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一、养鸡成功的条件
一、良种是根本:
要有好的品种,高的母源抗体,鸡苗来自无重大疫情,
无鸡白痢.传染性贫血等遗传性疾病的种鸡场。
二、饲料是基础:
要求信誉高,质量稳定,能量及蛋白氨基酸平衡。
三、环境是条件:
布局科学合理,气候环境应适应鸡的生物学特性要求。
四、卫生防疫是保障;
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坚持消毒免疫制度,作好预防性投药。
1首先保障周围无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加强消毒和隔离,减少病原微生物进入鸡舍的数量和机会。
2、强化免疫程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及时淘汰病弱残减少饲料浪费和疾病感染几率。
4、空舍的意义和要求。使病原菌没有生长的条件,更彻底的消灭病原菌。
五、日常管理是核心:
学习科学养鸡知识,具备搞好日常饲养管理和防治疾病的技术经验。
生产效益=(良种+饲料+环境+卫生防疫)x管理
二、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更新观念:
1、发育必须与日令同步。根据饲养标准指南,以体重划分饲养阶段,不按日令。体重达到某一标准阈值方可转入下一阶段。(中型蛋鸡5周令体重360克,6周令480克)。
2、饲养管理永远是首位,而不是防病治病上。
3、不断摄取新的知识营养,每年的营养要求均不同,体重不断下降,产蛋不断增加。
二、饲养管理要点;
1. 、掌握生理特点:生长快,代谢旺盛,体温调节机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消化较弱。(刚出雏时体温比正常低3ºC)
2. 、7日令卵黄吸收好坏是判断前一周饲养水平与育雏成活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吸收差,生长慢,死淘高,均匀度差。要求第一周温度不低于33ºС。
3. 、90%雏鸡颈部绒毛脱落标志育雏结束(32-42日令)否则按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案进行。
4. 、育雏前的准备;进雏15天完成冲洗,消毒,检修。用具放入鸡舍同步消毒。前5天熏蒸,前3天预热,检查有无漏气,漏烟,跑风现象。准备好药品,记录本等。育雏鸡最好采用全封闭式饲养。
5. 1-4日令;温度要高且均匀,(35-37ºС)湿度要大防脱水(70%以上),光照要强(60-100瓦灯泡)防止找不到水源料位,观察要细,喂料清理及记录要勤,挑出病弱雏单养,7日令前饮凉开水,防煤气,火灾,淹死鸡,注意通风换气。
6. 5-7日令32-35ºС,保持每日给料8次,每2小时通风30秒-1分钟,保证空气新鲜温度均匀。及时更换料纸并逐步过度为料桶喂料,光照要按饲养指南渐减(1-3日令24小时,以后每日减1小时直至13小时并在5日令起灯光为25-40瓦灯泡),加强夜间检查。
7. 8-14日令:8日令32ºС以后每天降0.5ºС,喂料次数减少到每日3次,强化环境管理注意疫苗反应,按周令称重。免疫及平时要不断进行强弱分群。慎防呼吸道病的发生。
8. 15-25日令;
15日令28ºС,注意环境管理,降低密度,大小分群并按周令称重,防法氏囊鸡痘和球虫。
9. 26-42日令;根据体重和换羽情况更换饲料(6周令480克)。防球虫盲肠肝炎及传染性发氏囊病
三、育雏失败的原因
1. 死亡率高;细菌感染,环境温度不当及长途运输脱水。等 。
2. 体重差;饲料营养水平低,环境管理失宜,温度不稳或早期温度偏低卵黄未完全吸收,密度大,水料位不足,光照不足,球虫,大肠杆菌等。
3. 发育不整齐;密度大,水料位不足,温度不均匀,应激,营养不良,断喙不当,疾病感染。
三、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 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快,早期骨骼生长快(8周令78%,11周令90%),后期(12周后)生殖系统开始发育沉积脂肪,羽毛生长快并长出成羽,消化机能日趋健全,食欲旺盛,以肌肉生长最快。
二 以体重和生长速度为调控手段控制机体发育
从7周令-15周令每周大约增重100克,以每周称重为好,检查其增重幅度,及时调整营养指标和饲喂量减少脂肪沉积,调整个体大小分群饲养。体型发育的评级和营养调控
1. 分级与评价;
A级;胫长,体重均超标(8周令胫长75cm,10周令87cm.18周令98cm)特优。
B级;胫长达标,体重超标。大而胖。优秀。
C级;胫长达标,体重低于标准,大而瘦。优良。
D级:胫长低于标准,体重超标,小而胖。较差。
E级:胫长体重均低于标准。小而瘦。极差。
2. 调控方法;
A级;减少投料量(每只2-5克)
B级;减少喂料次数,加氯化胆碱500克/吨料。
C级;料中加2%脂肪7天为一周期或继续一段时间雏鸡料。
D;用雏鸡料(后期料)多维加1倍。
E;用雏鸡前期料,多维加1倍。
三、限制饲养;
一般采用的饲料营养水平不是很高不需要限制饲养。对高的营养标准及发育超标的鸡可采用隔日饲喂,减少当日料量等方法。但不管采用那种方法周增重不能少于90克。
四、注意钙磷平衡
减少密度防止腿病发生,及时补充鱼肝油。
