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102|回复: 6

请教:生化黄腐酸的理化指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7 18: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个公司的黄腐酸质量好一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和兴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2-22 22: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省深州市绿源牧业有限公司生化黄腐酸是取得国家专利的,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结晶体中黄腐酸含量62%,核糖核酸15.96%,含量
黄腐酸含量为最高,如有想索取生化黄腐酸技术指标及在饲料配方、药
厂配方中配伍应用,请致电13785875566
发表于 2009-2-22 23: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 化 黄 腐 酸(BFA)在 畜 牧 水 产 业 的 应 用        深州市绿源牧业有限公司  13785875566
腐植酸是由动、植物残体在泥炭或煤层中,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地球化学过程,形成的含多种官能团的大分子有机弱酸,分三个组分:黑腐酸、棕腐酸、黄腐酸,其中黑腐酸所占比重最大,其分子量最大,溶于碱而不溶于水、酸、乙醇和丙酮;棕腐植酸分子量较大,溶于碱、乙醇和丙酮;黄腐酸分子量较小,溶于酸、碱和水。这三个组分中除黄腐酸外,黑腐酸、棕腐酸转变成钾、钠等价金属或铵盐方能溶于水,这些盐水溶液显碱性。而黄腐酸可直接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只有分子量最小的黄腐酸才及易被细胞吸收,黄腐酸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腐植酸质量的好坏。黄腐酸是腐植酸中主要的有效成份。
生化黄腐酸(Biochemistry  Flavic  Acid缩写:BFA)是模拟天然腐植酸的形成环境,以多种微生物菌株接种在有机物料培养基中,按特定的生物氧化反应快速形成BFA制剂,是河北深州市绿源牧业有限公司又一环保型生化产品。其有效成分为黄腐酸、核糖核酸,是一种多价酚型芳香族化合物与氮化合物的缩聚物,含有酚羟基、羟基、醇羟基、醇基酸、烯醇基、磺酸基、胺基、游离的醌基、半醌基、醌氢基、甲氧基和炭基等官能团,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螯合能力、缓冲能力、吸附能力和催化作用,并可直接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提高体内多种酶的活性,生化黄腐酸的开发,在畜牧水产业、农业、医学界、营养学、免疫学方面都引入了新的概念。
生化黄腐酸与天然腐植酸主要区别有:
1、形成过程不同。生化黄腐酸为有机物在数日内经生物发酵方法制成;而天然黄腐酸是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和经过上万年的地球化学过程形成。
2、黄腐酸含量高。天然腐植酸中黄腐酸含量一般不超过5 ﹪, 提取析离较困难,而生化黄腐酸则大大提高了黄腐酸的含量(结晶体中62﹪)
3、生理活性高。其生理活性表现为絮凝极限值(如下图)
絮 凝 极 限 比 较
       
名                称        絮凝极限
北京风化煤腐植酸        5
乌海风化煤腐植酸        7
武川风化煤腐植酸        5
巩县风化煤腐植酸        2
深州发酵黄腐酸        36
摘自<<生物技术黄腐酸的研究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何立千




絮凝极限意味着腐植酸胶体溶液的稳定性,较高的絮凝极限意味着较高的生理活性。由于生化黄腐酸中黄腐酸含量高,其官能团数量远远超过天然黄腐酸中的官能团,所以其阳离子交换能力、 抗硬水能力、络合能力、螯合能力、缓冲能力、吸附能力和催化作用均强于天然腐植酸。
4、生化黄腐酸含其它工艺极难制取的高品位的核酸(15.92﹪)和肌醇。外源核酸在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可缩短细胞分裂周期,促进动物细胞发育,核酸还是免疫系统的敏感成份,缺乏核酸,不能制造出足够的基因,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免疫力自然下降。
5、含其它活性成份。黄腐酸含少量氨基酸(9.29﹪)、B 族维生素、多糖、维D 、维C 和活性未知因子,而天然黄腐酸不含。
黄腐酸的作用机理很复杂,人们对其并不十分明了,有关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出较明确的几点结论,现将其整理归纳如下:
生化黄腐酸作为药物增效剂及饲料添加剂,其功能能及作用机理如下:
l 、免疫。提高血液中吞噬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和能力,提高机体特异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促进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提高抗体水平,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并抑制乙酰苯肼(APH )生成,减少体内过氧化物的生成。
2 、抗炎作用。据河北医学院、国家医药总局、天津医药研究院研究报告,生化黄腐酸可调整与炎症有关的微量元素,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细胞或病毒产生强大的抵抗力。
3 、抗菌作用。体外实验,黄腐酸不能杀菌,但内服却具有抗菌作用,效果优于抗菌素,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分析认为,黄腐酸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细菌或病毒产生强大的抵抗力。抑制肠道内临床症状微生物的生长,维特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病率。
4 、促分泌。黄腐酸作用于动物神经系统,直接兴奋M 和N 胆碱受体,具有M 样作用,拟制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脏跳动减慢,胃肠活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体温降低,消耗减少,畜禽处于安静的时间增加,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能及时恢复;内服生化黄腐酸可刺激气管腺体分泌,有利于痰性渗出物的排出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康复。
