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雪花

请教真菌性植酸酶和细菌性植酸酶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 15: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要澄清下,这里说的细菌或真菌,应该是指菌种的来源,并不是指植酸酶就是靠这种菌生产出来的。固体发酵除外。
液体发酵更有利于工业化的生产,一般国内液体发酵的表达系统都是用的毕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3-2 15: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菌的是3-位植酸酶,细菌的是6-位植酸酶;3-位植酸酶生产成本高,稳定性优于6-位植酸酶
发表于 2009-3-3 12: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pusu19811225
赞同,现在很多都是基因工程菌,主要是毕赤酵母,但是基因的来源呢还是对植酸酶的性质有很大影响,比如,真菌的主要是3位植酸酶,而细菌主要是6位植酸酶,两者的耐热性有很大不同
发表于 2009-3-9 14: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所说,主要是说在动物体内条件的产酶量。其他都是噱头!
发表于 2009-10-24 14: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菌来源的植酸酶是双峰,细菌来源是单峰,真菌来源的植酸酶稳定性较细菌来源的好,但因其生产酶活不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均是用毕赤酵母作为表达载体进行生产,基本都是农科院的菌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6 16: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液体发酵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9 05: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