五、日常管理;
1.光照;育成期光照绝对不能增加或增强。18周起光照不能少于13小时。
2.每周称重;及时分群,适当限喂,体重差的加强营养。
3.选择淘汰。
4.控制性成熟;在体重1480-1490克时开始加光,否则推迟或提前加光(18-19周)。
5.饲喂方案;从17周起把钙水平加至2%,实际情况一般日量加石粉3-4%,直到产蛋5%换成产蛋期料。早期见蛋先调饲料一周后再调光照。
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一、生理特点;
目的是保证健康获得更高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1.体内激素分泌旺盛。
2.生殖系统代谢强,对光和环境敏感。
3.机体免疫力低。
4.营养物质代谢率高。
二、营养;
113-5%产蛋率(17-19周);能量2.8千卡以上,蛋白16%,钙2%,有效磷0.4%。才能满足产蛋前营养。为迎接高峰打好基础。5-42周令;能量320千卡/只,蛋白18%,中后期蛋白分别为16.6%和16%,后期能量310千卡/只,产蛋高峰营养水平不能随便更动,42周令后防止过肥过素。
三、饲养管理;
1.初产期5%到高峰是关键时期,由非产期到产蛋状态,体内激素分泌不稳定,抵抗力下降,出现畸形蛋,带血蛋,并且出现突然死亡,对维生素E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要多补充一些多维和维E。
2.高峰期饲养(224-364日令)次阶段效益最高时期,关键是促高产,延长高峰时间降低死淘,饲养上;
(1) 按品种营养高5%,夏季高10%。
(2) 注意钙磷平衡以6:1为好。
(3) 注意维生素的补充。
(4) 减少各种应激,料要稳定。尽量不打针驱虫,不断水断料不停电,防高温、有害气体、声音刺激、抓鸡调群等各种应激。
3.终产期(365-淘汰)生产性能开始下降,易出现过肥现象,可适当调节营养水平,及时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
四、日常管理;
1.观察鸡群;早晚最易观察,查采食、粪便、鸡体形态及精神等。
2.保证稳定的气候环境。温度以10-20ºС为宜,维持固定工作程序,饲养人员相对固定,日粮调整要有一周的过渡时间等。
3.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保持环境卫生,加强消毒。
4.给料全价;必须全价日粮,保持新鲜,不发霉变质,料少而勤。
5.供给清洁饮水;保证水的质量及时检查乳头水管道,绝对不允许断水。每周冲洗一次水道。
6.光照绝对不能减少,18-23周每2-3天擦一次灯泡,以后每周一次。每4周称一次体重,检查增重情况。每2-3天带鸡消毒一次。4-6周做一次新成疫疫苗。
7.作好生产记录;对鸡令存栏数,产蛋量、死淘数、耗料量、饮水量清楚明白。
五、四季管理;不同季节环境气候不同,应按不同管理措施
1.春;日照渐长,气候不稳。及时调整鸡舍气候与环境变化相适应,各种微生物繁殖多,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加强环境清理和消毒。投入一些相应预防药物(呼吸道、脂肪肝、脱肛、啄肛等)。
3秋;作防寒保暖准备工作,夜间最好关闭北面窗户,加强通风换气,淘汰病弱残及停产鸡。
4冬;防寒保暖,加强通风换气,水料光均匀稳定,同时加强饲料营养。
六、产蛋鸡常见问题剖析;
1.产蛋率上升慢;
A.后备鸡培育不好、生长受阻、均匀度差。
B.饲料更换不及时给料量不足。
C.饲料品质差,如杂柏过多质量差、鱼粉掺假、配方不合理.氨基酸比例不当、维生素失效。
D.夏秋季初开产气候不好炎热采食不足。
E.鸡群亚健康状态受新成疫、法氏囊干扰。
F.育雏鸡生殖性传支、开产时呼吸道病、青年鸡小肠球虫、法氏囊后期干扰。
2.没有产蛋高峰;
A、品种不是良种繁育。
B、长期用没有脱毒的棉粕和菜粕。
C、育雏育成管理不当,断喙错误。
D、鸡舍环境恶劣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
E.高峰期发生疫病后饲料营养没有及时调整,能量过高(病程较长者)脂肪沉积卵巢,肾肿。
F.发生呼吸道和生殖性疾病。
3.产蛋突然下降;
A.环境因素,光照、通风、天气突变。
B.饲养因素,饲料霉变、原料突变。断水。
C.疾病,EDS-76、ND、AI、IB、IC、ICL、IA。
4.啄肛脱肛:原因复杂。
A.营养不足、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盐、镁等不足,维生素A、B族缺乏,过于肥胖、脱肛诱发、育成鸡蛋白过高。
B.环境,通风、温度、光线、密度不合理。
C.疾病、寄生虫、肠道疾病及泻殖腔炎症。
D.管理,调整正常次序、喂料不固定、空槽时间长、缺水
E.光照不合理;育成期加光、光照速度增加过快。
5产蛋期死淘率高的原因;
A.营养不均衡,能量蛋白比例不当,矿物质不足或过剩、水料比例不当。
B.管理;温湿度不均衡、光照不当造成恶癖、密度通风不当应激过大、开产过早。
C.疾病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啄癖、寄生虫(白冠病蛔虫)。
[ 本帖最后由 仙羽禽业 于 2008-8-3 22:4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