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97|回复: 1

抗球虫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球虫病是由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耳科中各种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球虫主要有艾美耳属和等孢子属两属。艾美耳属广泛寄生于家禽和家畜,孢子属常寄生于人、犬和猫等。球虫对鸡、兔和牛危害较为严重,常引起幼龄动物大批死亡。  鸡球虫病是重要的禽病之一。常侵袭雏鸡,往往呈急性暴发,引起雏鸡下痢、便血、贫血,以致大批死亡;慢性流行可妨碍发育,影响增重,并增加饲料消耗。球虫病因其致病性强、发病率高、危害大而成为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在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抗球疫苗的情况下,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病药物就成为预防和控制球虫病的最有效措施。
  一、正确选用抗球虫饲料添加剂
  1、选用高效、耐药性低的药物。抗球虫药物的种类和品种繁多,常用的抗球虫病饲料添加剂有聚醚类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两大类。作为饲料添加剂应选用对多种球虫敏感、高效、对鸡体没有明显毒副作用,并且能耐压粒高温,不与饲料中营养成分和常用药物发生反应和拮抗作用的品种。一些已应用多年的抗球虫药物,要尽可能少用。常用的抗球虫药物中,球虫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从快到慢大概为喹啉类和氯羟吡啶最快,磺胺类、呋喃类、氯苯胍、氨丙啉、球痢灵和尼卡巴嗪次之,聚醚类抗生素较慢。
  2、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选用抗球虫添加剂应根据饲养场地、动物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球虫高发地区、高发季节和高发阶段应选用高效的抗球虫药物,球虫低发地区、低发季节和低发阶段选用相对低效的抗球虫药物。
  3、确定药物的抗球虫范围。感染鸡的主要有9种艾美耳球虫,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感染5周龄以下的小鸡,而8周龄以上的鸡则主要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而每种抗球虫药物都有一定的抗球虫范围。因此,在雏鸡和小鸡阶段就应选用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的药物;中、大鸡则应选用对毒害艾美耳球虫较敏感的药物;成年鸡经常有几种以上的球虫混合感染,所以选用的抗球虫药物应同时对多种球虫有效,这样才能较好的发挥预防和控制球虫病的作用。
  4、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市面上多数的抗球虫添加剂都是预混剂,都有厂家的商品名。有些预混剂没有注明其有效成分,其实很多商品名不同的添加剂,其有效成分是相同的。例如加福、抗球王、球杀死等添加剂,其有效成分都是马杜拉霉素;安保力、球灵的有效成分为氨丙啉;球净、力更生、杀球宁的有效成分为尼卡巴嗪;优素精、赛可喜的有效成分为盐霉素等。因此,在选用抗球虫添加剂时,应首先确定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和有效含量,再进行合理的应用。
  5、视作用峰期而选择药物。作用峰期是指抗球虫药物对球虫发育阶段最有效的时期,不同药物其作用峰期不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抗球虫药物,一般选用作用峰期在感染后1~2天,其预防和控制效果较好;作用峰期在感染后4天以上,一般作为治疗上使用,不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抗球虫药物,影响鸡体产生免疫力,多用于肉鸡,不宜用于蛋鸡和种鸡;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抗球虫药物,不影响鸡体产生免疫力,可用于蛋鸡和种鸡。
  二、制订灵活而又合理的用药方案
  艾美耳球虫几乎能够对所有的抗球虫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使用抗球虫添加剂应有一个合理的用药方案,以确保药物的作用效果,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球虫病的发生。
  1、连续用药方案。连续用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鸡的整个生长期连续不断地使用一种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抗球虫药物,以完全抑制球虫卵囊的形成,从而预防和控制球虫病的发生。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抗球虫指数高,产生耐药性较慢的抗球虫药物,并适宜在饲养周期较短的肉用仔鸡和新饲养场应用,但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较快产生耐药性。
  2、轮换用药方案。轮换用药是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一段时间以后换用另一种药物,一般以鸡的批次或3个月至半年为期限进行轮换。轮换用药的原则是替换药物之间不能有交叉耐药性,其化学结构不能相似,作用方式不要相同,药物的作用峰期也不要相同。一般在化学合成药物和聚醚类抗生素之间轮换,或聚醚类抗生素中的单价离子药物和双价离子药物之间轮换。短期轮换则可在抑制球虫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和抑制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之间轮换。轮换用药法一般应有3~4种以上的药物轮换使用。例如,饲养的第一批鸡使用氯苯胍,第二批鸡使用马杜拉霉素,第三批鸡使用拉西洛菌素。轮换用药是通过改变不同化学背景的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因而能较大限度地阻止球虫产生耐药性,作用效果也较好。
