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1|回复: 1

规模猪场当前兽医工作的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8 17: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养猪业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的养猪生产向着规模化养猪业发展。规模养猪生产己占全市养猪出栏数的80%以上,这一转变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搞好猪场的疫病防制是一个新课题。
     2002年疾病的流行是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和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新近发生的传染病,危害就更大。为了开创规模猪场兽医工作的新局面,必须用现代的、科学的、新的兽医防疫技术取代固有的、传统的、陈旧的防治模式和经验。现提出当前规模猪场兽医防疫工作的思路,共同行参考。
    1. 健化猪群,加强监测
   大家知道, 养猪不可能不发病, 也没有一个兽医可将所有的猪病都治愈。有的病猪即使治愈了, 花费的代价很高, 是劳民伤财的;有的烈性传染病,越治疗发病就越多,是得不偿失的。由于传统兽医重治轻防,往往把猪场办成病猪的疗养院、福利院。以至许多规模猪场旧病未除,新病又来,疫情不断,既花费了资金,又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降低了猪场的经济效益。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五不,三加强”原则,即:无法治愈的病猪不治;治疗花费高的病猪不治;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不治;病因不明且是新发病的病猪不治;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病猪不治;加强以标准规范饲养生猪;加强防疫检疫措施;加强监测诊断设施。
当然,这一原则并不是所有经营者都能接受的。但是,猪场执行这一原则后,带来了众多好处。猪群的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提高了;危害大的传染病被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降低了;经济效益显著了;对社会贡献大了。
    猪场执行这一原则后,对经营者要求更高了,兽医的责任更大了。经营者必须加大对防疫、检疫、监测、诊断设施的投入,必须按规范标准饲养生猪,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兽医的工作就更具体了,必须深入猪舍开展防疫检疫,对场内每栋猪舍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一旦发现病猪就能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果断地决定处理方法,规模猪场的兽医必须认认真真地工作,不得丝毫的马虎,不能忽视任何疑点,倘若防检与诊断水平不高、处理不果断,等到疾病大批感染后才恍然大悟,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
      2. 科学免疫,规范操作
  这几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传染病的种类越来越多, 而疫苗的品种也不少。一头猪从小到大不时要打防疫针,一个规模猪场一年到头不断地进行免疫接种,使人们纳闷的是规模猪场传染病不但不能控制和消灭,而且还有扩散和发展的可能。剖析其原因主要是:一是一些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旦有新的传染病,就研制疫苗,未经完善的中试程序和科学的验证,在安全性还不明了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大面积推广,疫情不仅没有控制,反而造成扩散。二是一些规模猪场经营者错误地认为,猪一旦免疫接种就进入保险箱,其实不然,就免疫理论而言和目前疫苗实际都无法做到:①任何一种疫苗由于种种原因都不可能获得100%保护;②影响猪体产生免疫力的因素很多,如体质、环节的应激、某些传染病(伪狂犬病、蓝耳病、隐性猪瘟、园环病毒感染)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下降;③疫苗在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而影响免疫效果。三是免疫程序合理性和免疫操作规范与免疫效果具有关连性,这是规模猪场兽医必须掌握和注意的重要环节。①目前尚未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免疫程序,每个猪场都应根据本猪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免疫计划如免疫时间、次数、疫苗种类、品牌、用法、用量、接种日龄等。②为了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应当对某些重点疫病进行免疫检测,根据免疫检测情况合理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③要有规范的免疫操作规程,按规范化的要求,接种前要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接种器械要严格消毒,接种的疫苗要合乎质量要求(如在有效期内、贮藏合乎要求、没有裂痕、不失真空等),接种剂量准确,不漏种、不少种。④免疫接种必须由兽医技术人员操作,饲养员协助,要有完整的免疫记录,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批号、剂量、有效期生产单位。
     3、强化消毒  讲究实效
消毒工作是猪场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不可缺少,要正确认识消毒的作用:①消毒只杀灭滞留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对病猪没有治疗作用,消毒药物有时效性,不能一劳永逸。②消毒是起预防作用,如猪舍门口进出消毒、空猪舍消毒、带猪消毒等,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生猪,不可疏忽,若是一次疏忽,可能造成前功尽弃;③当发现传染病时,要清除传染源后再进行消毒才能奏效,否则是徒劳的。
