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菜难到我
不少人谈到点菜,都尽陈其苦,异口同声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国外大多实行分餐制,众口难调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中国菜则不然,大伙都是在同一个盘碗里夹菜舀汤,问题也就复杂了起来。喜欢清淡粤菜的人,对湘菜肯定是下不了筷,嗜好麻辣川味的人,也肯定吃不惯浓油赤酱的苏帮菜,想要顾及每一个人的口味很难。
而请客吃饭的人是谁,也决定了点菜的难易指数。一个小包工头请手下的工人吃饭,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直奔价廉、量足而去,三下五除二就点好了。同样,若是一个富豪请生意上的伙伴吃饭,也不会难,因为无须顾虑到金钱,就是以珍奇、新巧为目标。
点菜难就难在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请客时既想在面子上过得去,同时又不想多花钱。彼时,主人往往会做出很民主的样子,把点菜权让出,让在座的客人做主。于是,当客人的目光游移在一串串长度不等的数字上时,主人的心情也是随之起伏,若是有不晓事的客人点了一道价格很贵的菜,主人就故作幽默地效仿赵本山嘟囔一句:“咱不差钱。”如果客人尚未醒悟,仍然执意要点这个菜,接下来,主人就会瞅一空子,以一种不经意的口吻谈到“这道菜我某年某月曾经吃了拉肚子”。于是在众人的反对声中,这道菜顺理成章地被撤下。
另外,每逢有了可庆贺之事,一班同事AA制聚餐,也很难点菜。通常情况下,大伙会把份钱集中交给一个比较机灵的人,让他全权负责点菜事宜,并且不忘交代一句:“超过的部分算你的!”落座之后,点菜人征询众人意见,往往是诸如“随便”“你看着办”之类的回答。然而真正到了操作环节,就不时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牛蹄筋太韧,我牙疼”,“我吃海鲜过敏”。几个回合下来,若是点菜人想要撂挑子,众人又赶紧一阵语言安抚。于是在一番闹闹嚷嚷、反反复复的商讨之后,经过一个菜单涂了又改、改了又涂的过程,最终才得出了一个令各方满意的结果。
毫不夸张地说,点菜就是一门研究人性心理以及人际组织结构的社会学。 (青丝)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