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56|回复: 3

肉鸭常见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8 20: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肉鸭常见病
  鸭瘟
鸭瘟(Duck plape0)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 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早在1923Baudet氏在荷兰首次发现本病,直到1940Bos氏首次提出鸭瘟的名称,并确认是一种不同于鸡瘟的新病毒病。以后在欧、美各国均有本病发生的报道。鸭瘟在我国流行的正式报道是黄引贤1957年在广东首先提出的,随后武汉、上海、浙江、江苏、广西、湖南和福建等地陆续发现,至80年代传播到东北各省。1957年以来,本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华南、华中、华东养鸭业较发达地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1963年全国农业科学规划会议将防制鸭瘟作为重点课题,其后许多单位进行了大量的防治研究工作,并成功地研制了各类预防用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力地保障了养鸭业的发展。
目前全国各兽药厂生产的疫苗是由南京药械厂(1964)研制成功的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该苗的种毒是用广州毒株鸭胚强毒9代,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及尿囊腔传代,经过2526代适应和减毒而育成的,对鸭安全而有确实的免疫力。在病鸭群中采用这种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如能运用及时而又恰当,仍可取得很高的保护率,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损失。
1
病原学
病原为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属(Herpesvirus)中的滤过性的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120180nm,有囊膜,病毒核酸型为DNA。病毒在病鸭体内分散于各种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肝、肺、脑含毒量最高。本病毒对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凝集现象,毒株间在毒力上有差异,但免疫原性相似。
病毒能在912胚龄的鸭胚绒毛尿囊上生长, 初次分离时,多数鸭胚在接种后59d死亡,继代后可提前在46d死亡。死亡的鸭胚全身呈现水肿、出血、绒毛尿囊膜有灰白色坏死点,肝脏有坏死灶。此病毒也能适应于鹅胚,但不能直接适应于鸡胚。只有在鸭胚或鹅胚中继代后,再转入鸡胚中,才能生长繁殖,并致死鸡胚。此外病毒还能在鸭胚、鹅胚和鸡胚成纤维单层细胞上生长,并可引起细胞病变,最初几代病变不明显,但继代几次后,可在接种后的2440h出现明显的病变,细胞透明度下降,胞浆颗粒增多、浓缩,细胞变圆,最后脱落。据报告,有时还可在胞核内看到嗜酸性的颗粒状包涵体。经过鸡胚或细胞连续传代到一定代次后,可减弱病毒对鸭的致病力,但保持有免疫原性,所以可用此法来研制鸭瘟弱毒疫苗。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温热和一般消毒剂能很快将其杀死;夏季在直接阳光照射下,9h毒力消失;病毒在56℃10min即杀死;在污染的禽舍内(420℃)可存活5d;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57℃3个月毒力不减弱,对乙醚和氯仿敏感,5%生石灰作用30min亦可灭活。在-1020℃约经1年仍有致病力。
2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在人工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自然感染则多见于大鸭,尤其是产蛋的母鸭,这可能由于大鸭常放养,有较多机会接触病原而被感染。鹅也能感染发病,但很少形成流行。2周龄内雏鸡可人工感染致病。野鸭和雁也会感染发病。
鸭瘟可通过病禽与易感禽的接触而直接传染,也可通过与污染环境的接触而间接传染。被污染的水源、鸭舍、用具、饲料、饮水是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某些野生水禽感染病毒后可成为传播本病的自然疫源和媒介、节肢动物(如吸血昆虫)因本病为病毒血症也可能是本病的传染媒介。调运病鸭可造成疫情扩散。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流行较为严重。当鸭瘟传入易感鸭群后,一般37天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经35天陆续出现大批病鸭,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鸭群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6周。如果鸭群中有免疫鸭或耐过鸭时,可延至23个月或更长。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35d,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4d。病初体温升高达43℃以上,高热稽留。病鸭表现精神萎顿,头颈缩起,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脚麻痹无力,伏坐地上不愿移动,强行驱赶时常以双翅扑地行走,走几步即行倒地,病鸭不愿下水,驱赶入水后也很快挣扎回岸。病鸭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停食,渴欲增加。
病鸭的特征性症状:流泪和眼睑水肿。病初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使眼睑周围羽毛粘湿,而后变成粘稠或脓样,常造成眼睑粘连、水肿,甚至外翻,眼结膜充血或小点出血,甚至形成小溃疡。病鸭鼻中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并发生鼻塞音,叫声嘶哑,部分鸭见有咳嗽。病鸭发生泻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沾污或结块。肛门肿胀,严重者外翻,翻开肛门可见泄殖腔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严重病鸭的粘膜表面覆盖一层假膜,不易剥离。部分病鸭在疾病明显时期,可见头和径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触之有波动感,俗称“大头瘟”。
病变的特点是出现急性败血症,全身小血管受损,导致组织出血和体腔溢血,尤其消化道粘膜出血和形成假膜或溃疡,淋巴组织和实质器官出血,坏死。食道与泄殖腔的疹性病变具有特征性。食道粘膜有纵行排列呈条纹状的黄色假膜覆盖或小点出血,假膜易剥离并留下溃疡斑痕。泄殖腔粘膜病变与食道相似,即有出血斑点和不易剥离的假膜与溃疡。食道膨大部分与腺胃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层充血和出血。肠粘膜充血、出血,以直肠和十二指肠最为严重。位于小肠上的4个淋巴出现环状病变,呈深红色,散布针尖大小的黄色病灶,后期转为深棕色,与粘膜分界明显。胸腺有大量出血点和黄色病灶区,在其外表或切面均可见到。雏鸭感染时法氏囊充血发红,有针尖样黄色小斑点,到后期,囊壁变薄,囊腔中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肝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粘稠的墨绿色胆汁。心外膜和心内膜上有出血斑点,心腔里充满凝固不良的暗红色血液。产蛋母鸭的卵巢滤泡增大,卵泡的形态不整齐,有的皱缩、充血、出血、有的发生破裂而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病鸭的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在大头瘟典型的病例,头和颈部皮肤肿胀,紧张,切开时流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一般即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中和试验加以确诊。DotELISA可作为快速诊断。
在鉴别诊断上,主要注意与鸭巴氏杆菌病(鸭出败)相区别。鸭出败一般发病急,病程短,能使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发病,而鸭瘟自然感染时仅仅造成鸭,鹅发病。鸭出败不会造成头颈肿胀,食道和泄殖腔粘膜上也不形成假膜,肝脏上的坏死点仅针尖大,且大小一致。取病死鸭的心、血或肝作抹片,经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着色的小杆菌。应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治疗有较好疗效等方法,通常可加以鉴别诊断。
5  防治
