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86|回复: 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9 02: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猪鼻腔上皮增殖,导致猪鼻甲骨发育不全。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损伤的鼻粘膜感染猪鼻腔并产生毒素,引起腹侧鼻甲骨上皮增生,粘液腺萎缩,软骨溶解和间质细胞增生所替代而呈现颜面部变形、鼻端上收缩或歪鼻等特征症状。猪群患萎鼻,可使生长速度降低、料重比增高10%-30%,经济效益严重受损。
1发病与流行情况
发病初期仅保育舍有少数猪出现打喷嚏的现象,后来逐步增多,直到整幢猪舍不断地听到打喷嚏声,早晨或受应激时更严重,病猪流鼻涕。随着病情的发展,猪面部变形,鼻端收缩上翘,或歪向一侧。病情严重的猪,鼻涕里带血丝,甚至时常流出鼻血,生长迟缓或停滞,有的伴有咳嗽。病情最严重时,十几日龄哺乳仔猪频频打喷嚏,断奶后不久(5-6周龄)时即有部分猪表现歪鼻,个别病猪甚至会因为流鼻血过多衰竭死亡;12-13周龄时出现萎鼻症状猪占总猪数60%以上,全群猪生长迟缓。
2防制措施与效果
2.1生产母猪
在分娩前,后7天用药,用药量,母猪饲料按每1吨添加100克泰妙菌素+100克强力霉素,充分拌匀饲喂。
2.2 7日龄仔猪
后肢大腿内侧皮下注射0.5ml得米先。
2.3乳猪料(饲喂开食至断奶后10天仔猪)
按每1吨添加泰妙菌素50克+强力霉素100克。
2.4小猪转栏中猪、中猪转栏大猪时用药7天
按每1吨饲料添加泰妙菌素100克+强力霉素200克。
2.5疫苗免疫
生产母猪产前4周肌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苗2ml
2.6做好饲养管理
1)隔离或处理发病的猪只,减少健康猪受感染的机会;2)降低保育小猪的饲养密度;3)保育舍坚持每天消毒,中、大猪舍每周滔滔不绝-3次,轮换使用含氯消毒剂和双季铵碘消毒;4)注意猪舍通风和栏舍卫生;5)有条件时则实行早期断奶,减少母体病原传播给仔猪的机会;6)从断奶分栏饲养开始,将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特别敏感的猪群如大白猪或含
大白猪血缘较多的猪群与相对不易感的猪分开饲养;7)适当提高饲粮蛋白水平,不用发霉变质或者低劣的饲料,每吨乳猪料另添加50g可靠的复合维生素预混料。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经2-3周后,病情迅速缓解,打喷嚏声慢慢减少并消失,慢性鼻炎、流鼻涕、歪鼻子或鼻端变形猪的表现率减少到0.5%以下;全群的料重比降到3.4以下。
3讨论
3.1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初生仔猪比年龄较大的猪更易感染,感染后症状表现也最重;年龄较大的猪感染后病状稍轻,或不表现症状而成为带菌猪。这样在母猪分娩前、后用药,可以减少母体携带的病原传递给仔猪。在仔猪7日龄时给予一针长效预防性药物――得米先,可在5天内使仔猪免受支原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感染。10日龄后仔猪已经能够采食饲料,从饲料药物中获得保护。在小猪转中猪、中猪转大猪阶段分别再给予一个星期的药物治疗,则可进一步巩固药物防治的效果,并可减轻转栏合并带来的应激。
3.2猪患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时,呼吸粘膜上皮组织会受到破坏,所以增加维生素A、D、C、K及维生素B的给予,对维持粘膜上皮组织的结构完整,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也相当重要,也是一种对症疗法。
3.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条件性传染病,通过降低饲养密度、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消毒等管理工作,对控制和预防本病也有很大作用。
3.4药物防治萎鼻,同时对猪伪狂犬、喘气病等病毒病及支原体起了防治作用,并减少了此类病
的交互影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1 16: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