5 、参与合成蛋白质。核酸中DNA 、RNA 可把各种氨基酸充分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蛋白质,并有效地输送到细胞中去,以保障机体新陈代谢和健康成长。饲料中虽加入充足的营养成份,但由于缺少核酸的合成分解和诱导作用,其吸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高品质的核酸开发和利用,拓宽了人们营养观念范围。
6 、催化作用。可使饲料中的大分子充分分解成小分子,以便于机体吸收。
7 、可提高细胞和原生质的通透性。促进各类营养物质迅速进入细胞内,以便被机体吸收同化。
8 、促进新陈代谢。黄腐酸中含有羟基、醌基、酚羟基,参与动物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分裂增殖。
9 、提高酶活性。黄腐酸中含羟酸、醌基、酚羟基,可提供醌和酚的给源。所以黄腐酸可以提高多种酶,如多酚氧化酶、过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转化酶、蛋白酶、淀粉酶等的活性,黄腐酸可提高酶制剂活性的3—4倍。
10 、络合、螯合作用。其结构上有大量的羟基、酚羟基、醌和羟酸衍生物,因而是良好的络合剂、螯合剂、离子交换剂和电子交换剂(因而还可被广泛用于工业水处理),污(油)水净化、海水淡化、电池、医药、染料、陶瓷、石油钻井泥浆及农业。
11 、吸附作用。可吸附肠道细菌毒素、腐酵气体和有害物质,有收敛、止泻和调节肠道酸碱的作用。
12、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据测定可提高微生物活性达6 倍,黄腐酸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抵杭有害微生物。
13 、抵抗病毒。病毒由于无细胞膜和细胞质,所以病毒性疾病很难有效治疗。核酸中RNA单链通过碱基配对与病毒细胞合成其他蛋白质,从而使病毒失去作用。
14 、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饲料中虽加入微量元素,但因以无机形式存在,其大部分不能被利用。而加入过量微量元素,反而会导致微量元素中毒。黄腐酸可通过阳离子交换、螯合、络合、吸附作用四种形式与金属离子结合成有机形式,使金属离子得到缓释。大大提高了金属离子的利用率和效果。防止金属元素过量引起中毒。
15 、改善畜禽产品质量:由于黄腐酸无药残,所以不会影响肉、蛋、奶质量。
16 、提高抗应激能力,防止畜禽在冷、热、病、断喙、转群、防疫等不良环境下的应激作用,防止维生素缺乏症。
17 、止血、止疼、消炎、收敛、吸附、去腐生肌、促分泌、抗过敏、调整胃肠功能、修复黏膜组织。
   生化黄腐酸用于畜牧业,具有以下特点:
1 、功能全面,效果独特。对某些疾病防治效果不亚于抗生素,其抗炎作用不亚于氢化考的松,其抗菌作用,内服优于抗菌素。
2 、无配伍禁忌、无药残、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使用安全。
3 、稳定性好,适应性强。长期贮存无缓慢反应,而且耐酸碱、耐高温。
4 、用于防治疾病促生长,有效率100 % ,但以中低档营养条件或健康状况一般条件下效果尤为显著。
5 、结合其它药物或添加剂使用效果更好,某种条件下大于单独使用黄腐酸和药物或添加剂使用之和。
6 、投入低、产出高,投入产出比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倍。
7 、药性缓慢、平和、独特。
生化黄腐酸与其它药物及添加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与酶制剂相比。黄腐酸也有催化作用,但黄腐酸不易受消化道内酸碱环境的影响,对温度适应范围更广。与其结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2 、与微生物制剂相比。黄腐酸不会在高温制粒条件下部分失去活性,并可与抗生素同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不但不会变性,反而效价更高。
     3 、与抗生素相比,黄腐酸无抗药性,无配伍禁忌,无毒副作用,无药残。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均优于抗生素,是环保绿色产品。
     4 、与酸化剂相比黄腐酸PH值稍高于酸化剂(PH5.0-6.0) ,不仅具有酸化剂的全部作用,且其功能更多,作用机理更复杂,更徽妙,费用更低廉。
BFA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经谷子林、黄仁录、谢杜利、孙少华等专家教授在河北、山东、安徽、等省的实验应用,证实如下:
1、雏鸡1.2‰
BFA制剂在雏鸡上应用,可提高雏鸡生长发育速度,改善整齐度。提高雏鸡特异、非特异性免疫力。成活率高达96%-99.5%。
2、蛋鸡1‰
BFA在蛋鸡上应用,成鸡存活率达99%-100%。且使其产蛋期提前3-5天,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9%以上)可延长两个月以上。全期产蛋率提高12.4%,饲料利用率提高13.67%,饲料投入降低4.53%,效果极显著。其蛋黄色泽良好,蛋壳强度及蛋壳厚度与对照群体相比分别提高10.6-16%、5.7-11.3%,蛋壳海绵层的厚度也明显提高,软破蛋率降低41.3%。
3、肉鸡1‰
BFA制剂在肉鸡上应用,经河北、山东省地区推广对照证实,饲料利用率提高8%,每公斤增重节约饲料0.175公斤。7周龄肉鸡料肉比2.0-2.15:1。群体投药降低26%,减少了药残存留,提高了肉质。
经血液分析表明,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和新城疫抗体数值分别提高了7.21%-21.37%、14.5-14.73%、16.28-33.08%。抗体高峰期的维持时间增加2-8天。对于传染性支、喉气管炎、雏鸡白痢、球虫病、沙氏门菌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猪0.5-1‰
BFA在育肥猪上应用,经谷子林导师等在诸多猪场实验证实,在猪饲料中添加0.5-1‰,日增重可提高20%-25%,饲料利用率提高8%-12%;在粗放条件下日增重提高30%-52%,饲料利用率可提高20%-34%,料肉比3.37:1-3.1:1。较对照群体每千克增重减少耗料0.08千克。BFA有防治胃肠炎、仔猪腹泻和白肌病等功效,长期应用在种猪上,可提高母猪泌乳率和受胎率,提高精液水平。
5、奶牛1‰
BFA在奶牛上应用,经河北、山东、北京、广东、辽宁等地实验对照,可提高奶牛泌乳量8-16%,特一级产奶率提高18.63 %。提高饲料报酬,降低消化道疾病,促进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生长,加快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速度,增加动物机体所利用饲料蛋白质和蛋白氮的利用率,预防代谢性疾病,降低产后生殖系统疾病,延长产奶高峰期,维持高能力牛的繁殖率和高连产性。防治奶牛乳腺炎有特效,其中对急性乳腺炎有效率100 % ,治愈率80 %,可将隐性乳腺炎控制在10%以下,降低临床乳腺炎1 .5- 2 .0 个百分点,预防酒精阳性奶。黄腐酸可引起奶牛乳汁中体细胞短时间减少,而后免疫机能很快激活,表现为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加,因体细胞向乳房大量移动,故乳汁中体细胞也随之增加,于是提高了机体的细胞免役力。其中高机能的吞噬细胞也对病源进行清除,使得乳腺炎得以痊愈,结合抗生素治疗乳腺炎效果更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抗应激,使产奶量相对稳定。
