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24|回复: 3

我国养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1 09: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我国养鸡业的现状

  1.禽病种类迅速增多,粗略统计我国禽病已超过80种,其中传染病约占80%左右。

  近些年来我国禽病发生逐渐增多,尤其是新病、杂病混发、继发感染增多。如,鸡场按免疫程序进行了新城疫疫苗免疫,但是还是不断有该病的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免疫抑制的发生增多,破坏了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造成鸡病多发的现状。

  免疫抑制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药物使用不当、饲喂发霉的饲料,以及传染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等也会引起免疫抑制。

  另外,免疫不合理也是造成疾病多发的原因之一。有些非法企业为了谋取利润,往往让养殖户使用不该使用的疫苗或者劣质疫苗,从而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也有的养殖户过分依赖疫苗,比如养殖集中地区产蛋鸡的新城疫疫苗往往间隔一个月就进行一次免疫接种,以致引起了免疫麻痹,造成疾病发生较多。

  2.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类禽病带来的死亡率高达20%~25%,损失近百亿人民币。每只种鸡的药费开支就达5元以上,商品蛋鸡亦超过3元;每只肉鸡药费开支在2元左右。

  美国各类禽病的死亡率只有3%~4%,我国每只鸡平均疫苗和药物费用为美国的10倍。在我国,有的养殖场鸡群发病后不到正规的兽医站进行诊疗,而是有病乱投医,有的兽药经销商则抓住了养殖户的心理,为了谋取利润,对发病鸡群大剂量、盲目用药,有的蛋鸡场,一千只鸡药费竟然高达3000元,如此高的药费,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很多养殖户,鸡群一旦发病就想着怎么用药,其实很多疾病都是和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的,比如鸡的啄癖除了跟鸡的品种、营养等因素有关外,饲养管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时应该分析发病原因,如果是饲养管理造成的,即使用多少药物,用多好的药物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并且加强饲养管理也会加快疾病的恢复时间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疾病的危害越来越大

  目前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如2008年农历正月初二一直到阳历的4、5月份,由于疾病以及饲养成本的原因,使蛋鸡的淘汰量明显增加,对养殖从业者的压力明显加大,有的养殖户甚至将产蛋高峰期的鸡和育成期的鸡进行淘汰,从而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

  (二)观念存在误区

      “思路决定出路”,所以说有一个好的饲养观念很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养殖场尤其是小养殖场和散养户,往往按经验办事,所以出现了很多管理误区。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重治疗,轻预防——无病乱投药,有病滥投药    防重于治的观念虽然已经提出来很多年,但是目前很多用户依然没有预防意识,鸡群发病后却很舍得花钱治疗,但是鸡群一旦发病即造成生产性能的下降,且不说药费,单是这一项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另外,很多用户用投服抗生素的方法进行疾病预防,尤其是肉鸡市场更明显,有的用户甚至出现一旦停药就担心发病,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耐药性和经济成本的增加,而且鸡群一旦发病投什么药都没有明显效果,所以就出现了有病滥投药的现象。

  其实使用药物只是预防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周围环境、消毒、免疫以及饲养管理方面进行预防,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增加养殖效益。

  重免疫,轻管理——环境、营养、消毒   目前由于疾病发生越来越严重,所以很多鸡场都非常注重鸡群的免疫接种,但却忽略了饲养管理。但是再好的疫苗也没有100%的保护率,所以除了做好疫苗之外还应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而做好饲养管理也是保证疫苗发挥正常功效的保证,因为鸡群在饲养环境恶劣或者应激的环境下会使疫苗免疫效果降低,甚至造成免疫失败;在营养不平衡或者营养不良的状态下鸡群产生免疫力的能力也较差。

  所以说,重视疫苗免疫无可厚非,但是做好管理工作也同样重要。

   重价格,轻质量——兽药、疫苗、雏鸡、饲料   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和散养户往往只注重表面价格,而忽略了产品(兽药、疫苗、雏鸡、饲料)质量。如,在1995年是产蛋鸡的黄金时期,那个时期养1000只蛋鸡可以有4万元的利润,但是在这样的黄金时期有的养殖场却赔的血本无归,为什么,因为他们贪图便宜购买的雏鸡发生了马立克氏病,不得不将鸡全部淘汰。

  一些种鸡场和大型的蛋鸡场则比较注重产品的质量。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将逐渐走向规模养殖,小养殖场则会自然淘汰,所以以后兽药企业的发展,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是立足市场的根本,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在产品上入手,保证产品质量。其实用户并不怕花钱,他们怕的是花了钱却没有治疗效果。

  另外,人们往往只注重产蛋鸡的营养,而蛋鸡不同的生长时期对营养的要求不同,所以应根据不同的时期而侧重于不同的能量添加,如育成期是骨骼的生产期,所以此时应该注意微量元素的添加,尤其是钙磷比例。

  产蛋期的鸡可以直接带给人们经济利益,因此人们往往注重产蛋期鸡的管理和营养添加而忽视育成期和雏鸡,但是雏鸡和育成阶段是产蛋的基础,所以应根据不同的时期提供不同的营养,从而确保产蛋鸡的产蛋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三)发病特点出现变化

  发病特点呈现养殖区域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有些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血清型复杂;免疫压力增大,表现为非典型发病的发生及母源抗体干扰,如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不断增多;生物制品污染严重,急需非SPF鸡胚生产的疫苗、卵黄抗体;种源——蛋传疾病发生增多,所以应加强种鸡管理和种蛋净化工作,加强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小农民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0-13 22: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08-10-15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养殖观念的问题最严重。
但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太难了。
只能是适者生存了,没办法,现实是最好的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6: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人论坛资料上传地址:
http://www.xumuren.com/plugin.php?identifier=download&module=download&acti=softad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15: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