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舍
待产母猪的管理:
1)母猪分娩前的管理
母猪在分娩前7天进入分娩舍,分娩舍进猪前应对猪体进行消毒,按其预产期将猪有序的排列放入圈里。特别的针对初产猪要进行特殊的管理,使其的繁殖性能发挥到最好。进入分娩舍后对饲料进行调整。
表 母猪饲料供给量基准表I
| 前6天
| 前5天
| 前4天
| 前3天
| 前2天
| 前1天
| 2.8
| 2.4
| 2.0
| 1.8
| 1.4
| | 水应充足供应,每天18-36升。
分娩前的准备
查阅母猪的配种纪录和预产期推算表,弄清产仔准确时间,做好产前的一切准备。具体方法是在母猪分娩前的5-7天把产房准备好。产房要清洁干燥、保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消毒彻底。其次是准备好接产用具。
分娩征兆
(1)外阴部红肿变大并下垂。(分娩前10日)
(2)乳房胀大有光泽,挤乳有粘液流出(分娩前4-5日)
(3) 挤乳时出乳,安巢(分娩前12小时)一般情况下出乳后24小时以内分娩,若乳是白色的则为分娩初期,若为特征的白色则为接近分娩的时间。
(4)呼吸率增加到60——80回/分(分娩6个小时之前母猪的正常的呼吸率为20——25/回)。
(5)外阴部有粘液流出(分娩2-4小时前)
(6)废水(外阴部流出混有血的透明液)及呼吸率变为正常(分娩1-2小时)
(7)母猪不安,神经质,乱吼,排尿频繁。
(8)不采食饲料
3)分娩过程
(1)从水开开始经过1-2小时开始分娩。
(2)在现状表里记录分娩开始的时间。
(3)仔猪出生的时间平均间隔为15分(一般为15-30分),此间隔随个体而变,在数分至数小时之间。
(4)仔猪出生时先从头部或先从后腿出来,两者都为正常分娩
(5)分娩平均时间为2-3小时,在30分—5小时之内不等。
(6) 一般情况下是在分娩结束时大部分的胎衣脱落并排出,有一些仔猪出生时胎衣没有脱落,此时若没有及时的给他人为的去除,很容易造成窒息。
(7)平均分娩总时间为4-5小时(最少1小时30分-最多6小时30分)每只的分娩时间间隔为15分-20分,若在30分钟内没有产出水后一小时内没有分娩应处理为难产。
2)分娩后母猪的管理
对环境的要求:
泌乳母猪本身对温度的要求低于怀孕母猪。在高温季节产房的通风降温十分重要,冬天产房的温度下限应保持在10℃以上。圈内的环境应保持干净,对此饲养员应经常打扫。
对饲料的要求:
表 母猪饲料供给量基准表I
| 当天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第七天
| 0
| 1.0
| 1.4
| 2.0
| 2.4
| 3.0
| 3.6
| 4.0
| 泌乳母猪采食量大,对水的需要量比其他猪都多,保证足够的饮水对泌乳母猪非常重要。
难产处理:
母猪发生难产应首先注射催产素,注射后15-30分钟可产出仔猪,如果注射催产素后仍无效果可实行人工助产。
2.
初生仔猪的护理
仔猪刚出生时将其体表粘液尽快擦干,促进仔猪血液循环,减少热量蒸发损失,并让仔猪尽快吃到母猪的初乳。
在分娩的时间过长或没有及时助产的时候有可能产出窒息状态的仔猪,看似好像死猪但是它的脐带部位的血管有跳动时可用下列的方法使其苏醒。
(1)用干手巾将猪的嘴周围擦干净,抓住猪的后腿和背部摇晃并擦干净鼻、嘴、眼角 等留出来的脏物质。
(2)用占上酒精的棉花贴在鼻部 或进行人工呼吸。
(3)人工呼吸为管理者对仔猪的鼻子和嘴亲自用嘴周期的给输送空气,或抓住前肢和后肢反复做弯曲伸直运动。
由体温低而引起的假死状态救治要领为在40℃左右的温水里浸泡。
待分娩结束后对仔猪进行断齿、断尾、打耳标及灌服或注射抗生素。断齿的目的为防止仔猪在争抢乳头时互相咬伤或咬伤母猪的乳头,造成母猪起卧不安,拒绝哺乳,甚至发生乳房炎,造成无乳。
由于母猪产后无乳,死亡或因母猪产仔多,超过了其哺育能力等原因,寄养是常采取的措施。其方法为在哺乳6-8小时后,将仔猪集中到一起,根据出生体重分ABC等级,于初产猪寄养体重大的,经产猪中4产以上的寄养稍微大的,2-3产次的寄养体重小的。
在仔猪5日龄时开始饲喂少量饲料,7日龄左右进行去势。
疫苗
母猪:母猪分娩前5天 注射铁制剂,分娩后10日龄注射猪丹毒疫苗、猪温疫苗,分娩17日龄注射PPV,离乳前一天注射营养剂
仔猪:仔猪分娩3日龄时注射铁制剂及Coccidium抑制剂,在发现腹泻时立即给予治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