6、肉牛、肉羊1-1.5‰
BFA在肉牛上应用,经河北省曲阳、琢州、山东省菏泽等肉牛场使用证实,较以前相比,饲料利用率提高8-15%,肉牛日增重可提高8%以上。
7、水产上的应用1-1.5‰
1) 提高产量,提高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6.1%。将饲料用4%浓度的BFA溶液喷洒或浸泡,饲喂40天后白鲢和草鱼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8.4%和24.5%,增重比对照组多190.8%和34.5%,河蟹每亩增产20公斤,产/投比55:1,用BFA液浸泡幼蟹,可提高成活率10%;把BFA放入鳗鱼池(9公斤干粉/100立方米)鳗鱼产量可从原来的1320Kg/d增加到1980Kg/d;按5mg/L在养殖池中添加BFA对虾育苗增效剂,可使对虾受精卵孵化率从原来的40%提高到90%以上,无节幼体出池时间提早1—2天,出池成活率高达89%。BFA在对虾上应用,经山东、河北、天津沿海地区按1-1.4‰使用证明,同前期相比,饲料转化率提高12.5-15.8%,增长速度提高8.3-14.6%。对虾饲养周期缩短了一个月,避开了对虾发病期,发病死亡率降低50%之多。
BFA制剂在淡水鱼上应用,经龙口、唐山地区,三丰饲料公司及各养殖场的实验证明,同前期相比,鱼苗成活率提高9%以上,发病率降低8-12%,饲料利用率提高14%,千尾增重265公斤。越冬死淘率降低10%,长途运输死亡率亦明显下降。
2)        提高免疫力,降低发病率10.23%,降低死亡率9.98%。提高治愈率,用0.02%BFA液给感染白皮病和水霉病的鱼“洗澡”,7—10天后痊愈,成活率100%,对照组死亡率7.5%。
3)        改良鱼种,将鱼种放在0.03%的生化黄腐酸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再放入池塘中饲养,与直接放入池中饲养对照,成活率达100%,而对照组仅92.5%,且无因鳞片脱落引起的溃烂而发生的白皮病、水霉病。
4)        防止鱼类慢性出血病、肠炎、烂腮、赤皮、打印、竖鳞病和对虾类育苗期弧菌病、长杆病、养成期和亲虾的弧菌红腿、烂眼、白斑、烂腮、烂尾。有效防治消化道病、水霉病。
5)        防止鳗鱼的爱德华氏病、细菌性烂病、烂尾病、红鳍病、马弧菌病、红点病、连锁球菌病。
6)        提高孵化能力和越冬能力。
7)        调节养殖水质。第一,BFA能调整H+离子浓度,缓冲水的 酸碱度,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第二,BFA能吸附水中NH3和H2S,起到净化水池的作用。第三,BFA与多种重金属离子作用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减少过量水溶有害金属对鱼虾的毒害,同时,蓝藻对必需的金属离子组成平衡极其敏感,而BFA对金属离子组成平衡过程起到缓冲作用。第四,BFA对有益藻类的生长和生化代谢有促进作用。
8、毛皮动物2‰(狐貉兔绒山羊鹿)
1)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应激、抗病能力,提高饲料报酬、预防各种病毒性传染病效果显著。消除因断奶、换料、转群、接种疫苗及温度骤变等造成的各种应激。
2)        所含物质直接参与,肌体新陈代谢,既是优良的营养物质,又是良好的生长促进剂,使各种氨基酸吸收达到优化平衡。饲料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且粪便不臭。可提高绒山羊产绒率30—40%。3个月内可提高干鹿茸产量50—150克,鹿茸中氨基酸含量可提高2.01%
3)         可激活网状内皮系统诱导产生干扰素,使免疫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高,降低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对咐红体、犬瘟热有独特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降低珍皮动物的自咬、红爪病、长趾甲、皮肤角化、结痂皲裂等疾病的发生。对动物的僵化不长、苍毛拉疙瘩粪、拉稀及各种消化道疾病有独特的预防及康复作用。可较好地预防各种动物的口蹄疫、猝死、水肿、大肠杆菌、病毒性痢疾、呼吸道感染、球虫病等。BFA用于锯鹿止血,效果与止血粉相同,且有防止创面感染、促进愈合的功能。
4)        长期饲喂,可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调整适宜体况,促发情且集中,能提高精液水平,有效预防或减少漏配空怀怀比例。围产期饲喂可预防化胎、死胎,产后母兽奶水多、稠,有效预防乳房炎和产前产后瘫痪、奶水不足等现象。所产幼仔个头均匀、强壮、不得病少得病。皮张针毛整齐、个大、毛色光亮,毛绒丰厚致密,能达到特一级皮毛质量。
BFA在饲料中的应用展望
综上所述,生化黄腐酸(BFA),既是一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混合营养制剂,又是抗生素类生态型的药物制剂。应用性能基本稳定,效果比较一致,甚至超过抗生素。随着人们对绿色无污染肉蛋奶需求日益强烈,国家对入市主副食产品制定出严格的质量标准,给饲料界提出了严肃的课题。如何“以人为本”生产出无污染绿色新产品,已迫在眉睫。过去,有的饲料生产厂家,片面追求饲料“效果”,迎合一些养殖户的非正常心理,在生产饲料时,加入大量的抗生素,甚至不顾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只追求畜禽生长速度和产量,在饲料中加入对人畜都有毒副作用高残留的化学元素和肾上腺素及安定等违禁药物。在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既破坏了胃肠道中正常微生物体系,亦造成了药残、菌株在动物体内的聚增,促使其抗药性增强,致使用药量不断增大,药效逐年下降。近年来,虽然涌现了些益生素、寡聚糖、酶制剂、皂甙物质等,但也因其产品稳定性较差或效果不一致,仍未能完全代替抗生素。BFA的出现给畜禽无害化养殖,饲料更新换代,提供了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养殖上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表于 2009-2-22 23: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黄腐酸(BFA)
―――畜禽生长免疫双向调节剂
  BFA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它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模拟自然界生态环境,生物氧化而成。功能成分以小分子、可溶性好的黄腐酸为主,富含黄腐酸62%、核酸15.92%、赖氨酸等21种氨基酸9.29%、 B族维生素、维生素C、肌醇、多糖、醌基、酚羟基、羧基、醇羟基、烯醇基、磺酸基、胺基等多种官能团、多种消化酶等。
