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分类上, 猪属于哺乳动物纲、偶蹄目(artiodactyls)、猪科(suidae)、猪亚科(Suinae)、猪属(Sus)。猪属中除家猪品种外,还包括着许多种野猪。般我们称猪多指家猪,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猪体肥,皮厚,长有稀而短的鬃毛。肢短,蹄有 4 趾,仅两趾有功能。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猪出生后 5~12 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 4 个月。猪的平均寿命为 20 年。野猪与家猪区别不大,只是家猪的獠牙不如野猪发达。野猪可活到 25 年以上。家猪分为 3 种基本类型:大骨架脂肪型、咸肉型和鲜肉型。
猪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要比人早得多。据对古生物化石研究, 距今大约4000万年起, 猪科动物在欧洲就有分布, 到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 猪属(Sus)动物在欧、亚、非大陆上有了相当广泛的分布。
根据对古代猪骨化石的研究, 以及历史的考证, 现代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ua)的祖先是生活在山林草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世界上野猪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本野猪2n=38。据其颅骨特点,可将野猪分为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的亚洲野猪和欧洲野猪。欧洲野猪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山脉;亚洲野猪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野猪的详细归类尚存分歧,一般来说,欧洲野猪是欧洲家猪的祖先,亚洲野猪是亚洲家猪的祖先,而现生野猪并非现代家猪的直接祖先,因为现生野猪与原古野猪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野猪种类虽多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因此,就物种层次而言,家猪的起源是单一的,即家猪是由野猪而来的,但在物种以下,其起源和驯化则是多元的。我国华北地区的家猪与华北野猪(分布于华北、四川、安徽等地)相识;而华南地区的家猪与华南野猪(分布于华南)相似。说明家猪的驯化不是起源于一个中心,而是由居住各地的古代居民各自进行着。西南亚、中国及东南欧是家猪起源较早的三个中心。 现代家猪的各个品种都是由这些野猪逐渐进化演变而来的。
野猪驯化为家猪,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考古发掘, 继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化狗、羊之后, 到了新石器时代前期(距今约8000到1万年前), 已经驯化了野猪。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贾尔木遗址中发掘的猪骨, 距今约有8500年, 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家猪中最原始的材料。 所以家猪的饲养史至少已有8500年。近年在河南淅川下王岗具有仰韶文化性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家猪化石,和野猪有明显区别,证明我国猪的饲养史远远超过了6000年。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游牧转向定居方式的开始, 使圈养成为可能。最初由于工具简单,人类狩猎野猪不仅捕获量少,而且大部分是死的,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工具的改进,如发明弓箭、网和陷阱等,狩猎技术逐步提高,捕获量大,一时吃不完,于是就将幼龄或受伤者留养起来。成功驯养狗的经验,启发人们去驯化别的动物。由于猪不会远离、产仔多、生长期短, 因而在定居时受到人们的重视, 促使猪的驯养比其他家畜更快发展。通过长期的探索,认识到野猪可以驯化并随时宰杀作为新鲜食品的来源,从此开始了野猪的驯化。
将野生动物变成家畜,一般要经过拘系圈禁、野生放养、放牧再到圈养几个阶段。根据李根蟠、卢勋所作的民族学研究,原始畜牧业起源的过程是:以狩猎为基础的拘系圈禁,以驯养为前提进行非栏圈式、有空间限制的野生放养,进一步发展到专人看护的放牧,最后则形成以充足饲料为基础的圈养(舍饲)。由于生活方式和饲养管理的改变,以及人工选择的参与,使野猪习性、体态结构及生理机能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下颌骨、头骨和泪骨变短,鼻部上移,颜面凹陷,面部加宽,后躯加长,体重增大,体幅变宽,胃肠发达,腹围增大,白天活动,夜间休息,犬齿退化,性情温顺等。在猪的进化史上曾有两个突出的飞跃时期,一个是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时代,中国育成了古代优良猪种,使家猪与野猪之间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另一个时期是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在那里人们利用几个古代优良猪种培育出体格大、生长快、臀腿丰满的现代肉用猪种。
在上古的时候,猪的文化意义根本就不含任何贬义,如“家”的含意是在房屋内养猪,表示猪与史前先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冢”字来表示猪与人死密切关联,它实在是葬猪的形象写照;就连当时的社会活动,也以与猪有关的事为中心,例如“事”甲骨文象双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相反,猪是衡量勇敢的尺码,野猪性情凶暴,善于搏击,基于这一特点,猪便含有“勇往直前”的意思,而人的素质,也以猪事为坐标来衡量,如“敢”字,有徒手捉猪以示勇敢之意,那么不能捉猪便为怯懦。
