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是精细养猪的重要部分,但猪场里的细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全部细节都做到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做到细节中抓重点,重点中抓细节。从今天开始,我就与养猪的朋友们谈一下容易被忽略的重点中的细节。
主要内容有:玉米、温度、湿度、空舍准备、转群、消毒、防疫、预防、疾病诊断、治疗十个问题。
猪场细节管理--玉米质量
玉米是我们最常见的饲料原料,在养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猪场成本中,饲料成本占到80%左右;而饲料中,玉米占到重量的60%左右,成本的40%左右,是成本占有最多的项目;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项目。
一、玉米的重要性
生产上,因玉米质量引起的猪场损失太多了,下面的几个例子是本人经历过的,有成功也有失败。
先举两个失败的例子。一是在东北,因玉米水分过大,再加上其它原因,引起猪场保育阶段严重水肿病,造成保育猪四百多头的死亡;当时是春节刚过,但东北还是非常冷,我们按平时检查玉米的手段是用拳头在玉米袋上敲击,听到“哗哗”声音,就认为玉米是干的;但因天气冷,冻结后的玉米也是这个声音,后来把玉米在手里握着,时间稍长有潮湿的感觉,才知道玉米水分很大(可达25%左右);因玉米水分大,使饲料中能量不足,蛋白质成分偏高,出现能量蛋白比不平衡,过多的蛋白在转化过程中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是发生水肿病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例子是在河南,因玉米发霉造成猪场一百多窝母猪流产,育肥猪死淘八百头左右,损失相当严重。
成功的例子,是本人管理猪场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北京一猪场,当时猪场生产不理想,通过多方面了解情况采取措施,但效果仍不理想,最后考虑到饲料质量;当我们到饲料厂检查时,发现许多原料不合格,特别是玉米是发霉后经过处理的,从外表上看不严重,但实际上许多营养成分已经破坏。后来我们注重了饲料原料的把关,猪场情况得到明显好转,而且在第二年该场创造了每头母猪年提供二十一头出栏猪的优异成绩。
另一次是本人在河南一猪场管理猪场时,当时新到场发现猪场积存了六百多吨玉米,经检查多不合格,有部分有发霉迹象;后经过与老板的多次交流,终于说服老板,将原存玉米停用,花高价从河北涞源县购进优质玉米。该场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不到三千头基础母猪的猪场在半年时间全场存栏增加一万头;我认为改进玉米质量这一措施功不可没。
二、玉米质量的评定
玉米是分等级的,一般玉米分为三个等级,下表是不同级别玉米的各项指标:
表1:不同等级的玉米营养成分
饲料名称 | | 玉米 | 玉米 | 玉米 | 饲料描述 | | NY/T1级成熟,高蛋白质 | NY/T2级成熟 | NY/T3级成熟 | 中国饲料 | 编号 | 4-07-0278 | 4-07-0279 | 4-07-0280 | 干物质 | % | 86 | 86 | 86 | 粗蛋白质 | CP(%) | 9.4 | 8.7 | 7.8 | 粗脂肪 | EE(%) | 3.1 | 3.6 | 3.5 | 粗纤维 | CF(%) | 1.2 | 1.6 | 1.6 | 无氮浸出物 | NFE(%) | 71.1 | 70.7 | 71.8 | 粗灰分 | Ash(%) | 1.2 | 1.4 | 1.3 | 钙 | Ca(%) | 0.02 | 0.02 | 0.02 | 总磷 | TP(%) | 0.27 | 0.27 | 0.27 | 非植酸态磷 | (%) | 0.12 | 0.12 | 0.12 | 猪消化能 | DE(MJ/kg) | 14.39 | 14.27 | 14.18 |