BFA具有止血、消炎、止痛、收敛、吸附、抗过敏、促分泌、溶栓、改善微循环、去腐生肌、调整肠胃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力等功效。                   
BFA在畜禽生产上常用来提高饲料报酬;配合上苗,提高免疫效果;增强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协同各种药物治疗动物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改善环境,净化水质,效果显著。
BFA作用的多样性:
1、促进消化:BFA中含有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BFA含有多种官能团,具有较高的生物催化能力;BFA使幼龄动物肠绒毛快速生长;BFA是一种特殊的有机酸,促进幼龄动物消化酶分泌,激活胃蛋白酶原,减少了营养性腹泻。
2、促进生长:BFA提供的核酸、氨基酸、维生素、肌醇、多糖等营养物质,可直接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以是较好的促生长因子;核酸能提高细胞活力,修复生物膜,促进细胞分裂,核酸对生命早期和快速增长的组织细胞具有极强的营养功能;醌基直接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也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BFA能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营养物质迅速进入细胞内,加强了同化作用。
3、吸附毒素:BFA较强的吸附性,可有效地吸附饲料中及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胺类、硫化氨、黄曲霉毒素等,保证动物的健康,改善畜产品风味,减少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净化环境。
  4、抗应激:BFA的多种官能团,具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鏊合能力、缓冲能力、吸附能力,清除氧化自由基(ROS),提高内环境稳定性,加强抗逆性。
  5、具有M样作用:BFA作用于植物神经,直接兴奋M样和N样胆碱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脏的跳动减慢,胃肠活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体温降低,消耗减少,畜禽处于安静状态,睡眠时间延长,恢复消化吸收系统的功能,提高饲料报酬。
6、提高免疫力:BFA基本结构类似于许多免疫多糖的结构,能促进网状上皮细胞和其他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加肾上腺、胸腺、脾脏重量,增加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抗体数量,减少浮肿液和炎性细胞数量,解除免疫抑制,修复受损的免疫系统,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7、提高抗病力:BFA含有溶菌酶及类似抗生素结构,从而有一定抗菌作用;BFA中的核酸不但对生命早期和快速增长的组织细胞具有营养功能,而且有保健防病作用。
发表于 2009-2-22 23: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体细胞数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锡效旺1  孙少华1&#61482; 韩立霞1

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保定 071001

摘要:通过对奶牛饲喂生化黄腐酸试验,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体细胞计数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奶牛乳房炎的抗病力。选择50头泌乳奶牛,进行分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化黄腐酸的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5.99%,乳脂率提高8.50%,体细胞数下降了40.09%,蛋白率变化不明显;奶牛血清中SOD含量提高了3.6%,GSH-PX含量提高了7.72%,LDH含量降低9.3%,MDA变化不明显,奶牛白细胞维持正常,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指标分析表明:饲喂生化黄腐酸具有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减少奶牛体细胞计数,增强机体抗病力的效果。
关键词:生化黄腐酸;奶牛;体细胞数;生产性能;生化指标

Study on the Effect of Biochemical Fulvic Acid on Somatic cell count
and Milk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
Xi xiao-wang  Sun shao-hua Han li-xia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Abstract: Study to feed biochemical fulvic acid(BFA) influence milk performance,bloo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 somatic ceel count and mastitis resistibility of dairy cows .Selectting 50 lactation cows were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milk yield , milk fat percentage and SOD ,GSH-PX content in serum for dairy cow of BFA test group were increased 5.99% , 8.50%  3.6% and 7.72% respective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Somatic cell count, LDH content in serum for dairy cow of BFA test group dropped  40.09% and 9.3% respectively than control group. Milk protein percentage , MDA content in serum and WBC of blood for dairy cow of BFA test group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all test index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The experiment of feeding BFA for dairy cows showed that BFA enhance the body resistance and milk performance.