  3、穿梭用药方案。穿梭用药是在同一饲养期内不同的生长阶段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一般在同一批鸡的育雏阶段和生长阶段进行二药穿梭或在小鸡、中鸡和大鸡饲养中进行三药穿梭。穿梭用药使用的抗球虫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不要相同,并且在球虫高发阶段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低发阶段使用低效抗球虫药物。例如,在育雏阶段使用盐霉素,生长阶段使用球痢灵;或者雏鸡饲料使用氯羟吡啶,青年鸡饲料使用莫能菌素,成鸡饲料使用球痢灵。穿梭用药法由于针对生长阶段用药,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效果较好,且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但长时间使用较易产生耐药性并可能产生交叉耐药性。因此穿梭用药法中化学合成药物的使用期一般不要超过1个月,聚醚类抗生素使用一般不要超过6个月。
  4、综合用药方案。综合用药就是将轮换用药和穿梭用药结合起来使用,一定时间替换穿梭用药中的药物种类。例如,第一批鸡用盐霉素和氯苯胍进行穿梭,第二批鸡再用尼卡巴嗪和杀球灵进行替换穿梭。这种方式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综合用药能较好的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并能最大限度地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延长药物的使用期限。但使用药物的种类较多,且较难操作。
  5、联合用药方案。联合用药法是一个饲养期内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球虫药物。联合用的抗球虫药物应作用于球虫的不同代谢环节,才能产生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这些药物还不能有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联合用药时,一种药物可以弥补另一种药物的不足,所以能扩大抗球虫谱,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提高作用效果和药物的使用期限。例如,氨丙啉只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有效,与乙氧酰胺苯甲酯联用,除对以上3种球虫有效外,对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也有效,扩大了抗球虫谱。另外,氨丙啉与磺胺喹?啉,二胺嘧啶与其他磺胺类药物,氯羟吡啶与苯甲氧喹啉联用,也有较好的作用效果。联合用药较适宜于春季等球虫高发季节和球虫高发地区。
  6、应用新药方案。抗球虫药物种类繁多,每年都有新药物上市。一些新药物比较高效,抗球虫谱广和毒性低,所以抗球虫指数高,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例如,杀球灵就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球虫药物,具有高效、用量低、毒性低等特点,在饲料中以1毫克/千克的用量,就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各种球虫,且对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无不良影响,其作用效果优于多种常规的抗球虫药物,是目前用药浓度最低,作用效果最好的一种抗球虫药物。因此在使用常规药物的同时,有计划有间隔地使用新药物,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效果。
  三、科学使用抗球虫饲料添加剂
  1、使用剂量。使用剂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预防效果,反而易使球虫产生耐药性以至暴发球虫病,过量使用则可能产生不良作用,甚至中毒死亡。特别是聚醚类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较窄,例如,马杜拉霉素的常用剂量是5~6毫克/千克,超过6毫克/千克就对鸡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料利用率下降,因此,掌握好使用剂量是应用抗球虫添加剂的一个关键。
  2、持续使用。由于球虫卵囊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潮湿的土壤中能生存1年以上,鸡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可能感染。因此,使用抗球虫添加剂应持续使用,不能随意中断,否则可能暴发球虫病,造成损失。
  3、注意使用禁忌。盐霉素、莫能菌素、拉沙钠菌素、氨丙啉、常山酮、尼卡巴嗪等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这些药物不能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使用;盐霉素、莫能菌素也不能与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和竹桃霉素同时使用,否则能引起生长抑制,甚至中毒死亡;氨丙啉与维生素B1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也应引起注意,以免降低药物效果。
  4、休药期。使用抗球虫添加剂,不论是化学合成药物,还是聚醚类抗生素,在鸡体内都有一定的残留量。这些残留的药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应有一定的休药期,以降低药物在鸡体内的残留。一般在肉鸡上市前的几天和蛋鸡的产蛋期都应停药,以保证肉蛋产品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维护人们的健康。
  5、混合均匀性。由于抗球虫药物的用量都较少,因此最好能经过两次以上的预混后再使用,以确保较好的混合均匀度,保证药物稳定地发挥作用效果,并避免因混合不均匀而造成的药物中毒。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6: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球虫病对雏鸡、幼兔、犊牛和羔羊的危害较大,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畜禽的球虫以艾美耳属球虫为主。其发育分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在宿主肠粘膜上皮细胞内进行,后一个阶段在外界环境中生成。 目前球虫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将抗球虫药混饲定期饲喂,效果较好。在使用抗球虫药时,除选用高效、低毒、并按规定浓度使用外,还应注意抗球虫药物的作用峰期(指药物作用于球虫的主要发育阶段)。