本病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0.5毫升,有一定疗效;还可用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扰素)进行早期治疗,每只成鸭肌肉注射1毫升,31次,连用23次,也可收到一定疗效;但磺胺类药物和抗菌素对鸭瘟无效果;因此更重要的是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预防鸭瘟应避免从疫区引进鸭,如必须引进,一定要经过严格检疫,并经隔离饲养2周以上,证明健康后才能合群饲养。还要禁止在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区域放牧。平时对禽场和工具进行定期消毒(被病毒污染的饲料要高温消毒,饮用水可用碘氯类消毒药消毒。工作人员的衣、帽等及饲养所用工具也要严格消毒)。在受威胁区内,所有鸭,鹅应注射鸭瘟弱毒疫苗。产蛋鸭宜安排在停产期或开产前一个月注射。肉鸭一般在20日龄以上注射一次即可。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现本病时,按照实际情况上报疫情,划定疫区,并立即采取封锁、隔离、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综合措施。集体病鸭发病,可采取隔离或扑杀。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 DVH)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常给养鸭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949年春,美国长岛研究所研究了幼龄北京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首次用鸡胚分离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其后在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印度、法国、苏联、匈牙利和日本等国家陆续报道了该病的流行。1963年,黄均建等报道了该病在上海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情况。1980年,王平等在北京的一个鸭场分离到病毒,从实验室诊断到免疫预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此后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江苏、浙江、河南、河北、上海及北京等地,都有本病发生。
1
病原学
病原为鸭肝炎病毒,分类上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属。有三个血清型,即IIIIII型鸭肝炎病毒。死亡率为10%25%614日龄的雏鸭损失率高达50%。三个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性,均能在鸭胚成纤维细胞和肾细胞上生长增殖,对各种动物的红细胞均无凝集作用。I型鸭肝炎病毒又称古典株,此病毒株流行甚广,很多国家的流行病例均属此型。我国流行的鸭肝病毒属哪个血清型,目前尚无全面调查的报告,但郭玉珍等(1984)、李劲松等(1987)先后调查证实,京、沪、苏、川等地的流行毒株均属I型。DHV-Ⅱ型和DHV-Ⅲ型病毒分别于1965年发现于英国诺福克和1969年发现于美国长岛,DHV-Ⅱ型至今尚无其他国家的报道。DHV-Ⅱ型归类于星状病毒,该病毒所引起的肝病变与DHV-IDHV-III相似。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了DHV-Ⅰ型的变异情况,Barnhardt株是在美国一个农场分离到的一个明显的血清学变异株,DHV-Ⅰ型在中和试验中呈部分交叉反应。在福州地区发现不能被标准DHV-Ⅰ型疫苗保护的鸭肝炎。苏敬良等从疑似鸭肝炎的病死鸭体内分离到1株与Ⅰ型、Ⅲ型鸭肝炎病毒无血清学交叉免疫反应的小RNA病毒,暂时将其病毒称为新型鸭肝炎病毒。
本病病毒在自然界中,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在污染的雏鸭舍内可存活10周以上;在潮湿的粪便污物中能存活1个月。对一些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也较强,例如在56℃时加热1小时仍可存活;2%漂白粉、1%甲醛、2%苛性钠需要23小时才能杀灭。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临床上以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为多发阶段,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一旦发病,迅速传播,死亡率20%~60%不等,个别鸭群可高达90%以上。人工感染潜伏期为24小时,死亡多集中发生于24-96小时。成年鸭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康复的雏鸭可从粪便中排毒12个月。被病毒污染的场地、饲料、水面、饲养用具、人员和车辆等,都是该病的传染途径;鼠类和鱼塘中的鱼,也可能与该病的流行有关。易感鸭群在野外或舍饲条件下,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便迅速传播开。鸭蛋无垂直传递本病的作用。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这可能与鸭舍卫生环境条件有关。一次严重的发病流行,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90%。随着鸭日龄增长,发病与死亡率渐减少。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少数为8-12天。雏鸭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几乎全部雏鸭都在发病后3-4天内死亡。开始时病鸭无精打采,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部着地,转圈、下蹲,两脚呈痉挛性踢动,死前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态。通常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几小时或几分钟内死亡。有些病例发病很急,病雏鸭常没有任何症状而突然倒毙。发病后没有死亡的雏鸭,生长缓慢。
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肝脏和胆囊。肝脏肿大,质地松软,极易撕裂,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肝呈淡红色或外观呈斑驳状,死鸭日龄不同,肝脏颜色也有差异。2-5日龄病雏的肝呈土黄色或红黄色,10-30日龄病雏的肝脏呈灰红色或黄红色。有些病例,肝脏实质有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变淡。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呈斑点状,被膜下有细小的出血点。肾脏肿大充血。胰脏充血,呈粉红色。心肌质软,呈熟肉样,脑充血、水肿、软化。
4
诊断
尽管多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DHV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能摸索出一种便捷的提纯程序,因而至今尚未得到纯化的病毒,这就使病毒的深入研究大受限制,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也难以着手。因此,继续进行病毒提纯方法的改进,将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DHV诊断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许多基于血清学的诊断方法,基本能够快速简便地做出实验室诊断,但基层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该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的中和试验加以诊断。Levine P R等(1950)首先将中和试验(Virus-neutralization test, VN)应用于DHV诊断鉴定,以后逐渐为各国学者所引用。通常在鸡胚上以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进行,也有人在鸭胚、雏鸭或病毒适应细胞中进行试验。Hwang记述了一种准确、可重复的Ⅰ型鸭肝炎病毒鸡胚中和试验。Woolcock P R等首先报道了用中和抗体进行的空斑减少试验,认为要比鸡胚中和试验敏感得多。ChalmersWoolcock检测了从16个非感染鸭收集的血清,其半数空斑减少滴度(VN)1121250之间,平均159。他们建议阴性对照血清的最大空斑减少滴度应设为1250Kaleta E F[10]用北京鸭肾细胞培养的DHV进行了微量中和试验,既快速又易于判定终点。陈琨等成功地在鸭胚单层肝细胞上进行了DHV-Ⅰ型的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发现DHV形成CPE的能力可以被特异性血清中和,可以用于病毒鉴定、疫病诊断和免疫检测。
到目前为止,VN仍是诊断鸭病毒性肝炎的最可靠的方法,该方法被认为是既特异又敏感,是公认的方法。缺点为烦琐、费时,不能快速诊断,不适于基层应用。
5
防治
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但是所在地区一旦发生本病流行,往往单靠消毒措施还不能保证防止本病的发生,因此需要结合本地条件进行特异性预防。成年种鸭开产前可用鸡胚化鸭肝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共2次,每次1ml,间隔2周;开产后3个月再强化免疫1次。这些母鸭的抗体至少可以维持7个月,其后代母源抗体可保持2周左右,如此即可度过最易感的危险期。在一些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肝炎常发生的场,雏鸭在1014日龄时需要进行鸭肝炎疫苗的主动免疫。
   母鸭未经免疫的后代雏鸭可于出生后1日龄注射0.51ml鸭肝炎弱毒疫苗,可获得较佳的免疫效果。
    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本病。发病或受威胁的雏鸭群,可经皮下注射康复鸭的血清或高免血清,或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0.51ml,一般注射1次,必要时次日再重复注射1次,可降低死亡率,起到制止流行和预防本病作用。

