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据报道,全球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纤维素高倒1000亿吨以上,但能被利用的极少。当前,饲料原料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如何提高饲料原料的消化利用率,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成功开发这一潜在饲料资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纤维素酶的营养作用:
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在于:1、可打破植物细胞壁,使胞内原生质暴露出来,由内源酶进一步降解,所以除了细胞壁被降解功能外,还提高了胞内物质的消化率,从而提高了饲料的有效能值。2、可补充草食动物内源酶的不足。草食动物胃中虽有一定量的微生物,可以分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但纤维素酶分泌量有限,而添加纤维素酶制剂可显著提高草食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另外,对但胃动物而言,纤维素酶可改善消化道环境,使酸度增加,以激活胃蛋白酶。消化酶不足可能与酶产量低、各种应激(如断奶、接种疫苗和环境应激有关),外源酶可以补充幼龄动物消化酶的不足。3、消除抗营养因子。果胶、半纤维素、葡聚糖和戊聚糖部分溶解在水中产生黏性,增加了动物胃肠内容物的黏度,对内源酶而言是一个物理障碍,导致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降低,同时粘稠的消化道内容物容易引起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增加胃肠疾病的发生率。而添加纤维素酶可降低粘稠度,促进内源酶的扩散,增强养分的消化吸收,增大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性,有效降低有害微生物附着滋生的可能性。提高畜禽体增重、降低料肉比。由固态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制剂本身就含有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在这种多酶符合体系中一种酶的产物可以成为另一种酶的底物,从而使消化道内的消化作用得以顺利进行。也就是说纤维素酶除直接降解纤维素,促进其分解为易被动物所消化吸收的低分子化合物外,还和其他酶共同作用提高畜禽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和消化。5、纤维素酶还具有维持小肠绒毛完整、调节肠道内有益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功能。
二、纤维素酶的应用:
1、 纤维素酶在养牛业中应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牛饲料中无论以何种形式添加纤维素酶均可起到改善生产性能的作用,这是对传统的反刍动物营养理论的一种突破。通过实验证明在奶牛饲料中添加0.05~0.1%纤维素酶对其产奶、产肉等个方面有显著影响。
2、 纤维素酶在养羊业中的应用:
Antunovic等在研究中指出添加纤维素酶为住的复合酶要比对照组的混合料转化率高出1.8%,干草转化率高出5.6%,日增重高出8.83%,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屠宰指数。
3、 纤维素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纤维素酶能降低猪饲料成本减少饲料浪费。它和蛋白酶组成的酶制剂应用于仔猪时,能提高仔猪日增重降低仔猪死亡率,且能使蛋白酶效率提高3%。
4、 纤维素酶在养禽业中的应用:
大量的实验报道说明由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在肉鸡、蛋鸡、樱桃谷肉鸭等禽类养殖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产量,降低料肉比的效果。
5、 纤维素酶在养兔业中的应用:
高振华在兔基础日粮中添加0.75%和1.5%的纤维素酶后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小注提高日增重分别为16.88%和20.53%,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下降13.60%和19.41%,并且添加纤维素酶后干物质、粗纤维、组蛋白、粗脂肪的消化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还发现,添加纤维素酶能提高兔胃酸活力与胃蛋白酶活性,这也是纤维素酶能提高粗蛋白质消化率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我国目前每年实际消耗的配合饲料超过2亿吨,如果都按1‰添加量加入全价料中将需要酶制剂2万吨,而我国饲用酶制剂的生产能力不到1万吨,且存在着质量差和稳定性都很落后的缺陷。由于目前的畜牧业生产中还出现了能量饲料的短缺局面,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高纤维饲料资源具有十分客观的潜在价值。总之,纤维素酶以及其他饲用酶必将在未来的畜牧业发展中发挥出其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和作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