Key words: Biochemical fulvic acid; Dairy cows; Somatic cell count; Performanc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前言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每年临床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5%~20%,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6%~85.7%,不仅造成产奶量降低4%~20%,而且鲜乳品质大大下降,美国每年每头乳房炎损失225美元,中国约为1200~3600元。由于隐性乳房炎难以发现,使牛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更难以估计[1]【2】。因此,预防和治疗乳房炎就成为当前奶牛场的重要工作。乳中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反映乳房是否炎症(包括隐性乳房炎)的一个重要指标,乳房感染程度越高,乳中体细胞数越多。据研究,临床性乳房炎与SCC呈高度相关性(r=0.5~0.7) [3] [4]。因此各国把测定奶牛体细胞数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的选择性状和监测指标。国际奶牛联合会规定:SCC在20-40万为隐型乳房炎,50万以上为临床型乳房炎。据报道奶牛日产奶量与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乳汁中体细胞数越高,泌乳量减少的越多。
乳房炎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其结果不仅因药物残留造成鲜乳的废弃,而且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会使奶牛产生抗药性,影响药效。因此,一种预防和治疗乳房炎,且无药物残留的生态型制剂,生化黄腐酸也就应运而生了。
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BFA)是一种有机物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大分子聚合物,内含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病因子及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生物活性具有消炎、止血、收敛、抗过敏、调整胃肠机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日粮中少量添加有防病保健及增产作用[5]。孙少华等[6]发现利用生化黄腐酸添加剂治疗奶牛乳房炎,治愈率达80%以上;张萤蕾等[7]也报道了日粮中添加生化黄腐酸BFA粉可显著降低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及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从而提高奶牛产奶量,可提高牛奶品质,降低治疗费用,增加效益。谷子林等[8]进行的试验表明,生化黄腐酸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加白细胞数量和吞噬细胞活性,同时具有止血和收敛作用。本实验通过给泌乳期奶牛添加生化黄腐酸,研究其对奶牛体细胞数和生产性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达到降低体细胞数、预防乳房炎,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地点设在唐山市芦台天成奶牛场,试验时间为2008年3月8日至5月10日,试验期为两个月。
1.2试验牛的选择和分组
唐山芦台天成奶牛场选择50头泌乳前中期的健康荷斯坦牛,根据产奶量,体细胞数,胎次和泌乳天数等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头。实验前进行T检验,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后进行试验。
1.3  饲养管理
唐山芦台天成奶牛场饲喂全价混合标准日粮,由TMR机械投喂,日投3次、挤奶3次,生化黄腐酸分2次添加到早晚饲喂的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每头每天15克。
1.4  血样、乳样的采集与测定
试验奶牛均采用挤奶机挤奶,试验期每月定期采集一次乳样送河北省良种站DHI测定中心进行DHI分析,测定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中的体细胞数。试验期前和试验期后每头奶牛各采集一次血样,分离血清,用于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1.5  试验材料
1.5.1 生化黄腐酸粉剂由深州绿源牧业公司提供。
1.5.2 生化分析试剂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试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试盒、乳酸脱氢酶(LDH)测试盒和丙二醛(MDA)测试盒及测定方法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5.2血常规及白细胞数均由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分析测定
1.6  统计分析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了通用的产犊季节划分标准和泌乳阶段划分标准[9]。
表1  产犊季节和泌乳阶段划分标准
产犊季节        水平        泌乳阶段        水平
春(3、4、5)        1        前期(0~15)        1
夏(6、7、8)        2        盛期(16~100)        2
秋(9、10、11)        3        中期(101~200)        3
冬(12、1、2)        4        后期(201~305)        4
                305天以上——        5

为了消除胎次、产犊季节、泌乳阶段对产奶量、乳成分及体细胞计数的影响,构建了最小二乘线性模型[10][11]。其线性模型为:

Y =&micro; + z + t + c + m +e
其中Y-各性状的观察值;&micro;-各性状最小二乘均值;z-试验分组效应; t-胎次效应;  c-产犊季节效应;m-泌乳阶段效应;e-残差效应。