     消毒要注意方法,提高消毒效果,如果方法不对,其效果就要打折扣,因为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到有机物、酸碱度、温度、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要建立日常消毒制度。既消毒周期安排、消毒药品选择、消毒剂浓度、消毒方法、消毒次数。①进出生产区门口的车辆、用具要用消毒剂喷洒或浸泡消毒,人员要淋浴、更衣、换鞋,经紫外线消毒后方可进出生产区;②猪舍周围环境消毒平常每周一次,疫病易发季节每周两次,消毒要不留死角;③空栏时的猪舍消毒要全面、彻底;④出现病死猪时要局部带猪消毒;⑤发生传染病时要进行全场隔离消毒;⑥消毒药物选择要合理,要选择多种消毒剂,不同消毒对象选用不同消毒剂,要根据不同消毒成份进行交替使用;⑦保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如门口消毒池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⑧要加强防鼠灭鼠灭蚊蝇工作,减少老鼠传播疾病的机会。⑨猪场污水要经过无害消毒处理后排放,避免造成二次感染。
    要严格执行消毒程序,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一般消毒程序有清扫、冲洗、消毒剂消毒、高压水枪冲洗、火焰喷枪喷射消毒、消毒剂消毒(福尔马林熏蒸)、冲洗、通风干燥。
     4、定期驱虫  提高效益
   养猪多数都有寄生虫病,尽管条件很好的猪舍、猪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寄生虫病。猪患上寄生虫病后,毛长长,皮厚厚,毫无光泽,两头尖,中间大;重者使猪死亡,寄生虫病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美国一份调查资料:体内寄生虫病,每年给养猪业造成2.5亿美元的损失,有计划的进行全面驱虫,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4-6美元的收益,可惜,我们对这种得失认识不足。因此,定期驱虫是规模养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驱虫药的种类很多,建议用广谱的驱虫药:如盐酸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拜美康等。不管用哪种药物驱虫,投药后三天内猪粪要及时清除,并消毒地面以杀死驱出来的寄生虫,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5、标准饲养  全程保健
   猪场兽医工作要在以往不放松生猪防治工作的同时,转向抓好生猪的标准饲养和保健工作。首先要创造适合于生猪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既猪舍的周围环境要有利于防疫、远离化工厂、垃圾处理场,与居民区、交通干道保持500米以上距离,猪舍的朝向、高度、温度、湿度、空气、舍内卫生、饮水卫生、饲养密度,要使猪在猪舍内感觉舒适。二是要保证供给生猪各生长阶段不同的营养需要,保证营养均衡。三是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要求,制定饲养标准,严格按标准工艺饲养,提高养殖水平。四是要根据不同季节及周边生猪健康状况选择药物定期预防猪病。五是要加强生猪生长状况的记录,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适时调整保健措施。
    6、科学管理  与时俱进
   生产经营者在猪场的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多给员工一些理解和关怀,猪是要人来养的,首先要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才能把猪养好。生产经营者必须认识到: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的疾病也不断出现,仅凭固有的知识和传统的经验,是不能满足现代养猪的要求。因此要给猪场兽医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再学习和知识更新的机会,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
猪场的科学管理就是一切操作要规范化,避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多变性。对猪场的工作人员要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生产指标,制定出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工作守则,做到奖罚分明,使场内一切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各个环节。生产经营者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有限的资金去做更多的事。还必须有足够的分析市场能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使生产和销售相结合,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缘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9-8 21: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整个行业的业务技能是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愿能把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落实到平日的工作中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2 09: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