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4|回复: 0

猪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 23: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所致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目前又出现温和性的非典型猪瘟,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首次发生的猪场。潜伏期短,一般为2-3天,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四肢末梢、耳尖和黏膜发绀,全身多处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卧地不起,很快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5天,死亡率为90-100%;急性型最为常见,潜伏期一般3-5天,体温升高。病初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眼内有多量黏脓性分泌物,甚至使眼睑粘连。后期可见颈部、四肢、腹下、耳尖、臀部及外阴等部位皮下有出血点或大面积出血斑。体温开始升高时可见病猪便秘,先排出干粪球,后排出带白色黏液或脓血的深褐色粪球,不久后又出现腹泻、病猪排出灰白色带有恶臭的稀粪;亚急性型多见于猪瘟常发地区或饲养管理较差的猪场,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较缓和,潜伏期1-2周,后期病猪消瘦,运动失调,常因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一般为30-40%;慢性型多见于常年有猪温流行的猪场或防疫卫生条件差的猪场。病猪主要表现为被毛粗乱,消瘦,贫血,精神不振,全身衰弱,嗜睡,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部分病猪在耳尖、尾尖、臀部和四肢末梢有紫斑或坏死痂,病程至少1个月以上。病猪预后不良,不死者常成为僵猪,死亡率一般为10-30%;非典型性猪瘟或温和性猪瘟,病势较缓和,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发病和死亡大多为仔猪,较大的猪一般能耐过。

    目前,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重病猪宜作无害化处理,以扑灭传染源。因此,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猪瘟至关重要。常用的免疫程序有:

    ⑴在无猪瘟发生的猪场,仔猪可在60日龄免疫接种2头份猪瘟疫苗,可维持至出栏。种猪每年定期免疫一次,剂量为4头份,肌肉注射。

    ⑵对散发性猪瘟发生的猪场,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仔猪于20日龄免疫4头份猪瘟疫苗,60日龄再补注2头份疫苗;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母猪于断奶后配种前进行免疫注射,公、母猪剂量均为2头份。

    ⑶对曾经严重发生猪瘟的猪场(也可适用于散发性发生猪瘟的发病场),可采用超前免疫的方法。即在仔猪出生后立即肌肉注射1个剂量猪瘟疫苗,注苗后2小时吃初乳,60日龄时再免疫1次,剂量为3-4头份。

    ⑷对于已经发生猪瘟的猪场,要采取超剂量免疫。对猪瘟疫场紧急接种时,一律加大剂量,一次接种4头份,以期在猪群中迅速建立坚强免疫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4 01: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