法避免。大熊猫的灭绝不仅将见证辩证法的胜利,而且也将暗示人类最终有可能象大熊猫一样在生殖功能的逐渐丧失中走向灭绝,并为人类惘顾自身命运,冒闯科学禁区的“自杀”行为敲响警钟。
灭亡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人类最终的命运既不必忌讳,也不必害怕。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最终是按照本来固有的“物理与化学逻辑”自然地走向终结,还是通过不自觉地对人类自然进化的进程施加某种影响而加速自己的灭亡。在生命进化的规律还未来得及被彻底揭示之前,人类虽然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进化的准确路线,但大熊猫生殖功能的丧失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却已毫不含糊地为人类设想自己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和新的空间。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从基因到基因的片面思维仍然是生物遗传与变异研究的主要范式。尽管人们有时也在谈论基因、细胞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但以“表观遗传”概念出现的非基因变异对生物在代谢、遗传、发育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却始终未能进入生命进化研究的视野。这种科学范式的局限,很有可能是当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担忧尚未深入到生命进化层面的根本原因。
表观遗传或非基因变异是指不需要改变基因编码,而只需要通过某些外来特定化学物质对基因进行适当“修饰”就能改变生物性状并稳定遗传的现象。表观遗传或非基因变异现象表明,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过程和性状变异决不仅仅为基因所决定,生物体内的非基因化学物质有时很有可能对生命活动过程和性状变异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即便不直接侵入人类基因组,外源基因也有可能通过与转基因食品物种原有基因的相互作用产生出人类食物中从未有过的新蛋白或其他次生代谢物质,这种新蛋白或新物质通过食品摄取进入人体后,就有可能对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物理与化学逻辑‘梗阻’”,或诱导产生生命进化层面的延时性渐进性生殖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人类生殖功能丧失。
上述推测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Jeffrey M Smith的研究已经发现,在老鼠的食品大豆中添加含转基因的成分后,老鼠不仅都产生了莫明其妙的经常性紧张好斗的日常行为变化,而且其肝脏特别是睾丸均呈现病态反应,吃了转基因食物的老鼠繁殖的后代体内不同的部分都也出现了致命的病变,55.6%的小鼠在一出生或是出生3周内就死亡。如果人类在食用某种转基因食品后能够立即呈现出某些明显病变,人类尚有可能通过迅速停止食用该食品而将其危害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过,当某种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生殖伤害一旦呈现多世代的延时性渐进性反应时,人类就不可避免地会迅速走向灭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