常用药物如下: 1 氯苯胍 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有氯臭,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醚。
1.1 作用与应用 本品为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球虫药,对畜禽的许多球虫有效,作用峰期为感染的第3d,对第二期裂殖体、孢子体亦有杀灭作用,还可抑制卵囊的发育。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球虫体内氧化磷酸化和ATP酶的活性所致。对畜禽的弓形体也有效。
1.2 注意事项 长期连续应用可诱使球虫产生耐药性,同时对鸡肉和鸡蛋带来不良味道,故不宜用于产蛋鸡、肉鸡、肉兔等。屠宰前休药期为7d。
2 氨丙啉(氨保宁)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2.1 作用与应用 本品结构与硫胺相似,能抑制球虫硫胺代谢而发挥抗球虫作用,对脆弱、堆型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对毒害、波氏、巨型、变位艾美耳球虫作用稍差。临床常将氨丙啉与乙氧酰胺甲苯酯、磺胺喹噁啉合并应用,可增强其抗球虫效力。其活性峰期在感染后的第3d即第一代裂殖体。球虫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几乎不影响宿主对球虫的免疫力抑制。
2.2 注意事项 用量过大会使鸡患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症;禁止与维生素B1同时使用,或在使用氨丙啉期间,每千克饲料维生素B1的添加量控制在10mg以下。此药是产蛋鸡的主要抗球虫药,肉鸡休药期7d。
3 球痢灵(二硝苯甲酰胺) 白色结晶,无味,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丙酮,性质稳定。
3.1 作用与应用 本品为良好的新型抗球虫药,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鸡小肠危害最大的毒害艾美耳球虫效果最佳。对火鸡球虫病、家兔球虫病也有效。其作用峰期在球虫第二个无性周期的裂殖体增殖阶段(即感染第3d)。治疗量毒性小,较安全,无需休药期,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
3.2 注意事项 按规定浓度使用。
4 尼卡巴嗪(力更生) 淡黄色粉末,几乎无味,微溶于水、乙醚及氯仿,性质稳定。
4.1 作用与应用 是肉鸡、火鸡球虫病的良好预防药,但不适用于产蛋鸡。尼卡巴嗪对鸡盲肠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堆型、巨型、毒害、波氏艾美耳球虫(小肠球虫)均有良好预防效果。据现场试验,高浓度(超过125mg)饲喂,其杀灭球虫比抑制球虫的效应更为明显,但能影响增重。此外,对其他抗球虫药有耐药性的球虫,用之仍然有效。 尼卡巴嗪抗球虫的活性峰期在第二代裂殖体(即周期第4d),感染后48h用药,能完全抑制球虫发育,若在72h后给药,则效果降低。 4.2 注意事项:在预防用药过程中,若因大量接触感染性卵囊而暴发球虫病时,应迅速改用磺胺药治疗。盛夏鸡舍应通风降温,若室温达40℃,如用尼卡巴嗪,能增加雏鸡死亡率。产蛋鸡禁用。肉鸡上市前应停药4d。
5 氯羟吡啶(克球粉、可爱丹) 白色粉末,无臭,不溶于水,性质稳定。
5.1 作用与应用:本品对鸡的各种球虫均有效,尤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其活性峰期是子孢子期(即感染第1d),因此,作预防药或早期治疗药较为适合。效果比氨丙啉、球痢灵、尼卡巴嗪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缺点是能抑制鸡对球虫的免疫力。
5.2 注意事项:球虫对本品易产生耐药性。必须按计划轮换使用其他抗球虫药。氯羟吡啶与苄氧喹甲酯合并应用可产生协同效应。蛋鸡和种用肉鸡禁用。肉鸡、兔屠宰前休药期5d。
6 莫能菌素(瘤胃素、莫能素) 微白至微黄色粉末,性质稳定,不溶于水。
6.1 作用与应用:属聚醚类抗球虫药。莫能菌素能抑制第一代裂殖体和子孢子,作用峰期为感染后第2d,临床上用于防治雏鸡、雏火鸡、犊牛、羔羊和兔的球虫病,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猪密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并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提高饲料利用率。
6.2 注意事项:本品对马属动物毒性较大,禁用;亦禁与泰乐菌素、泰妙灵等合用,否则有中毒的危险;对饲喂富含硝酸盐饲料的牛、羊不宜用本品,以免发生中毒;牛屠宰前,应停药2d。产蛋鸡禁用,肉鸡上市前,应停药3~5d。
7 磺胺喹噁啉 系黄色粉末,无臭,在乙醇中微溶,其钠盐在水中易溶。
7.1 作用与应用:属磺胺类药物,专供抗球虫使用。对鸡巨型、布氏和堆型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对柔嫩、毒害艾美耳球虫作用较强,若与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合用,可起协同作用。其作用峰期是第二代裂殖体(感染后第4d),不影响宿主对球虫的免疫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主要用于鸡球虫病的治疗,对家兔、羔羊、犊牛球虫病也有治疗效果。 7.2 注意事项:本品对雏鸡毒性较低,但药物浓度过高(0.1%以上)饲喂5d以上,可能会引起出血现象,所以连续饲喂不超过10d 。由于排泄缓慢,肉鸡上市前应停药10d。 对于以上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低浓度的含量在饲料中进行添加,因而出现了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球虫虫株,甚至有交叉耐药的现象。球虫对大多数抗球虫药都产生抗药性,针对辽西地区(主要是锦州、锦西和阜新)鸡的发病情况作了药敏试验,结果证明:喹啉类药物产生耐药性最快;氯羟吡啶较快;磺胺类、胍类药物居中;氨丙啉、球痢灵较慢;尼卡巴嗪最慢;到目前为止球虫对莫能菌素仍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4 02: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