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77|回复: 2

发酵床养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5 20: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安徽有不少厂家在推广发酵床,特别是福建"洛东"的,也有不少大猪场在尝试,但很少有做超过一年的.不知道这个技术现在是不是成熟?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胡文辉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25 21: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是利用我们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即采集本地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微生物母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锯木屑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和活性剂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填垫,再将仔猪放入猪舍。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达到零排放,生产有机猪肉,同时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原理是运用土壤里自然生长的、被称为土壤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生产者能够很容易地采集到土壤微生物,并进行培养、繁殖和广泛运用。但土壤微生物永远不会成为农业企业者的微生物,也不会被研究者、大学教授等分离、培养成为特殊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必须伴随农业生产实践的技术,是实践者的技术,也被称为是农民的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实际效果发酵床养猪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现代养猪遇到的难题,达到养猪无污染的目的。 1.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后,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土壤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不再需要对猪粪尿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养猪场,真正达到养猪零排放的目的。猪舍里不会臭气冲天和苍蝇滋生。 2.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肉品质 发酵床结合特殊猪舍,使猪舍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再加上运动量的增加,猪能够健康地生长发育,几乎没有猪病发生,也不再使用抗生、抗菌性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猪肉。 3.变废为宝、提高饲料利用率 在发酵制作有机垫料时,需按一定比例将锯木屑等加入,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发酵,这些配料部分转化为猪的饲料。同时,由于猪健康地生长发育,饲料的转化率提高,一般可以节省饲料20%~30%。 4.节工省本、提高效益 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有不需要用水冲猪舍、不需要每天清除猪粪;生猪体内无寄生虫、无需治病;采用自动给食、自动饮水技术等众多优势,达到了省工节本的目的。一个人可饲养500~1000头壮猪,100~200头母猪,可节水90%,每头猪节省水费6元,节约用工3元,节约驱虫药费1元左右,在规模养猪场应用这项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技术要点 1.土壤微生物的采集 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采集不同的菌种,采集到的原始菌种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2.活性剂的准备 活性剂包括天惠绿汁、氨基酸液等,主要用于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特别是在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时,可以用活性剂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以加快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活性剂是从植物生长点内提取出来、经发酵后形成的。 3.有机垫料的制作 将土壤微生物菌的原种、米糠、锯屑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数量的天惠绿汁和氨基酸液,使含水量达到60%,加入少量酒糟、谷壳熏炭、谷壳等发酵也很理想。经过2~4d发酵就可以制成供发酵床用的有机垫料。 4.猪舍的准备 猪舍也是发酵床养猪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座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北侧建自动给食糟,南侧建自动饮水器,从而达到猪舍无臭、无蝇的要求。 5.发酵床的准备 发酵床分地下式发酵床和地上式发酵床二种。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cm,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再将仔猪放入,猪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了。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经制成的有机垫料即可。 6.发酵床的日常管理 总体来讲与常规养猪的日常管理相似,但应注意:①猪的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一般每头猪占地1.2~1.5m2。②注意床面不能过于干燥,如过于干燥会导致猪的肺炎,可定期在床面喷洒活性剂。③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④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必要时需加活性剂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地进行。发酵床的缺陷是猪栏不能消毒,难防病。夏天难渡夏,太热。菌种难解决,太贵。目前还正在研制中,不适合推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9: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你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3 06: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