  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鸭、火鸡和其他鸟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又称为新鸭病、鸭疫综合征、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主要病理变化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干酪样输卵管炎等,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耐过鸭多成僵鸭,生长迟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商品肉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Riemer1904)最早报道在鹅群中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美国学者Henderickson J MHibert K F1932)报道了纽约长岛3个鸭场的北京鸭发生该病,并成功地分离出RA,随后国外许多学者陆续报道了此病。在我国,自郭玉璞等(1982)在北京郊区鸭场首次分离到RA以来,广东、福建、上海、四川、江苏等地均相继报道此病。目前该病呈全球流行态势,严重危害各国养鸭业,成为动物传染病学、兽医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
本病于冬春季多发,自然感染发病率一般为20%~40%,有的鸭群可高达70%;发病鸭死亡率为5%~80%不等。不同品种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其中北京鸭、樱桃谷鸭和番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1
病原学
本病病原为鸭疫里默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单个、成双或呈短链状排列,菌体大小不一,0.20.4微米×15微米。瑞氏染色两极着染稍深,呈两极染色特性,用印度墨汁染色可见到荚膜。韦强等用12血清型RA经负染法和超薄切片制备样品后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1/3RA的顶端或侧面有1个~2个与菌体相连的芽状赘生物,其内部有类似细胞壁与核体的特殊形态结构。
2
流行病学
目前已报道该病有21个血清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也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其血清型也会发生改变,而且在同一养殖场可同时存在多种血清型RA混合感染的现象。Pathanasophon P等对1994年至1999年分离自泰国发生的71RA感染病例的80RA菌株进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最广泛流行的血清型是7型。在我国,自郭玉璞于1982年首次分离出本病病原直至1997年各地分离的RA均属1型。此后,RA血清型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血清型愈来愈多。程安春等对来自我国29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的5 d~90 d患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例中分离到的1 842RA进行血清型分类,发现我国流行的RA1234578101113型和14型,其中优势血清型为1型(34.64%)和2型(19.92%)。
本病1周龄内雏鸭很少发病,24周龄最易感,48周龄也可感染,8周龄以上鸭很少发病。本病感染率很高,可达90%,死亡率在5—80%之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感染,不良的饲养条件和卫生环境等应激因素均可促使发病。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蹲伏、缩颈、嘴拱地、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下痢、粪便白色、黄白色或绿色,眼和鼻有分泌物。病鸭死前颈震颤、角弓反张。病程一般12天。亚急性或慢性病例病程在一周以上,除少动、少食、消瘦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斜颈、转圈、倒退等,但仍能存活。
病变最具特征性的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以及脾脏的花斑样变。可见心包及心外膜表面有大量黄白色纤维素渗出,病程长者可干酪化;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纤维素膜覆盖,呈纤维素性肝周炎;气囊增厚,不透明,有纤维素覆盖;脾脏肿大,呈红灰斑驳状;有神经症状的,脑膜充血、出血、水肿。慢性病例可有跗关节肿胀,内有乳白色粘稠关节液;还可出现输卵管炎和皮肤蜂窝质炎。
胡薛英等对7日龄的雏鸭进行人工感染,感染17 h,部分鸭表现精神沉郁,闭目,嗜眠,缩颈,食欲下降,眼鼻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排黄绿色稀粪;之后出现痉挛,摇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48 h内雏鸭全部死亡,剖检可见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感染鸭的心、肝、脾、肺组织出现纤维素性炎症,脑、肾组织分别出现脑膜炎和坏死性肾炎等变化。傅童生等用常规方法,对人工感染RA的小鸭进行17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病理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清无机磷,总蛋白、球蛋白的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增多,血清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表明感染RA的小鸭肝脏、心脏等器官受到严重的损伤。
4
诊断
4.1
ELLSA

