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0|回复: 1

滥用药物和非法添加是造成食品污染的两个元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3 1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滥用药物和非法添加是造成食品污染的两个元凶为了“塑造”红彤彤的咸蛋黄,鸭子被喂了“红药”——苏丹红;为了让多宝鱼“身强体壮”,养殖户给鱼儿下了猛药……最近,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大家在餐桌前举箸时心存疑虑:别又稀里糊涂吃了“药”。
    “滥用药物、非法添加,是造成食品污染的两个主要元凶。”上海水产大学校长潘迎捷教授昨天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为广大读者揭开问题食品的“画皮”。

    不法商贩暗示用药

    潘迎捷和农业科学打了一辈子交道,曾担任过上海农科院院长、市农委副主任,是个地道的食品专家。他一句话点出问题症结所在: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生产比较分散,尚未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给管理带来了难度,于是一些不法商贩乘机钻起空子。

    “他们在收购农产品的时候,会暗示农户:用点药,卖相好一点。而且,对于用过药的东西,他们出高价收购,比如一斤‘红心蛋’贵0.2元,受利益的驱动,不少农户就会跟进。”潘迎捷举例说明。再比如,食用过瘦肉精的猪,就是因为肉色鲜红、瘦肉多,比较容易出售,一些肉贩就出高价收购,结果也会误导养殖户。

    农户不懂科学用药

    潘迎捷指出,滥用农药、兽药造成的食品源头污染的确不容忽视。“中国的种植和养殖业,过去一味追求产量,因而出现了过度种植、养殖的现象。比如,养一塘鱼,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产出,不断加大养殖密度,结果导致水环境变差,只得加大投药量防治鱼病,结果就出现了满腹禁药的鱼。”

    “科学有时也是一柄双刃剑。”潘迎捷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进步,食品工业中应用新原料、新工艺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瘦肉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目前我们还缺乏对于这些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并不是每个农户都懂得如何科学用药。”

    安全评估正在起步
  在面粉、米粉和粉条中添加含甲醛和亚硫酸钠制剂的“吊白块”漂白;在大米上着色素、加香料;在三黄鸡上涂黄色;在茶叶中加绿色;枸杞子用红色素浸泡……对于食品中的“猫腻”,消费者往往防不胜防。

    在采访中,潘迎捷向记者透露,本市有关部门正在对水产品、肉产品、乳制品开展风险评估,不久的将来可以像发布“天气预报”一样发布食品安全预报。比如,不同时节的生鲜水产品,哪里出产的可以食用,什么保存条件是安全的,吃的时候要注意些啥。

赢华牧业·曙光行动
大型猪场技术研讨会巡回演讲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yisiyi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4-27 20: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省呀              
反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4 01:4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