我们对玉米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上,设计饲料配方时也不会考虑玉米质量问题,都是从以表上数据为准,但玉米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人用玉米与饲用玉米就有很大区别,下面两表是人用玉米标准和饲用玉米标准: 表2:玉米标准—人用
等级 | 容重g/L | 杂质% | 水分% | 不完善粒%(总量) | 不完善粒%其中生霉粒 | 色泽、气味 | 1 | ≥710 | ≤1.0 | ≤14.0 | ≤5.0 | ≤2.0 | 正常 | 2 | ≥685 | ≤1.0 | ≤14.0 | ≤5.0 | ≤2.0 | 正常 | 3 | ≥660 | ≤1.0 | ≤14.0 | ≤5.0 | ≤2.0 | 正常 |
表3:饲料用玉米标准
质量指标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粗蛋白质(%) | ≥9.0 | ≥8.0 | ≥7.0 | 粗纤维(%) | <1.5 | <2.0 | <2.5 | 粗灰分(%) | <2.3 | <2.6 | <3.0 |
在上面两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人用玉米标准中的许多指标在饲料用玉米中不显示;比如容重一项,我们曾发现一个猪场购进的玉米成熟度不足,质量很差,但经过饲料部门化验竟然合格;另外,饲料用玉米的杂质、霉粒等指标也不明确;这就是我们许多猪场为什么不重视玉米质量的原因了。
三、影响玉米质量的因素
玉米的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地、品种、生长期、储存过程、水分、杂质、新旧玉米、籽粒饱满度等。
1、玉米水分多一个点,能量蛋白比相差0.5%,能量赖氨酸比相差0.5%,也就相当于营养价值相差0.5%;对一个万头猪场来说,年用饲料量三百多万公斤,也就相差了一万五千公斤饲料,价值三万多元。玉米水分大的更大危害是容易发霉,一旦发霉,饲料就变成毒药。另外,要注意人为加水;这个现象在许多地方出现过,有些农户或玉米经销商,为了多卖钱,往往人为给玉米中加水;在采购人员看货时质量是不错的,但当采购人员走后,他们会把水加到玉米中,经过一定时间,玉米将水分吸收,当时并不能看出来;但到饲料厂后,如果存放就会出现发霉现象;有时经过机器加工时温度升高,当时使用没有问题,但存放则会出现发霉现象;所以应引起注意。
2、产地的影响:不同产地的玉米质量是不同的,这可能和各地无霜期不同,玉米的生长期不同有关;在正常年景,东北内蒙古玉米的容重最高,通辽和赤峰玉米的质量基本在二等以上,一等占到90%;吉林玉米70%以上为二等;黑龙江玉米质量一般,60%-70%能达到三等;辽宁玉米50%能达到二等,80%能够达到三等。华北山东和河北的玉米基本都在二等以上。本人认为,以下几个地区的玉米质量是最好的,如河北的承德、张家口、唐山,内蒙的赤峰、山西的大同等地;因为这些地区无霜期长,而且只产一茬,成熟度较高;秋收时天气干燥,不易出现发霉现象。
3、杂质的影响:杂质的影响不单是占用了玉米的有效成分,更大的影响是因杂质粒度小,往往填充在玉米粒中间,影响了正常的通风换气,使玉米更容易发霉。
4、新旧玉米的区别:不要认为新旧玉米成分是一样的,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新玉米收获后,但并不等于完全成熟,还有一个后熟化过程;新玉米中含有一种不易被消化的抗性淀粉,是不易被猪消化吸收的,所以营养价值要低于陈旧玉米。我们每年秋冬季发现育肥猪采食量大但生长速度并不快,而且脱肛较多,往往和新玉米有关系。另外也要注意,如果新玉米在未自然熟化时进行烘干,抗性淀粉不易被改变,也会出现消化利用率低的现象。所以在秋季,猪场储存部分陈旧玉米,在使用新玉米时进行过渡,对生产是必要的。
影响玉米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生产上严把质量关,注重每一个细节,就会消除各种不利影响。
可以大胆地说,如果一个猪场玉米质量没有问题,这个猪场的生产一定错不了。
视频地址
http://u.youku.com/user_video/id_UNjk4OTI3MDg=.html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