Huang B等建立间接ELISARA的早期感染进行有效的检测。该方法使用的抗原是一种可能为新的RA表面抗原P45的末端片段41 ku重组蛋白rP45-N′,用rP-45-N′建立的ELISA可成功地检测到110159ATCC11845菌株免疫过鸭的P45抗体。同时还发现编码P45DNA序列可在多个血清型RA菌株中检出,因此该ELISA可用于鸭RA感染的检测。
4.2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苏敬良等以RA全菌体免疫大耳白兔制成单抗,FITC标记羊抗兔IgG,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RA的诊断方法,经特异性试验,吸收试验等表明,该方法对检查RA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朱琪等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对RA特异性检测,从而与鸭大肠杆菌、鸭霍乱区分鉴别,该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特点。
4.3
PCR
技术检测

胡青海等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菌15CVL11089株编码42 ku主要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PCR方法,对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菌纯培养菌及野外病死鸭病料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菌纯培养菌DNA都可扩增出809 bpDNA片段,而对照的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沙门氏菌纯培养物DNA扩增结果为阴性;在对24只不同鸭场病死鸭肝、脑的检测中,脑的检出率为1924(高于细菌分离的1324),肝脏的检出率为1124(高于细菌分离的824)。
5
防治
本病很难根除,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保持良好的育雏条件,如通风、干燥、防寒、适宜的饲养密度、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全进全出彻底消毒等措施是控制和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本病的疫苗有传染性浆膜炎灭活油佐剂疫苗、里默氏菌与大肠杆菌联苗等。
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本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按0.04%混饲,连喂34天或林可霉素200g/吨,新生霉素350g/吨混饲,均有良效。也可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加水饮用;或青霉素按50000国际单位/公斤体重肌注均有疗效。但需注意有的菌株可能产生抗药性,可能的话先做药敏试验。

  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大肠杆菌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脐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蜂窝质炎等。
1
病原学

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大小为2~3μm×0.6μm,能够在大多数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麦康琼脂上生长形成红色菌落。大多数大肠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对鸭为非致病菌,只有少数血清型具有致病性,或者在鸭体免疫功能下降或饲养环境恶劣时引起鸭发病
致病菌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无芽胞、非抗酸染色的杆菌,在常规培养基生长良好。可以根据生长和生化特性鉴定。大肠杆菌可以根据菌体抗原(somatic, O)、荚膜抗原(capsular, K)和鞭毛抗原(flagellar, H)可以分成多种不同血清型(有些菌株可以运动)。在鸭,已经报道的o抗原(菌体抗原)血清型有78,2,73,8,119,111AB,132,17,9,60,77,140,16和许多其他类型,有些尚未分型。纽约长岛鸭最主要的是O:78血清型。对鸭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有O1O2O3O73O78O118等。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很容易将其杀灭。
2
流行病学

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以26周龄多见。病鸭和带菌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还可通过伤口、生殖道、种蛋表面污染途径传播。被该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埃、工具等均是传播媒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北方以寒冷的冬春季多见。成年鸭和种鸭主要为零星发病死亡,商品肉鸭病死率可达50%左右。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卵黄囊炎及脐炎型发生在新出壳鸭,主要表现为脐部肿大发炎,卵黄不吸收,腹部膨大,多在几日内死亡;眼炎型多见于12周龄雏鸭,结膜发炎,流泪,有的有角膜混浊,眼有脓性分泌物,可粘合上下眼睑;败血型多见于12周龄幼鸭,常突然死亡,病鸭可见精神食欲下降,渴欲增加,羽毛蓬松,缩颈闭眼,腹泻,喜卧,有的出现呼吸道症状,眼鼻常有分泌物,病程一般12天;浆膜炎型,常见于26周龄肉鸭雏,精神食欲均不佳,气喘,甩头,眼和鼻腔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缩颈闭眼,嗜睡,部分有腹部膨大下垂症状,病程27天;关节炎型,多见于710日龄雏鸭,可见一侧或两侧跗关节肿胀,跛行,食欲下降,常35天内死亡。此外还有脑炎型—呈现神经症状;肉芽肿型—逐渐消瘦、腹泻;生殖器皮炎型等等。
病变随各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比较典型的病变有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肝脏可见肿大,青铜色或土黄色,浆膜上有一层纤维素膜覆盖,有时有散在的坏死灶或出血点;气囊壁增厚、浑浊,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心包粘连,心包囊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其余还有:卵黄囊水肿增厚,卵黄的吸收不良与变质,喙、脚蹼常干燥;关节的肿胀发炎,内有纤维素性关节液;眼结膜炎病变;脑膜充血、出血;实质脏器粘膜及浆膜上的菜花样肉芽肿;生殖器官炎症、变形、变性等病变。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可怀疑大肠杆菌病,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主要可做麦康凯琼脂的分离培养,即将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或伊红美兰琼脂上,37℃培养16~24小时,大多数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呈红色,或者在伊红美琼脂上为黑色并有金属亮光则可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可进一步做生化、血清学鉴定。
5
防治

