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90|回复: 5

猪浑身起疙瘩,痒,不影响采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6 16: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广东阳江这边很多这个情况,就是起很多疙瘩,而且很痒,不影响采食什么的,请老师帮解答下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水依依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有皮肤反应的病有猪瘟,蓝耳,圆环,附红细胞体,请老师帮说下他们的区别好吗,半路出家,请老师不吝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20: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人理的吗,
发表于 2008-9-16 21: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介绍再详细一点就好了,最好有照片
发表于 2008-9-16 2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病毒型水泡病,一般10-15天自愈。  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蹄冠、蹄叉以及偶见唇、舌、鼻镜和乳头等部位皮肤或黏膜上发生水泡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1 病原学   猪水泡病病毒属微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本病毒须冷藏和冷冻保存。56℃1小时可灭活,在pH2.5~12.0内稳定;对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有机物存在下,可被1%氢氧化钠加去污剂灭活。在无有机物存在下,可用氧化剂、碘伏、酸等消毒剂加去污剂消毒。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腌、熏加工不能使其灭活。火腿中可存活180天,在香肠和加工的肠衣中可分别存活1年和2年以上。 2 流行病学   猪是惟一的自然宿主,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感染。   传染源为病猪、康复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病畜的水泡皮、水泡液、粪便、血液以及肠道、毒血症期所有组织含有大量病毒。感染猪的肉屑及泔水;污染的圈舍、车辆、工具、饲料及运动场地均是危险的传染源。   本病病毒易通过宿主黏膜(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和损伤的皮肤感染,孕猪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散养发病率低,集中圈养发病率高;一般不引起死亡。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7天;有的可延至更长,《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8天。   根据病毒株、感染途径、感染量及饲养条件的不同,本病可表现为亚临床型、温和型和严重水泡型。   临床症状易与口蹄疫混淆。发病初期,猪群中有些猪突然跛行(在硬质地面上表现明显),关节痛疼,不愿站立、采食,尤以小猪感染最为严重。   病猪体温升高2~4℃,水泡破溃后即降至正常体温。蹄冠、蹄叉、鼻盘出现水泡,口腔、舌及乳头上皮很少有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糜烂,蹄壳松动或脱落;通常发病后1周内恢复,最长不超过3周;某些毒株不引起症状或仅引起较缓和的症状。 4 病理变化   病猪除口腔、鼻端和蹄部有水泡及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灶外,内脏无明显变化。 5 诊断 5.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替代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验。   病原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补体结合试验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猪源细胞培养)。   血清试验: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虽然猪水泡病病毒比较稳定,但采样时也应和口蹄疫病毒样品一样,置于pH7.2~7.4运输保存液中送检。   用于病毒分离应采集水泡液、水泡皮(至少1克置pH7.2~7.4 50%甘油PBS中)、抗凝全血样品(在发热期采集)和粪样。用于血清试验应采集发病猪及同群猪的血清样品(1~2毫升)。 5.3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和猪水泡疹鉴别。
发表于 2008-9-19 15: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说得具体点吗?最好提供实体照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2 12: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