中国考古学家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农业已成为主要生活来源,出于对农业依赖性的增加,发生了对地母和农神的崇拜,这一时期出现了杀人祭祀地母的现象。目前较有把握的做早的人性实例是辽东喀左县东山嘴祭祀遗址,在石圈形台址附近发现陶塑女像(地母神或生殖神)和人骨架(献给地母的人牲),还有猪骨、鹿骨遗存。许多考古实物实际上暗示:肥胖多脂的猪在史前先民的意识中正是地母复活生命能力的化身或象征。在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的母系家庭里,猪还被尊奉为家神。猪神象征繁殖力、生存能力强盛;象征着生态平衡、原始的生态伦理价值,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共识。
鸦片战争之后,十多个国外猪种陆续引入中国,其中曾对中国猪种改良影响较大的有巴克夏猪、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克米洛夫猪、长白猪等。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较多地引进了杜洛克、汉普夏和皮特兰猪,用于经济杂交。于此同时,一些国际著名育种公司的专门化品系及配套系相继进入我国市场,如PIC、迪卡、达兰猪和斯格猪等。
约克夏猪又称大白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地区,1780—1830年开始品种改良,迄今已有220余年的培育历史。以当地猪种为母本,引入中国的广东猪种与莱塞斯特猪杂交育成优良的白色猪,1852年正式确定为新品种,称为约克夏。有大、中、小三型,目前最为普遍的是大约克夏猪,因其体型大,毛色全白,又名大白猪。因其既可用作父本,又可用作母本,且具有优良的种质特性,在全世界猪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欧洲被誉为“全能品种”。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因其体躯特长,毛色全白,故在中国通称为长白猪。长白猪的培育始于1887年,丹麦引进大约克夏与当地日德兰土种猪杂交,经长期不断的选育,育成了新型瘦肉型猪种,长白猪作为优秀的瘦肉型猪种,在世界分布很广。
杜洛克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其主要亲本是纽约州的杜洛克、新泽西州的泽西红、康涅狄克州的红毛巴克夏猪和佛蒙特州的Red Rock猪。1872年,这四类猪开始建立统一的品种标准,1883年成立统一的育种协会,开始统称它们的良种猪为杜洛克—泽西猪,后简称为杜洛克猪。早期杜洛克为皮薄、骨粗、体长、腿高、成熟迟的脂肪型品种,20世纪50年代后,向瘦肉型猪方向发展,并逐渐达到了目前的品种标准,成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布拉帮特地区的皮特兰村,一般认为是利用当地一种黑白斑土猪种与法国的贝叶猪杂交,再导入英国泰姆沃斯或巴克夏的血液选育而成。育成历史较短,1950年作为品种登记。
汉普夏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布奥尼地区,19世纪30年代,英国汉普夏州的不列颠黑背猪输入美国,以后经改良,皮肤变薄,曾称为薄皮猪,1904年统一名称为汉普夏猪,原属脂肪型品种,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向瘦肉型方向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地方猪种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肉质好的优良种质特性,改良其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育种专家利用中国地方猪种和国外引进猪种杂交育成了50余各培育猪种或新品系丰富了中国的猪种资源。从育成方式来看,培育猪种(系)的选育可以归纳为三种途径:一是利用原有血统不清的杂种群加以整理选育而成,如北京黑猪、新金猪和赣州白猪等;二是以原有杂种群为基础,再选用一个或两个国外引进猪种杂交,获得满意目标后,横交固定,自群繁育而成,如哈尔滨白猪、上海白猪和南昌白猪;三是按照事先拟定的育种计划和方案,有计划地选择亲本、杂交和自群繁育而成,如湖北白猪、三江白猪和苏太猪等。
传统的养猪模式是村民大多以庄稼秸杆和生产的粮食作饲料原料,采用房前屋后搭建猪舍或散养的方式,导致全村猪粪乱堆,污水横流,人畜共存,生存环境恶劣。而且随着养猪业的发展,集约化等大规模猪场的建立,养猪与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养猪业带来的污染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卫生。传统生态养殖模式如何向卫生安全型模式转变, 是新时期值得探讨的课题。 按照标准化生产, 规模化经营、 专业化协作的方向, 促进资源高效、 多级利用, 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 从源头防控, 实现污染零排放, 是治本良策。而着力开发建设现代生态农业, 着力种养业的的循环互补和高效利用。建立生态猪场,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根据猪场的自然资源,以猪粪尿为基础,以水资源为条件,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水生植物、增加食物链的新环节为核心,大力推广“猪—沼气—草—鱼”,“粮—猪—沼气—鱼”、 “猪—沼气—果—菜—鱼”等立体经营生态循环模式,即用“猪粪生产沼气, 沼肥种菜种草, 鲜菜鲜草喂猪养鱼”的生产格局,综合发展养殖业,做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多级利用,实现功能系统的完全代谢过程。(见图)
