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杆菌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1 流行病学
雏鸡发病日龄明显前移或后推,一般1~3日龄暴发此病。主要见于种蛋来源于鸡白痢血清阳性率高的鸡群。更多的是在成年鸡群频频发生。
育成鸡阶段出现了鸡白痢的高发期(青年鸡白痢),造成鸡死亡率、淘汰率显著增加。主要是育雏后期,密度、湿度及温差均较大,饲料污染严重等不良环境因素所致。雏期感染鸡白痢愈后不良则形成僵鸡。
有些病鸡是以呼吸困难、肺部有多量坏死结节病变为主,肝脏呈古铜色肿大成为鸡白痢的指征性病变。
成年鸡往往存在一些慢性带菌者,多表现卵巢不规则出血、卵巢纤维化和腹腔中留有大量卵黄干酷样物或慢性腹膜炎等。
2 临床症状
该病以排白色粘性粪便为典型症状。病鸡不表现白色下痢而突然死亡,有些雏鸡死亡时口内尚含有饲料,为无白痢型症状。经病原学诊断确系因鸡白痢沙门氏杆菌而致死。
病后仅极少数鸡排白色粘粪,但呼吸困难。剖检可见肺部有少量粟粒大小坏死结节,并有大小不等的肝变坏死区,称为肺炎型鸡白痢。
3 剖检变化
急性型,肝、肺及其他器官表面有灰白色小坏死结节,肾脏及肠管表面可看到肉芽肿样的病变,肝脏呈古铜色肿大,卵黄吸收不良,鸡胃口有黄色不整齐的坏死灶和溃疡。
成鸡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肠浆膜及扁桃体有出血变化,心肌有灰白色坏死点,冠状脂肪出血,气管内有纤维素样粘液,卵巢有炎症。
4 实验室细菌诊断与鉴定
取发病症状不同的病死鸡的肝、脾等病料无菌接种伊红美蓝琼脂和SS平板培养基,37度培养24小时,结果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小菌落,SS平板培养基长出红色菌落。
挑出典型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的单个存在的革兰氏阴性、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大小为0.3-0.5微米及1.0-2.5微米、形态较一致的杆菌。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白痢病。取典型菌落用纸片法做药敏试验。
5 综合防治措施
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管理,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减少应激反应,保持禽舍通风良好,保证饲养密度适宜,要及时隔离发病鸡;并且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切实做好本场小环境的卫生控制和净化。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阿米卡星、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蒽诺沙星、环丙沙星(抑菌直径>20毫米)为治疗鸡白痢杆菌首选药物。在发病鸡群的饮水中加入1-2倍阿米卡星或氟苯尼考,对本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若将上述药物改为肌肉注射,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目前由于不同鸡场防治用药不同,以致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对药物敏感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应经常分离致病菌株做药敏试验,避免盲目使用低敏或无效药物进行防治,贻误时机。
通常中西医结合防治本病的效果确切,即选用高敏药物和成型中草药方剂联合用药。
种禽场应定期采用快速血平板凝集法进行全群检疫,开产前和产蛋高峰各进行1次检疫,300日龄左右再检1次。
换羽鸡严格检疫淘汰,建立无白痢杆菌的种群。
重视成年鸡白痢,在本病高发季节按时投药,可明显减少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在鸡群中蔓延。
种禽场种蛋的消毒净化,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商品鸡场严把进雏关,严禁带菌的雏和蛋进入生产区。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