由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和外环境中,因此对其的防制应采取综合措施:
(1)
对商品肉鸭必须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及其卫生,并采取全进全出制度。
(2)
种蛋的孵化要做好消毒工作。
(3)
免疫接种,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使用的疫苗应为混合血清型疫苗,最好是能鉴定出本场大肠杆菌血清型,使用相同型疫苗。
(4)
药物防治
多种抗菌药对大肠杆菌都有较好疗效,饲料中添加0.02-0.08%的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甲黎嘧胺和在饮水中加入25-50ppm恩诺沙星能够降低死亡率。但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预防时应定期轮换用药,在治疗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另外对气囊炎、肝周炎、卵黄性腹膜炎等出现较严重病变的,抗菌素疗效很差。用福尔马林灭活的大肠杆菌菌苗进行免疫能够成功的预防商品鸭的死亡。美国和加拿大商业鸭广泛采用含有O:78血清型大肠杆菌和1,2,5血清型的鸭疫巴氏杆菌的菌苗以预防大肠杆菌和鸭疫巴氏杆菌的感染。


鸭霍乱

鸭霍乱又称鸭出败,俗称摇头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等对本病都有易感性,病鸭和其他病禽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的流行有不明显的季节性,从发病的年龄看,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尤以1月龄以上的鸭较多发生。本病极易出现地方性流行,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多,对养殖业危害很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体是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菌体是近似于卵圆形的短小杆菌,常单独存在,有的成对,也有的呈短链状或丝状。革兰阴性,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用瑞氏或美蓝染色,菌体两端浓染,呈明显的两极染色,经人工培养基培养后,这种特征消失。从病鸭新分离出来的菌体有荚膜,经人工培养基培养后,荚膜消失。本菌有若干个血清型,其中有4个血清型与禽霍乱有关。血清型的鉴定,在流行病学、菌苗的制造和免疫工作上,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的意义。
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在5%灰石乳、1%2%漂白粉、3%5%煤酚皂液溶中,经数分钟即被杀灭;在60℃10分钟即可灭活;在直射日光下很快死亡;在干燥空气中可存活23天;在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能存活610天;在腐败尸体中则能存活3个月。
本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痢菌净等多种药物均很敏感。
2
流行病学

本病为畜禽体内常在菌,亦称条件致病菌,既可因外源性感染而得,亦可因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生内源性感染。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鸭、鸡、鹅、鸽、鹌鹑等各种家禽均易感,各日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本病,其中产蛋鸭最易感。鸭的感染常呈急性经过,鸭群发病多呈流行性。外源性感染时,病鸭及其它病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亦可因长途运输、断水断粮等应激因素使鸭抵抗力降低,发生内源性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禽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工具及飞沫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猫、狗、飞禽和野生动物及人都能机械性带菌,苍蝇、蜱、螨等昆虫也是本病传播媒介。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鸭霍乱的发生多在炎热的79月份。
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29天,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类型。最急性型常发生于本病流行的初期,病鸭常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表现为病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至42.343℃;口和鼻腔有浆液或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常摇摆头,欲将粘液甩出,俗称之为“摇头瘟”;病鸭剧烈腹泻,排绿色或白色粪便,有时血痢,具有腥臭味;病鸭往往发生瘫痪,不能行走,喙和蹼发紫;病程一般12天。慢性型常从急性转化而来,表现为关节炎、脚掌肿胀。
病变急性的主要是败血症变化,心冠脂肪上、心耳及心内外膜上有出血点;肝稍肿大,质脆,表面密布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这是本病的特征性变化;脾肿大,有散在的坏死灶;胆囊肿大、充盈;肠,尤其是十二指肠严重出血或卡他性炎症;胰腺肿大、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出血;皮肤、皮下组织、腹膜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慢性关节炎病变主要是关节面粗糙,附有黄色干酪样物质或红色纤维组织;关节囊增厚,内含暗红色、混浊的粘稠液体;同时可有肝脏脂肪变性和局部坏死。
4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取病变组织直接涂片染色,发现多量的两极浓染的巴氏杆菌可以确诊。必需时可用小白鼠进行实验性感染。
5
防治

本病具有一定的条件致病性,可以通过搞好环境卫生,定期使用敏感药消毒来防止病原菌的入侵,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除低机体抵抗力的因素。本病的病原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等敏感,在受本病威胁的鸭场可根据本场的用药史交替使用上述药物。
应用疫苗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目前,用于鸭霍乱的疫苗有亚单位苗、弱毒苗和灭活苗三大类。亚单位苗用于20日龄以上的鸭,免疫期为5.5个月,效果好但价格贵,一般用于雏鸭首免(5日龄),皮下注射1羽份。二免于鸭20-30日龄进行,皮下注射弱毒苗或灭活苗1羽份。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月龄以上的鸭,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两周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9个月。弱毒苗用于3月龄以上鸭,每只肌肉注射6000万个活菌,注射后3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3.5个月。有疫情发生时,病鸭应立即隔离,采用灭活苗作紧急预防接种,同时使用抗生素加强近期防治。15-30天后,以弱毒苗加强免疫1次,或使用亚单位苗每只注射1毫升,免疫力可维持到成鸭上市。