在动物分类上, 猪属于哺乳动物纲、偶蹄目(artiodactyls)、猪科(suidae)、猪亚科(Suinae)、猪属(Sus)。猪属中除家猪品种外,还包括着许多种野猪。般我们称猪多指家猪,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猪体肥,皮厚,长有稀而短的鬃毛。肢短,蹄有 4 趾,仅两趾有功能。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猪出生后 5~12 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 4 个月。猪的平均寿命为 20 年。野猪与家猪区别不大,只是家猪的獠牙不如野猪发达。野猪可活到 25 年以上。家猪分为 3 种基本类型:大骨架脂肪型、咸肉型和鲜肉型。
猪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要比人早得多。据对古生物化石研究, 距今大约4000万年起, 猪科动物在欧洲就有分布, 到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 猪属(Sus)动物在欧、亚、非大陆上有了相当广泛的分布。
根据对古代猪骨化石的研究, 以及历史的考证, 现代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ua)的祖先是生活在山林草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世界上野猪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本野猪2n=38。据其颅骨特点,可将野猪分为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的亚洲野猪和欧洲野猪。欧洲野猪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山脉;亚洲野猪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野猪的详细归类尚存分歧,一般来说,欧洲野猪是欧洲家猪的祖先,亚洲野猪是亚洲家猪的祖先,而现生野猪并非现代家猪的直接祖先,因为现生野猪与原古野猪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野猪种类虽多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因此,就物种层次而言,家猪的起源是单一的,即家猪是由野猪而来的,但在物种以下,其起源和驯化则是多元的。我国华北地区的家猪与华北野猪(分布于华北、四川、安徽等地)相识;而华南地区的家猪与华南野猪(分布于华南)相似。说明家猪的驯化不是起源于一个中心,而是由居住各地的古代居民各自进行着。西南亚、中国及东南欧是家猪起源较早的三个中心。 现代家猪的各个品种都是由这些野猪逐渐进化演变而来的。
野猪驯化为家猪,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考古发掘, 继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化狗、羊之后, 到了新石器时代前期(距今约8000到1万年前), 已经驯化了野猪。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贾尔木遗址中发掘的猪骨, 距今约有8500年, 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家猪中最原始的材料。 所以家猪的饲养史至少已有8500年。近年在河南淅川下王岗具有仰韶文化性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家猪化石,和野猪有明显区别,证明我国猪的饲养史远远超过了6000年。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游牧转向定居方式的开始, 使圈养成为可能。最初由于工具简单,人类狩猎野猪不仅捕获量少,而且大部分是死的,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工具的改进,如发明弓箭、网和陷阱等,狩猎技术逐步提高,捕获量大,一时吃不完,于是就将幼龄或受伤者留养起来。成功驯养狗的经验,启发人们去驯化别的动物。由于猪不会远离、产仔多、生长期短, 因而在定居时受到人们的重视, 促使猪的驯养比其他家畜更快发展。通过长期的探索,认识到野猪可以驯化并随时宰杀作为新鲜食品的来源,从此开始了野猪的驯化。
将野生动物变成家畜,一般要经过拘系圈禁、野生放养、放牧再到圈养几个阶段。根据李根蟠、卢勋所作的民族学研究,原始畜牧业起源的过程是:以狩猎为基础的拘系圈禁,以驯养为前提进行非栏圈式、有空间限制的野生放养,进一步发展到专人看护的放牧,最后则形成以充足饲料为基础的圈养(舍饲)。由于生活方式和饲养管理的改变,以及人工选择的参与,使野猪习性、体态结构及生理机能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下颌骨、头骨和泪骨变短,鼻部上移,颜面凹陷,面部加宽,后躯加长,体重增大,体幅变宽,胃肠发达,腹围增大,白天活动,夜间休息,犬齿退化,性情温顺等。在猪的进化史上曾有两个突出的飞跃时期,一个是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时代,中国育成了古代优良猪种,使家猪与野猪之间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另一个时期是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在那里人们利用几个古代优良猪种培育出体格大、生长快、臀腿丰满的现代肉用猪种。
在上古的时候,猪的文化意义根本就不含任何贬义,如“家”的含意是在房屋内养猪,表示猪与史前先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冢”字来表示猪与人死密切关联,它实在是葬猪的形象写照;就连当时的社会活动,也以与猪有关的事为中心,例如“事”甲骨文象双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相反,猪是衡量勇敢的尺码,野猪性情凶暴,善于搏击,基于这一特点,猪便含有“勇往直前”的意思,而人的素质,也以猪事为坐标来衡量,如“敢”字,有徒手捉猪以示勇敢之意,那么不能捉猪便为怯懦。
