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11|回复: 1

祖述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专家回答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3 12: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祖述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专家回答问题
       祖述宪:本拟暂时搁笔狂犬病问题的讨论,着手做其它急待做的事情时,发现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狂犬病科吉本斯博士和主任鲁布莱希特博士的《人狂犬病及其预防的12个常见问题》一文。该文刊登于美国《临床诊疗中感染性疾病》2000年第9卷上。

       这12个问题中有5个也是我们网友经常问到的问题,我也反反复复回答过。 这些问题依次是:3)接触了可疑动物的唾液,怎么办;6)老鼠咬伤要不要疫苗预防;7)被邻居家的狗咬伤,怎样处理;9)被狂犬病动物咬伤6周后才就诊,怎么处理;10)被流浪猫抓伤问题。其余是与蝙蝠和出国旅行有关的狂犬病预防问题,与我们关系不太大,未译。我觉得我回答的处理原则和和他们回答的差不多,因为我参考的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CDC以及州县卫生局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案例记录和业务文件。不过还是请网友直接阅读专家的第一手回答,所以翻译在下面。供参考。

       第3:一位宠物养主问:那天早上她的狗咬死了一只患狂犬病的浣熊(在美国是狂犬病重要的野生动物宿主——译者)她认为她和那狗玩耍时,手上接触了唾液。她要不要注射疫苗
       答:狂犬病是病毒进入咬伤伤口、破损皮肤或粘膜而传染的。所以先要问3个问题:①这人被咬伤吗?②狂犬动物的唾液或脑脊髓组织污染了开放性伤口或粘膜吗?③可疑的动物是蝙蝠吗?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是否定的,则没有发生暴露,因而不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抚摸狂犬病动物,接触它们的血液、尿或粪便,都不算暴露,也不是预防的适应征如果其中一个问题回答“是”,那么可能发生了暴露,应当考虑那个动物患狂犬病的可能性
       问题常常出在接触唾液上。一般来说,含有病毒的污染物如果是干的,可以考虑没有传染性,因为干燥和紫外线照射可以杀死狂犬病毒。狂犬病不可能由一个没有活动性感染的动物传染(给其它动物或人——译者)动物(上面这个例子中是狗)要么是嘴和爪子上沾染有传染性物质(唾液或神经组织),然后迅速地通过皮肤或粘膜进入身体。这种直接连续的暴露过程只有极小的可能性,像这种情况还不曾有过报告。当地和州卫生部门可以帮助你判断那个动物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决定你是否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动物暴露于患狂犬病的动物需要兽医进行评估,并须立即向地方卫生部门报告。

       第6(部分)一护士电话询问:一位病人被老鼠咬伤,她要不要给病人进行暴露后预防?
       答:在暴露于小型哺乳动物情况下,如鼠类、家兔和野兔以及食虫目动物(鼩鼱)等,几乎都不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这些动物不是(狂犬病毒)宿主,从来没有由这些动物传染给人的确诊病例。如有问题,请打电话给地方或州卫生部门,可以帮助。

       第7:一个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被邻居家的狗咬伤,去急诊室进行伤口处理。急诊医生问此时是否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在动物进行隔离观察期间,狂犬病预防可以推迟多久?
       答:咬了人的健康的狗、猫或雪貂(美国人的一种宠物——译者)应当关起来,观察10天。动物出现任何疾病都要立即向地方卫生部门报告,并由兽医进行评估。如果动物仍然健康,病人无需开始狂犬病预防。如果咬人的狗、猫或雪貂是流浪动物,要么关起来观察10天,或者立即进行人道处死,并送(卫生部门)做狂犬病检查。除狗、猫或雪貂以外,其它动物的处理,取决于动物的种类、咬人的环境背景、当地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状况、咬人动物的历史和现在的健康状况,以及暴露于狂犬病的可能性。(当地的)公共卫生和动物管制的官员可以帮助你做这些事并做决定。

       第9:一位病人在被狂犬病的浣熊咬伤6周后才去就诊。急诊室一医师问:现在采取狂犬病预防处理是否仍然有效,一次暴露发生后多久,仍然需要考虑给予预防处理?
       答:很明显,如果暴露有很大的危险,应当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人的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3-8周,然而确证的潜伏期为6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因此,如果确实发生了暴露,不论暴露与就诊的时间相距多久,都应当给予包括免疫球蛋白在内的预防处理,尽管还没有对其效果进行过研究。

       第10:一位母亲问:她的女儿被一个流浪猫抓伤,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对她的孩子有多大的危险性?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有些什么副反应?
       答:人二倍体细胞疫苗注射的局部反应(疼痛、红斑、肿胀、痒)一般报告为30-74%。全身反应(头痛、头晕、腹痛、恶心、肌肉疼痛)为5-40%。有3例发生类似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神经根炎——译者)的神经疾病报告,均在12周内恢复,未留后遗症。在时间上与疫苗注射有关系的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罕见,而且因果关系不能肯定。没有证据说明,美国市上的免疫球蛋白曾经传染过任何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狂犬病总是由咬伤所引起,非咬伤暴露极少有引起狂犬病者。对于抓伤或其它低危险性的接触,应当与当地或州政府卫生部门联系,了解当地狂犬病发生状况和是否需要进行预防。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ann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2-3 12: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21: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