应用Excel对所测数据进行T检验和利用SAS软件对所测数据做最小二乘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及体细胞数的影响
表2 天成奶牛场奶牛产奶量及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均值及差异显著性检验
        产奶量(kg)        体细胞数(万个/ml)
项目        试验前        试验后        差值        P        试验前        试验后        差值        P
试验组        34.58±2.33        26.89±2.44        -7.69        0.04        43.65±16.9        18.23±9.1        -25.4        0.009
对照组        35.95±2.56        25.37±2.35        -10.58        0.005        39.78±18.5        30.43±8.8        -9.35        0.08
差值        -1.37        1.52        +2.89                -3.9        -12.2        -16.05       
F        0.28        0.25                        0.04        1.16               
P        0.60        0.62                        0.80        0.29               
注:试验组、对照组各25头; 横向为T检验,纵向为最小二乘检验。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前后的两组奶牛产奶量均下降,且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试验组测定日下降7.69kg/头,对照组下降10.58kg/头,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下降缓慢,少下降2.89kg/头日。在试验后比较,试验组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52kg/头日,提高了5.99%,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体细胞数比对照组减少了12.2万个/ml,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试验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体细胞数均有所下降,试验组下降25.4万个/ml(p<0.05),对照组下降9.35万个/ml(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多减少体细胞数为16.05万/ml。
表3  天成奶牛场奶牛乳成分最小二乘均值及差异显著性检验
        乳脂率(%)        乳蛋白率(%)
项目        试验前        试验后        差值        P        试验前        试验后        差值        P
试验组        3.15±0.23        3.29±0.23        0.14        0.03        3.10±0.06        3.03±0.06        -0.07        0.21
对照组        3.12±0.25        2.94±0.22        -0.18        0.42        3.04±0.07        2.97±0.07        -0.07        0.26
差值        0.03        0.35        +0.32                0.06        0.06        0       
F        0.02        3.63                        1.19        0.68               
P        0.90        0.06                        0.28        0.42               
注:试验组、对照组各25头。横向为T检验,纵向为最小二乘检验。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试验后,试验组测定日乳脂率较对照组增加0.35个百分点,提高了 11.9%,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蛋白率较对照组增加0.06个百分点,提高了1.97%,差异不显著(p>0.05)。与试验前对比,试验组乳脂率升高了0.14个百分点(p<0.05),而对照组降低了0.18个百分点,即试验组相对提高了0.3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试验前后对比,两组均同步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生化黄腐酸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2.1唐山芦台天成奶牛场生化黄腐酸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4 生化黄腐酸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项目        试验组(25)        对照组(25)        P值(t检验)
白细胞WBA(U/L)        8.8±1.23        12.4±2.65        0.0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U/mL)        133.69±19.49        129.1±21.33        0.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U/L)        395.23±175.35        366.90±184.56        0.30
乳酸脱氢酶LDH(U/L)        3908.46±1341.94        4306.97±2753.16        0.12
丙二醛MDA        (mmol/ml)        4.42±2.18        3.79±1.65        0.14
注:试验组对照组各25头
从表4可以看出,唐山芦台天成奶牛场试验组奶牛血清中SOD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3.60%,GSH-PX含量提高了7.72%,奶牛血清中LDH比对照组降低了9.3%,MDA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生化黄腐酸并且能使奶牛白细胞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3  效益分析