中国考古学家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农业已成为主要生活来源,出于对农业依赖性的增加,发生了对地母和农神的崇拜,这一时期出现了杀人祭祀地母的现象。目前较有把握的做早的人性实例是辽东喀左县东山嘴祭祀遗址,在石圈形台址附近发现陶塑女像(地母神或生殖神)和人骨架(献给地母的人牲),还有猪骨、鹿骨遗存。许多考古实物实际上暗示:肥胖多脂的猪在史前先民的意识中正是地母复活生命能力的化身或象征。在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的母系家庭里,猪还被尊奉为家神。猪神象征繁殖力、生存能力强盛;象征着生态平衡、原始的生态伦理价值,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共识。
鸦片战争之后,十多个国外猪种陆续引入中国,其中曾对中国猪种改良影响较大的有巴克夏猪、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克米洛夫猪、长白猪等。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较多地引进了杜洛克、汉普夏和皮特兰猪,用于经济杂交。于此同时,一些国际著名育种公司的专门化品系及配套系相继进入我国市场,如PIC、迪卡、达兰猪和斯格猪等。
约克夏猪又称大白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地区,1780—1830年开始品种改良,迄今已有220余年的培育历史。以当地猪种为母本,引入中国的广东猪种与莱塞斯特猪杂交育成优良的白色猪,1852年正式确定为新品种,称为约克夏。有大、中、小三型,目前最为普遍的是大约克夏猪,因其体型大,毛色全白,又名大白猪。因其既可用作父本,又可用作母本,且具有优良的种质特性,在全世界猪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欧洲被誉为“全能品种”。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因其体躯特长,毛色全白,故在中国通称为长白猪。长白猪的培育始于1887年,丹麦引进大约克夏与当地日德兰土种猪杂交,经长期不断的选育,育成了新型瘦肉型猪种,长白猪作为优秀的瘦肉型猪种,在世界分布很广。
杜洛克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其主要亲本是纽约州的杜洛克、新泽西州的泽西红、康涅狄克州的红毛巴克夏猪和佛蒙特州的Red Rock猪。1872年,这四类猪开始建立统一的品种标准,1883年成立统一的育种协会,开始统称它们的良种猪为杜洛克—泽西猪,后简称为杜洛克猪。早期杜洛克为皮薄、骨粗、体长、腿高、成熟迟的脂肪型品种,20世纪50年代后,向瘦肉型猪方向发展,并逐渐达到了目前的品种标准,成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布拉帮特地区的皮特兰村,一般认为是利用当地一种黑白斑土猪种与法国的贝叶猪杂交,再导入英国泰姆沃斯或巴克夏的血液选育而成。育成历史较短,1950年作为品种登记。
汉普夏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布奥尼地区,19世纪30年代,英国汉普夏州的不列颠黑背猪输入美国,以后经改良,皮肤变薄,曾称为薄皮猪,1904年统一名称为汉普夏猪,原属脂肪型品种,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向瘦肉型方向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地方猪种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肉质好的优良种质特性,改良其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育种专家利用中国地方猪种和国外引进猪种杂交育成了50余各培育猪种或新品系丰富了中国的猪种资源。从育成方式来看,培育猪种(系)的选育可以归纳为三种途径:一是利用原有血统不清的杂种群加以整理选育而成,如北京黑猪、新金猪和赣州白猪等;二是以原有杂种群为基础,再选用一个或两个国外引进猪种杂交,获得满意目标后,横交固定,自群繁育而成,如哈尔滨白猪、上海白猪和南昌白猪;三是按照事先拟定的育种计划和方案,有计划地选择亲本、杂交和自群繁育而成,如湖北白猪、三江白猪和苏太猪等。
传统的养猪模式是村民大多以庄稼秸杆和生产的粮食作饲料原料,采用房前屋后搭建猪舍或散养的方式,导致全村猪粪乱堆,污水横流,人畜共存,生存环境恶劣。而且随着养猪业的发展,集约化等大规模猪场的建立,养猪与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养猪业带来的污染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卫生。传统生态养殖模式如何向卫生安全型模式转变, 是新时期值得探讨的课题。 按照标准化生产, 规模化经营、 专业化协作的方向, 促进资源高效、 多级利用, 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 从源头防控, 实现污染零排放, 是治本良策。而着力开发建设现代生态农业, 着力种养业的的循环互补和高效利用。建立生态猪场,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根据猪场的自然资源,以猪粪尿为基础,以水资源为条件,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水生植物、增加食物链的新环节为核心,大力推广“猪—沼气—草—鱼”,“粮—猪—沼气—鱼”、 “猪—沼气—果—菜—鱼”等立体经营生态循环模式,即用“猪粪生产沼气, 沼肥种菜种草, 鲜菜鲜草喂猪养鱼”的生产格局,综合发展养殖业,做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多级利用,实现功能系统的完全代谢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