  鸭流行性感冒
自从1878禽流感在意大利鸡群暴发已有126年历史,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的暴发和流行经历。在45年中有记载大范围内暴发流行有20余次,平均每两年一次,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及巨大经济损失。1983 年美国禽流感和1995 年墨西哥禽流感造成相当于现今10 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1998 年伊朗爆发H9N2 亚型禽流感, 其损失可达1 000 万美元。1999 3月香港卫生署从患病儿童身上分离到H9N2 亚型禽源流感病毒, 以及1997 年香港禽流感H5N1 病毒“杀人”事件, 赋予了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全新的公共卫生意义。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禽流感除了H5N1亚型毒株外,还出现H7N7H7N2H5N2H2N2等亚型毒株的流行。因此在防制高致病性HSN1亚型时,要密切注意和重视上述亚型在我国流行。
1962年英国学者从慢性呼吸道病鸭中分离到H4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和1972年台湾学者在台北县淡水镇一肉鸭场暴发禽流感,造成75%死亡率,分离到H8N4亚型毒株。除了上述报道关于水禽禽流感流行外,在1995年以前在过去教科书和资料记载水禽仅为禽流感病毒带毒者而不发病的论断。现在水禽不但是禽流感病毒的巨大的贮存库,而且已成为自然感染,高度易感、死亡率高和重要传染源的禽类。
从自然和人工感染病例,鸡,雏鸡和仔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100%,青年鸡和成年鸡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达95%以上;鸭,雏番鸭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也可高达90%以上,其他年龄番鸭的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达80%以上。肉鸭,无论是樱桃谷肉鸭、半番肉鸭的发病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为4080%左右,肉种鸭的发病率4050%,死亡率为3040%左右。蛋鸭,雏鸭的发病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为5070%左右,种鸭和蛋鸭的发病率为4050%,死亡率为3040%;各种品种鹅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均具有高度易感性和致死力。雏鹅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也可达90%以上,尤其是7日龄左右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达100%,其他日龄鹅群的发病率为80100%,死亡率为4080%,产蛋种鹅的发病率近100%,死亡率为5080%,鹅群在发病后25天内停止产蛋,达到绝蛋;鹌鹑,雏鹌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100%,青、成年鹌鹑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在95%左右;鹧鸪,雏鹧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在95%左右,青成年鹧鸪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在95%。总之,自1996年以来,除了鸡和火鸡外,鹌鹑、鹧鸪、鸵鸟、家养山鸡等陆禽有极高致死率,水禽——鹅、番鸭、蛋鸭、肉鸭、家养野鸭也有很高发病率和致死率;飞禽——鸽易感性差,致死率极低。
1
病原学
禽流感病原体是A型流感病毒, 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流感病毒属,其形状呈球状、杆状或长丝状, 病毒粒子的直径为80120nm, 粒子表面有一层棒状和蘑菇状的纤突, 根据血凝素HA 与神经氨基酸酶NA 的不同, 可组成众多血清亚型流感病毒。迄今为止, A型流感病毒中, 已鉴定的HA 亚型共有15 种为H1H15;已鉴定的NA 亚型共有9,N1N9
禽流感的多样性表现在病毒自身的变异性,而且不同的病毒毒株感染所出现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不同。目前一般将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毒株、低致病性毒株和不致病性毒株。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呈急性发病死亡, 严重者往往导致禽群全群覆没;低致病性临床症状较为温和, 死亡率仅为10%20%, 但生长速度或产蛋率明显下降;而非致病性往往只携带病毒而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仅从血清中检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流感的多次暴发, 都是由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H5 H7 引起的, 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可达100%
一般说来,禽流感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低,60,10 min 70,4 min 即可灭活, 在阳光直射下,4048 h 灭活, 对热、酸和有机溶剂的抵抗力弱,常用消毒剂如福尔马林、稀酸、漂白粉、碘剂、脂溶剂等能迅速破坏其致病力, 但低温冻干或甘油保存可使病毒存活1年以上。
2
流行病学
禽流感病毒可以从病禽呼吸道、消化道和眼结膜排出病毒, 其感染方式包括与易感禽的直接接触及易感禽与受到污染的各种物品的间接接触。在家禽中以鸡和火鸡的易感性最高, 其次是珍珠鸡、野鸟和孔雀。鸭、鹅及其它水禽类的易感性较差, 多为隐性感染或带毒。鸽子可以携带病毒,但很少自然发病。由于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组织器官、禽蛋中均可带有病毒, 因此带毒的候鸟作为载体将其作世界性传播。
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其次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株也可以进行传播。由于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组织器官、禽蛋中均带有病毒, 粪便中含病毒量最大, 因此悬浮与空气中的病毒成为了传播的主要途径。
对鸭来讲,各品种鸭均有易感性,但纯种番鸭较其他品种鸭更易感。各种日龄鸭对鸭流感均易感,但临床上以 1 月龄以上鸭发病多见。在雏鸭,尤其是雏番鸭发病率可高达 100% ,病死率达 80%以上。在中鸭、成年鸭、发病率和病死率随日龄的增大而下降,一般发病率为 15%~70% ,病死率为 5%~30% 。在种母鸭、蛋用鸭发生该病时,发病率高,但病死率较低(一般为 3%~18% )或无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春冬两季为主要流行季节。疫病并发或继发情况 患该病的鸭群有的并发或继发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病、鸭沙门氏菌病、鸭霍乱或球虫病等。凡有并发或继发其他该病感染的鸭群其病死率明显高于该病的单一感染。
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有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呈以下特点:同一亚型病毒株对不同禽类有不同致病力;同一分离株对不同禽类有不同致病力;同一亚型不同分离毒株对同一禽类也有不同致病力;同一亚型病毒株对同一种禽类的致病力随着流行而增强。表明同一亚型不同毒株存在毒力差异,其症状和病变也有所不同。本病的潜伏期从数小时至2-3天,由于鸭的品种、年龄、有无并发病、病毒株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表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有很大的差异。
3.1
减蛋型
无论是种番鸭、蛋鸭和种肉鸭感染病毒后,鸭群最初部分鸭有轻度咳嗽或轻度喘气症状,但鸭群食欲、饮水、大便及精神未见有明显变化,也无死亡现象。数天内鸭群产蛋量迅速下降,有的鸭群产蛋率由原来95%高峰期可降至10%以下或停蛋;开产期鸭群患病后很难有产蛋高峰期。在减蛋期内常见有仅为正常蛋的12-14重量的小型蛋、畸形蛋。患病鸭群经10-15天后产蛋量开始逐渐恢复,但常出现小型蛋和畸形蛋。
    患病鸭主要病变在卵巢,较大的卵泡膜充血、出血,有的卵泡萎缩。输卵管蛋白分泌部有凝固的蛋清,部分病例大卵泡破裂于腹腔,但没有异味。
3.2
败血型:

(1)
番鸭:无论是雏番鸭、青成年番鸭均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雏番鸭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也可高达90%以上,其它日龄番鸭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达80%以上。患病鸭群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食欲速减或废绝,仅饮水,拉白色或带淡黄色或淡绿色水样稀粪。精神沉郁,两腿无力,不能站立,伏卧地上,缩颈。有的病例头颈向后仰,或向下勾,或不断左右摇摆,尾部向上翘等神经症状;患鸭迅速脱水、消瘦、病程急而短。鸭群感染发病2-3天内引起大批死亡。种鸭群产蛋期内在感染后3-5天内迅速大幅度减蛋或绝蛋。
    患鸭全身皮肤充血、出血,尤其是喙、头部皮肤和蹼更明显,呈紫红色。皮下特别是腹部皮下充血、出血和脂肪有散在性出血点。肝脏肿大,质地较脆,有条状或斑状出血。脾脏肿大、出血,有灰白色针头大坏死灶。心脏冠状脂肪有出血点,心肌有灰白色条状或块状坏死,心内膜有条状出血。胰腺充血和出血斑。肾脏肿大,呈花斑状出血。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粘膜有出血带或出血斑。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空肠、回肠粘膜有间段性2-5厘米左右环状带,呈出血性或紫红色溃疡带,这种特殊的病变,从浆膜即可清楚可见。直肠和泄殖腔粘膜常见有弥漫性针头大出血点。喉头和气管环粘膜出血。胸腺多数萎缩、出血。胸膜严重充血,胸膜及胸壁、腹腔有大小不一、形态不整淡黄色纤维素附着。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脑膜充血、出血,脑组织充血。有的患病雏鸭法氏囊粘膜出血。患病产蛋鸭除了上述病变外,主要病变在卵巢,较大的卵泡膜严重充血和较大出血斑,有的口日泡萎缩。病程较长者整个卵巢的各卵泡膜严重出血,呈紫葡萄串样。输卵管蛋白分泌部有凝固性的蛋清。有的病例大卵泡破裂于腹腔中,使腹腔充满卵黄液,但没有异常臭味。

(2)
肉用鸭及雏蛋鸭:无论是樱桃谷肉鸭、半番肉鸭,还是家养野鸭和雏蛋鸭均有较高发病率和一定死亡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流行期推移显得越来越高。发病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为40-70%左右。患病鸭群有部分发生咳嗽,食欲减少,拉白色或淡黄色稀粪,精神萎顿,两腿无力,有些病例流眼泪。
    患鸭的大体病理变化比患病番鸭略轻。肝脏肿大,呈淡土黄色,有条纹状或斑状出血。脾脏肿大,充血、出血。肾脏肿大,充血、出血。心肌有灰白色条状坏死灶,心内膜有条状出血。局部肠道和直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脑膜及组织充血。

(3)
蛋鸭:商品蛋鸭和肉种鸭感染后,有40-50%发病率和30-40%死亡率。发病后3-5天内整个鸭群出现大幅度减蛋和各种畸形蛋,以至出现绝蛋。鸭群食欲减少,饲料消耗量大减。其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于番鸭,但病变较轻,尤其肠道仅有轻微病变,而生殖器官病变明显,与产蛋母番鸭相同。公鸭睾丸常见有一半出血。鸭群康复后一般要30天左右才能恢复较高的产蛋量。
3.3
脑炎型
    各种日龄鸭,尤其是10-70日龄的番鸭、半番鸭、蛋鸭和肉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与感染日龄和品种有一定差异性:发病串为60-95%,死亡率为40-80%。患病鸭群有不同程度咳嗽等呼吸症状,食欲减少,精神萎顿,拉白色稀粪;具有特征性症状是,绝大多数患鸭有间隙性不断转圈运动,尤其是在应激下转圈的次数大幅度增加,转圈后倒地不断滚动,腹部朝天两腿划动等神经症状。有的病例头颈部不断作点头动作。有的病例嘴不断抖动。有的病例歪头、勾头等症状。
    患病鸭特征大体肉眼病变为脑和心脏。脑膜充血,脑组织充血,尤其是在不同部位大脑组织有大小不一,小如芝麻绿豆大,大如小蚕豆的灰白色坏死灶。心肌颜色变淡,像开水烫过样,有块状或条状灰白色坏死灶,心内膜有出血条斑。肺充血、出血。内脏器官如肝、肾、脾、胰以及喉、气管、消化道和皮肤等组织器官,病变不典型或不明显。
4
诊断
临床诊断 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特征性剖检病变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目前鸭流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以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及血清学鉴定(如琼脂扩散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 PCR 等)。 在临诊上,由于患该病病鸭易并发或继发细菌性疾病,所以易与雏番鸭三周病、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病等相混淆,可根据各自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加以区别。
5
防治

5.1
疫苗防疫

灭活疫苗有免疫保护性,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和关键手段。应选用与本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株或占优势相同亚型灭活苗免疫。灭活疫苗免疫应根据鸭的品种及其用途和本病的流行情况决定其免疫程序。
    肉鸭:饲养期为40天左右的肉鸭。在有本病流行的区域;应在57日龄进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灭活苗。在无本病流行的区域,应在10-15日龄进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油乳剂灭活苗。
    种鸭、蛋鸭:肉种鸭、种番鸭和蛋鸭的免疫,首免、二免按上方法进行免疫。三免在产蛋前15天左右进行免疫,肉种鸭、种番鸭,每羽肌肉注射1.0-1.5毫升,蛋鸭每羽10毫升油乳剂灭活苗。在产蛋中期(即三免后2-3个月)进行四免,剂量同三免。
5.2
药物治疗

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措施,但在发病初期,可以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并用,同时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复方金刚烷胺(或复方玛啉胍);也可用金刚烷胺原粉(或病毒灵),配以扑热息痛、扑尔敏和维生素C,供饮水用。抗菌药物可选用硫酸新霉素、丁胺卡那、阿莫西林等饮水或拌料。另外,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电解质(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和电解多维。
治疗一定要及时。初期用药效果好,且要连续用药5-7天。如用药迟,尤其在大群已出现明显症状时再用药效果差,甚至无效。
一旦发现疫情,应迅速上报及作出正确诊断,立即采取控制及扑灭措施,淘汰病鸭;进行烧毁或深埋,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