表2和表3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生化黄腐酸后,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奶牛平均每天增产1.52千克,平均乳脂率提高0.35个百分点,平均蛋白率提高0.07个百分点,体细胞数减少12.2万个/ml,达到国家一级鲜奶的要求。若按现在市场鲜奶价格每千克2.8元,生化黄腐酸每头奶牛每天投入0.6元(=15克/头日×0.04元/克)计算,则每头牛每日净增加收入为3.66元(=1.52kg×2.8元/kg-0.6元/日),若按泌乳期305天计算,一个泌乳期每头牛仅因产奶量增加就可多增收1116.3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另外通过添加生化黄腐酸,降低了奶牛因乳房炎的淘汰率,延长了奶牛的利用年限,降低了生产成本。

4  讨论
4.1利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剔除系统环境效应
本试验利用最小二乘分析法,对奶牛的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进行了校正,剔除了系统环境效应的影响,使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值准确、可靠,达到了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4.2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添加生化黄腐酸后试验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每天上升了1.52kg/头,并且乳脂率、乳蛋白率较对照组也有所升高,这与高静、吴子申等[12]报道的奶牛投喂生化黄腐酸后平均产奶量,乳脂率提高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试验前后奶牛产奶量的对比分析还可以看出,由于接近夏季且到泌乳后期,虽然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奶量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奶牛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下降缓慢,少下降2.89千克,证明了生化黄腐酸对于维持奶牛的高产性能也有重要作用。
另外,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对芦台天成奶牛场饲喂生化黄腐酸的大牛群与未饲喂的大牛群共82头(试验群38头,对照群44头)进行了DHI数据资料分析(试验前各项指标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大群的试验前后对比说明试验结果变化趋势同小组试验结果一致,测定日产奶量试验群比对照群少下降0.78千克(试验群-6.94kg,对照群-7.72kg),试验群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0.54和0.07个百分点,而对照群乳脂率则下降0.25个百分点,乳蛋白率未变。试验后,试验群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较对照群分别提高0.47(3.26%-2.79%;P﹤0.05)和0.04(3.10%-3.06%;P>0.05)。进一步证明了生化黄腐酸具有提高奶牛产乳量和乳质量的作用。
4.3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体细胞数及乳房炎的影响
抗病力通过表2可以明显的看到投喂生化黄腐酸后,试验组奶牛的体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2.2万,并且维持在18.2万的较低水平,达到国家一级奶的要求。在同一牛场的大群82头试验也同样说明了试验群比对照群体细胞数少43.73万/ml(33.26-76.99),且对照群患乳房炎牛头数增多,也进一步证明生化黄腐酸有减少奶牛体细胞数,降低乳房炎发病率的功效。
4.4生化黄腐酸对奶牛免疫力的影响
从表4看出,投喂生化黄腐酸后,奶牛血清中的SOD、GSH-PX有所升高,LDH下降、MDA有升高。另外我们在保定宏康奶牛场对26头奶牛饲喂生化黄腐酸的进一步试验证明,其结果同芦台牛场一致,试验组奶牛血清中SOD、GSH-PX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7%(153.74:151.23)和1.53%(357.28:351.91),MDA下降22.7%(1.50:1.94),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主要通过提高SOD、GSH-PX酶的抗氧化活性来及时消除体内过剩自由基对机体组织的危害[13]。并且据生化黄腐酸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表明生化黄腐酸在体外不能杀菌,但内服却具有抗菌作用,而且无任何副作用[14]。其主要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对病原微生物产生强大抵抗力。说明生化黄腐酸对奶牛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和增强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致谢:河北省良种工作站倪俊卿副主任和马亚滨提供奶牛DHI数据,芦台天成奶牛场刘焕君场长帮助饲养试验。

参考文献:
[1] 李国江等,奶牛隐性乳房炎地检测与评估,中国奶牛,1998(3)16-17
[2] 胡松华,蒋次升,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中国奶牛,1989(5)42-44
[3] Emanuelson U et al,1988,Genetic parameters for clinical mastitis,somatic ceel counts,and milk production estimated by multiple-trait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J Dairy Sci.71:467-476
[4]Lund T.,et al.1994,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mastitis,somatic ceel count,and udder conformation in Danish Holsteins,Livestock Production Sci.39:243-251
[5]谷子林,任文社,黄仁录等,生化黄腐酸(BFA)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畜牧兽医 2001,17(1)
[6] 孙少华,马喜成等.牛宝001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辽宁畜牧兽医 1996年(2)12-13
[7] 张萤蕾,张梅枝,郭菊.生化黄腐酸在奶牛饲养中防病试验[J].河南畜牧兽医,2001,22(1):10.
