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226|回复: 1

仔猪的饲养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8 15: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好仔猪是规模养猪场生产线上的第一道关口,做好产房与保育舍的工作,有利于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
一、哺乳仔猪
(一)保温防压
保温防压是提高仔猪产后成活率的关键。仔猪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调节体温、保温能力差,仔猪受寒体温降低后,常出现呆滞、半昏迷、无力吃奶、衰弱等现象,容易被压死、饿死或下痢。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从9日龄开始得到改善,20日龄后才接近完善。最好的办法是在母猪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内置250W的红外线灯,为小猪创造温暖的小气候环境,这样,仔猪不易被冻死,也不易被压死和采死,同时又减少了受感染引起下痢的机会。
(二)吃足初乳


初生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而母猪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等物质,可以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轻泻作用的镁盐,可促进胎粪排出;初乳酸度较高,可弥补初生仔猪消化道不发达和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的缺陷;初乳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几乎全被吸收,有利于增长体力和御寒。因此,仔猪应早吃初乳,出生到首次吃初乳的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

(三)固定奶头
仔猪出生后 2—3天内,必须人工辅助固定奶头,饲养人员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仔猪争抢同一个乳头时,要及时进行调解。最好是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体大有力的仔猪固定在中、后部,以便使整窝仔猪发育均匀整齐。
(四)寄养
个别母猪产后无乳或因故死亡以及产仔数超过有效奶头,就需要进行人工寄养。同时出现两头母猪产仔数少时,可将两窝仔猪并窝寄养,寄养时要考虑三个原则:①出生早的往出生晚的窝中寄养;②“一致原则”母猪产仔日期应尽量相同,最好不超过三天,寄出的猪要与带养猪中的仔猪个体重大小基本一致;③“适当原则”带养母猪所带的仔猪头数应适当。

(五)补铁补硒
仔猪体内缺铁就会影响自身的造血。而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很少,从母乳中能得到的数量也有限。另外,仔猪缺硒易发缺硒性下痢、肝坏死、白肌病、水肿病等。因此,必须给仔猪补铁补硒。其方法有多种:(1)仔猪生后三天内,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也可以用铁、硒合剂如“牲血素”、“富铁力”等,使用剂量要根据产品说明而确定。(2)在栏内撒布一些干净的红黏土,让仔猪自由采食,以补铁的不足。
(六)剪断脐带
  妊娠期间,胎儿经由脐带获得营养。仔猪脱离产道后,脐带将成为细菌侵入初生仔猪的一条通道,若操作不当,会造成细菌感染。为防止感染,剪断脐带后须用2%碘酒消毒。如发生脐部出血,用一根线将脐带绷紧。


(七)剪牙和断尾
出生仔猪有尖锐的犬齿,用于取食、自卫和攻击。因此可能会咬破其他仔猪的头脸及母猪乳房和乳头等,为避免这些伤害,于出生第一天要修剪这些牙齿。通常在出生第一天断尾以阻止相互咬尾。一般用电烙铁或电剪尾钳剪去最后3个尾椎即可,并涂药预防感染。
(八)补水和补食
仔猪两周龄后母乳已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要求,解决办法就是补给高营养的乳猪料,同时早补料可以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及其消化功能,能促进胃肠发育防止下痢,为仔猪断奶打好基础,一般在5至7日龄开始诱食,使用补饲料槽,每天不少于六次,用全料颗粒料加水成糊状抺在仔猪嘴里,让仔猪习惯后自行在补料期间采食,应注意及时清除补料槽中仔猪屎尿并进行有效消毒。
(九)仔猪保健
做好仔猪的三针保健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保证仔猪健康生长。三针保健就是:出生后第三天肌内注射氟苯尼考0.5毫升,第七天肌内注射得米先0.5毫升,21天肌内注射得米先1.0毫升。
(十)去势
不留种的小公猪在7至15天应去势。注意止血及消毒,避免伤口受细菌、病毒侵入发生腹膜炎。
(十一)保持清洁通风干燥的猪舍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的生存机会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猪只健康。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仔猪的管理,特别是断奶后的第1周,是仔猪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因为断奶是仔猪出生后的最大应激因素。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搞不好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仔猪腹泻、发生水肿病,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一)断奶仔猪应激
1.仔猪断奶后缺乏母源抗体保护,易受各种病原的侵袭,母乳中有各种免疫球蛋白,可有效减轻各种病原菌的危害,保护仔猪哺乳期的顺利度过。
  2.断奶应激:①饲料应激现在仔猪大多在28天断奶,仔猪从以母乳为主立即过渡到以饲料为主,消化系统尚不具备完全利用饲料的能力,会导致消化器官的损害,营养供应不足,抵抗力下降。②环境应激断奶后仔猪从产仔舍转到仔猪培育舍,生活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如饲养员、温度等都会给仔猪造成一种不舒适的感觉。③疫苗注射应激疫苗注射后,在肌内会出现抗原抗体相互中和的过程,相应降低肌体抗病能力。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断奶仔猪饲养的关键是做好由母乳到饲料的过渡
这个过渡过程就是仔猪断奶两周之内应保持饲料不变(仍然饲喂哺乳期颗粒料),并添加适量的抗菌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轻应激反应,两周之后逐渐过渡到吃断奶仔猪饲料,逐渐过渡到适合仔猪保育舍的饲养方式。
  断奶仔猪采食大量干饲料,常会感到口渴,如供水不足不仅会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因饮用污水造成下痢等病。
  
(三)、断奶仔猪的管理
1.断奶仔猪环境条件:①温度: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0-40日龄为21℃-22℃,41-60日龄为21℃,60-70日龄为20℃。为了能保持上述的温度,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除注意房舍防风保温和增加舍内饲养密度以保持舍温外,最好安装取暖设备。在炎热的夏季则要防暑降温,可采取喷雾、淋浴、通风等降温方法,近年来许多猪舍采用了纵向通风降温取得了良好效果。
②湿度:育仔舍内湿度过大可增加寒冷和炎热对猪的不良影响。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可引起仔猪多种疾病。断奶仔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③清洁卫生:猪舍内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杀灭病菌,防止传染病。④保持空气新鲜:猪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猪的毒害作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累加性。对粪尿等有机物及时清除处理,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控制通风换气量,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保持空气清新。
   2.合理分群

根据公母、大小、肥瘦组群,不可有过大悬殊,弱小仔猪、病猪应单独挑出,集中于一栏,便于优饲管理和疾病的治疗。
3.调教管理断奶仔猪吃、睡、排三定位。新转群断奶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区尚未形成固定位置,所以,要加强调教训练,使其形成理想的睡卧和排泄区。这样既可保持栏内卫生,又便于清扫。仔猪保育栏最好是长方形,便于训练分区,在中间走道一端设自动食槽,另一端设置自动饮水器,靠近食槽一侧为睡卧区,另一侧为排泄区。训练的方法是: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诱导仔猪排泄。其他区的粪便及时清除干净。对不到指定地点排泄的仔猪用小棍哄赶并加以训斥。当仔猪睡卧时,可定时哄赶到固定区排泄,经过一周的训练,可建立定点卧睡和排泄的条件反射。
4.药物保健
支原净100ppm,阿莫西林200 ppm,,金霉素300ppm。仔猪上栏后、下栏前各连续使用一周,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5.预防注射仔猪应按照防疫程序注射仔猪副伤寒、猪瘟和5号苗等疫苗,并在转群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8-15 21: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和课本上差别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1 21:3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