  鸭球虫病
鸭球虫病是常见的球虫病,其发病率约3090%,死亡率为2970%,耐过的病鸭生长受阻,增重缓慢,对养鸭业危害巨大。
1
病原学
鸭球虫的种类较多,分属于艾美耳科的艾美耳属(Eimeria)、泰泽属(Tyzzeria)、温扬属(Wenyonella)和等孢属(Isospora),多寄生于肠道,少数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肾脏。据报道,鸭球虫中以毁灭泰泽球虫致病力最强,爆发性鸭球虫病多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混合感染所致,后者的致病力较弱。
毁灭泰泽球虫(T.perniciosa)卵囊呈短椭圆形,浅绿色,大小为92132μm 57.29.9μm,平均为1158.8μm,形状指数1.2。卵囊外层薄而透明,内层较厚,无微孔。初排出的卵囊内充满含粗颗粒的合子,孢子化后不形成孢子囊,8个香蕉形的子孢子游离于卵囊内,无极粒。含一个有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大的卵囊残体。随粪排出的卵囊在0℃和40℃时停止发育,孢子化所需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宜温度为26℃,孢子化时间为19 h。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内,严重感染时,盲肠和直肠也见有虫体。有两代裂殖增殖。从感染到随粪排出卵囊的最早时间为118h
菲莱氏温扬球虫(W.philiplevinei)卵囊较大,呈卵圆形, 浅蓝绿色,大小为13.322μm 51012μm,平均17.2μm 511.4μm,形状指数1.5。卵囊壁外层薄而透明,,中层黄褐,内层浅蓝色。新排出的卵囊内充满含粗颗粒的合子,有微孔,孢子化卵囊内含4个瓜子形孢子囊,狭端有斯氏体,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和一个圆形孢子囊残体,有13个极粒,无卵囊残体。随粪排出的卵囊在9℃和40℃时停止发育,2426℃的适宜温度下完成孢子化需30h。寄生于卵黄蒂前后肠段、回肠、盲肠和直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内及固有层中,有三代裂殖增殖。潜伏期为95h
2
流行病学
    本病23周龄雏鸭易感性最高,在网上育雏的雏鸭下地后34天,即2324日龄时开始发病,地面育雏1824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为3090%,不及时治疗死亡率2071%,甚至可达80%以上。6周龄以上鸭感染通常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成年鸭感染多呈良性经过,但成为带虫者,为球虫病的重要传染源。本病的发生通常是由病鸭或带虫鸭的粪便污染的土壤、地面、用具以及饲料和饮水引起传播的。本病的发病与气温和湿度有密切关系,北京地区发生于411月份,以910月份发病率最高。
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3周龄雏鸭感染后的急性型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顿,不食,缩颈垂翅、喜卧,渴欲增加,排红色或紫红色血便,常于发病后23天死亡。耐过鸭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慢性型一般无明显症状,偶见腹泻。
急性型病变可见小肠出血性卡他性炎症,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肠内容物为淡红或鲜红色,粘膜上覆盖一层麸糠样或奶酪样粘液。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情况、症状、病变作出初步判断;刮取少量病变部肠粘膜,用12滴生理盐水调匀,高倍镜镜检,发现大量裂殖体或裂殖子,或用漂浮法粪检,镜下发现大量球虫卵囊可以确诊。但需注意不能单纯依靠粪检,因有时检不出卵囊或带虫鸭虽有卵囊却无临床表现。
5
防治
鸭舍经常打扫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药物防治: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辛诺明)按0.2%浓度混料饲喂,连用6天;或复方磺胺六甲氧嘧啶按0.2%浓度混料饲喂,连喂4天;或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球虫灵)按0.2%浓度混料饲喂,连用4天。

  鸭绦虫病
本病是由绦虫寄生于鸭小肠引起的,有多种绦虫,常见的是剑带绦虫和膜壳绦虫。本病对鸭危害很大,常造成幼鸭大批死亡,是鸭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
1
病原
剑带绦虫和膜壳绦虫虫体都较大,长1030厘米之间,剑带绦虫最宽达12毫米,膜壳绦虫宽25毫米。虫体乳白色,有一个头节,上有四个吸盘;一个颈节;几十个体节(孕节)。
2
生活史与流行病学情况
有一个中间宿主—剑水蚤。孕卵节片或虫卵落入水中,虫卵被剑水蚤吞食,在体内发育为成熟的似囊尾蚴,鸭吞食了含成熟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除鸭、鹅感染本病外,野生水禽也能感染,成为本病流行的自然疫源。本病主要侵害24月龄的幼鸭,多发生在夏季,常引起流行,造成大批死亡。
3
临床症状
虫体头节深入肠粘膜下,可造成肠炎、消化紊乱;寄生多时可阻塞肠道,引起肠破裂;大量夺取患鸭营养;代谢产物可引起鸭中毒症状。可见病鸭消化紊乱,便秘腹泻交替,消瘦、贫血,生长发育迟缓,有时还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行走不稳、歪颈仰头、麻痹痉挛等。病程15天,常死于恶病质。
4
诊断
粪检查到孕卵节片,或剖检看到虫体可以确诊。
5
防治
不同日龄鸭分开饲养;同时定期驱虫,一般春、秋季各一次,所用药品为,吡喹酮1015mg/kg体重,口服;丙硫咪唑2030mg/kg体重,口服或硫双二氯酚100150mg/kg体重,口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4-19 13: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好东西
发表于 2009-9-7 08: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这么好的资料,这么没有多少同行关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2 12: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