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畜牧人论坛是个百家争鸣的地方,以下是一家之言,与大家共勉。
发酵床是个好东西,想当年学校的一位教授把猪养在综合楼一楼的。开始还有点异味,到后来基本不见动物异味,幼猪一直养到育肥中期,是大学乏味生活之一道趣事,每每回想,竟如此奇妙。一是,此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二是,此房间是最显眼的房间,靠近电梯,三是,此房间是白天经常房门敞开。教授何以在此养猪,不是为了像大家推广,只是没有猪舍而已,但是,他也很自信,不会有什么很重的味道,事实如此,即使传说中途有重要人物干预,几只猪也是在茁壮成长,前后饲养时间超过一年,几批次就忘了。
转回正题,就是发酵床的菌种问题。和相关的教授聊过天,也探讨过上述实验的菌种问题,结果令我诧异,就是没有使用任何菌种,不需要任何菌种。发酵床的关键是其实就是下面教授所谈到人工环境气候的调控,监控相关的数据。至于菌种,猪的粪便里含有大量的菌种,来源于本身,足以。每每想起可能又是一场炒作的旋风,如同当年的**羊,**猪等等,当然炒作也不是坏事,一个事终究是有两面性的,它可以让我们关注一些实际生产中可以用到的有效技术。
写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想说,发酵床是不错,但是,关键点不仅仅是菌种吧。还有学术界内,自然发酵是非常合理的。选好垫料,配好垫料,学习环境控制才是关键。管理员师父给我加分吧,呵呵。
当年学校投诉箱:
强烈要求禁止在**楼养猪
今天到**楼上班,刚进大厅等楼梯,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再探望,发现正对着**楼北大厅的一间办公室里,用砖围了起来,几头猪在四处张望。真是感到好笑,在逸夫楼里面养猪!!**楼是**先生捐建的办公大楼,各大高校莫不如此,我们竟然用来做猪圈。夏天就要到了,每次在**楼等电梯,都要掩鼻屏气。要求把猪赶出**楼,要求拆掉**楼的猪圈,要求人猪分离!!
[ 2006-05-09 ]
回复:
谢谢你对**楼秩序的关爱,赞赏敢于直言的无畏精神。
**楼2035为动科院的人工气候室,经过1年的试运转环境调节已日趋完善,MP10等环境指标符合人居标准。
猪与人相伴已历上下五千年,万年农耕文化氛围下,有豕乃为家,江南塞北人猪居于一室,窑洞、圈宅比邻随处见,做得好则泰然处之,家道兴旺。国外、国内猪为实验动物,诸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学中,猪都堂而皇之进入大雅之堂。关爱动物福利为现代社会之常识,爱玩动物、伴侣动物深入生活,东西方对动物的爱心存在差异,日久生情、爱心因常在、相知而萌生。
我们的研究内容旨在改善动物福利、不人为接种各种致病因素、不添加抗菌素类添加剂、请安心,我们改善动物福利的终极目标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感谢校长对民意的关注,如果学校在可能范围内给与资助,也可由学校另行安排更合适的地方,将人工气候室建设得更加完善。
**楼1035室主任***教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