[8] 谷子林,任文社,黄仁录,等.生化黄腐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奶牛,2001(5):23-2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985《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ZB B43002-85
[10]孙少华,曹会校,最小二乘法在分析校正影响奶牛产奶量因素上的应用,中国奶牛1995(2)27-28
[11]张沅,张勤,《畜禽育种中的线性模型》1993,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2] 高静,吴子申等.黄腐殖酸动物营养素饲喂奶牛试验 新饲料2007.(2):44-45
[13] 周玉云,程西亮.日粮添加生化黄腐酸(BFA粉)降低奶牛发病的试验[J].中国奶牛,1998(3):19-20.
[14] 韩兆玉,金志红,魏永刚 ,奥奶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中国奶牛,2008(3):7-9.


附录
1.供试牛基本情况见表1,2。
表1 唐山芦台天成供试牛基本情况
项目        平均胎次        平均泌乳天数        平均产奶量        平均乳脂率        SCC(万个/ml)
试验组(25)        3.28±1.43        158.2±52.7        34.58±2.33        3.15±0.23        43.65±16.9
对照组(25)        3.04±1.06        165.5±50.6        35.95±2.56        3.12±0.25        39.78±18.5
P值        0.25        0.31        0.60        0.79        0.95
注:括号内为牛头数
表2  保定宏康供试牛基本情况
项目        平均胎次        平均泌乳天数        平均产奶量        平均乳脂率        SCC(万个/ml)
试验组(13)        1.92±0.75        150.7±72.6        14.70±5.42        4.22±0.91        51.4±54.7
对照组(13)         1.92±1.03        150.4±73.3        13.15±5.48        4.25±1.36        50.2±59.0
P值        0.37        0.24        0.21        0.18        0.65
注:括号内为牛头数
2.大群分析比较
表3 天成奶牛场大群牛产奶量及体细胞数LSM值及显著性检验
        产奶量(kg)        体细胞数(万个/ml)
项目        试验前        试验后        差值        P        试验前        试验后        差值        P
试验组        29.20±1.67        22.26±1.98        -6.94        0.002        29.71±11.1        33.26±20.3        3.55        0.28
对照组        31.96±1.70        24.24±2.05        -7.72        5.7*10-5        24.12±11.3        76.99±21.0        52.87        0.14
差值        -2.76        -1.98                        5.59        -43.73               
F        2.24        0.80                        0.21        3.73               
P        0.14        0.37                        0.65        0.06               
注:试验组38头,对照组44头横向为T检验,纵向为最小二乘检验,均值为最小二乘均值。
   
表4  天成奶牛场大群奶牛乳成分LSM值及差异显著性检验
        乳脂率        蛋白率
项目        试验前        试验后        差值        P        试验前        试验后        差值        P
试验组        2.72±0.37        3.26±0.16        0.54        0.19        2.96±0.11        3.10±0.06        0.07        0.24
对照组        3.04±0.37        2.79±0.16        -0.25        0.07        3.06±0.11        3.06±0.07        0        0.07
差值        -0.32        0.47                        -0.1        0.04               
F        0.63        7.61                        0.66        0.30               
P        0.43        0.007                        0.42        0.59               
注:试验组38头,对照组44头横向为T检验,纵向为最小二乘检验,均值为最小二乘均值。
     
3. 保定宏康奶牛场生化黄腐酸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5 生化黄腐酸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项目        试验组(13)        对照组(13)        P值
白细胞WBA(U/L)        7.28±1.95        6.8±1.50        0.2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OD(U/mL)        153.74±16.65        151.23±20.27        0.3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U/L)        357.28±30.96           351.91±44.50        0.36
MDA        (mmol/ml)        1.50±1.11                1.94±1.47        0.20
注:试验组对照组各13头
发表于 2009-2-22 23: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黄腐酸(BFA)在奶牛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生化黄腐酸在家禽养殖与防病中的应用举例:
药厂应用直降成本,增加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辛苦了!黄腐酸的外观颜色是什么颜色 6# 晚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30 06: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