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iedahai

有关蛋鸡饲料与蛋鸡养殖的几个讨论主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4 22: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老师您看了我的配方。配方是这样的,我们这价格卖不上去,代谢能只能做这么高,想请老师指出不足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23: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3楼 angfasiliao 的帖子

是这样啊,那还有什么原料,如菜粕。现在的产品有什么反应?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对该板块的关注与支持! 蛋鸡养殖是所有养殖行业中风险最大、利润又最低的行业,为了帮助蛋鸡养殖户朋友解惑和提高养殖效益,希望大家特别是蛋鸡养殖一线的朋友或与蛋鸡养殖一线接触比较多的朋友,谈一谈影响蛋鸡养殖效益的一些因素或困惑,最好能够提供一些案例,以便大家交流讨论,共同出招。
发表于 2008-10-25 06: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edahai 于 2008-10-24 19:34 发表 0.1%的硫酸钠倒不一定拉稀,不过也不好说,还要看盐的水平,现场察看一下就知道了。其实没有必要添加那么多硫酸钠,为了补充硫,添加0.05%应该差不多了,因为饲料中还另外含有硫。

谢老师我们加硫酸钠的目的是保持离子平衡,还有就是单胃动物能利用无机态的硫吗?比如硫酸钠的硫?

发表于 2008-10-25 07: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谢老师个问题

180天8000只蛋鸡,现在个别发现肿头,产蛋量没有影响,呼吸道轻微.今晨死亡8只

.请问谢老师这能是什么病,怎么治疗效果好?

点评

空气质量差,支原体感染,  发表于 2013-5-5 21: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9: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鸡传染性鼻炎。 目前正值冬季,是鸡传染性鼻炎的高发季节。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为鸡副嗜血杆菌,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鸡的鼻窦发炎,打喷嚏,流涕流泪和颜面肿胀,发病鸡 摆头甩鼻,产蛋鸡群出现产蛋下降。本病在秋末冬季多发。 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晚秋和冬季当气候突变,寒冷潮湿的情况下多发。主要侵害产蛋鸡和肉用种鸡,青年鸡也有发生。呈发病率高,传播快,无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时死亡率低,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经有效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病鸡和隐性感染鸡通过呼吸道飞沫排出病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空气等,使易感鸡通过呼吸道感染。鸡只拥挤、通风不良、各种不良因素的应激,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因。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初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流涕、流泪、眼眶积聚泪泡、打喷嚏、甩头,随后鼻窦部逐渐肿胀,眼垢粘着眼睑,有的鸡只造成一时性失明,产蛋鸡为受害的主要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蛋下降,病程2周左右。 主要病变在鼻腔为急性卡他性炎症,眼下窦有灰白色粘液,粘膜发红、水肿、喉头气管充血并有粘液,严重者有干酪样物,眼结膜充血水肿,眼窝内有干酪样物填充。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和特征性症状,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本病可通过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培养鉴定。鉴别诊断应与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相区别。 防治: ①免疫接种:在本病流行地区,可用传支二价(AC型)灭活苗对45日龄和产蛋前的鸡各接种一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②采用药物防治:传染性鼻炎常用药物有:左旋氧氟沙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氟苯尼考、增效磺胺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产蛋鸡最好选择红霉素、泰乐菌素和左旋氧氟沙星,以减少对产蛋鸡的不利影响。 ③个别眼部、眼睑肿胀严重的鸡只,可单独挑出,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法。可使用头孢曲松纳或链霉素。大群鸡只采用饮水或拌料的方法给药,同时适当加喂多种维生素。 ④本病的发生与一些因为鸡群应激的不良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鸡舍环境和带鸡消毒工作。防止鸡群拥挤和密度过大,加强鸡舍通风换气,并注意冬季保暖工作,鸡群一旦感染本病,除抓紧药物治疗外,可紧急接种传染性鼻炎灭活菌。 ⑤饲喂优质饲料,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预防本病有较好作用。

点评

产蛋量没有影响,你判断错误  发表于 2013-5-5 21:5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9: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7楼 bluefeng2005 的帖子

特别要注意,该病很容易诱发感冒或流感(因为呼吸系统有炎症,抵抗力降低),我以前的客户就发生过。建议在治疗的同时,做好环境消毒和体内肠道的消毒工作,肠道消毒可采用聚维酮碘(即络合碘),20%含量按1:1500饮水,连用2天。
发表于 2008-10-25 09: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看了一下这个帖,很有借鉴与启发。一是预混料定位,从预混料生产企业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因此一般推荐大料配方豆粕在25左右,生产效果也不错;从蛋鸡生产者希望养殖成本越低越好,那么最直观的是饲料原料包括预混料的价格要便宜,而投入的回报是以后的事。所以目前低价位预混料市场较大。二是预混料配方,存在提高优化与经典的矛盾,新型添加剂的不确定性,导致使用者不敢轻易应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9: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6楼 any_wyb 的帖子

体内代谢也需要硫酸根离子,适当添加硫酸钠(0.04-0.05%)可同时补充钠和硫酸根离子,减少盐的添加量——也就是控制氯离子的水平,有利于体内电解质平衡(硫酸根离子参与体内代谢后就减少了阴离子的数量)。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0: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0楼 吉斯羽 的帖子

高蛋白饲料也是我国饲料和养殖行业的一大误区,这在使用猪预混料的情形更为突出,造成蛋白原料的浪费,更加剧了蛋白饲料资源紧缺的矛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5 12:2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