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89|回复: 34

木桶理论是天大的谎言?听听另类声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7 2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center][size=6][color=#ff0000][b][u][b][color=#800080]木桶[/color][/b][/u][u][b][color=#800080]理论[/color][/b][/u]是天大的谎言?[/b][/color][/size][/align]
[align=center]引用地址:[url=http://www.xici.net/b15420/d73008628.htm][color=#0000ff]http://www.xici.net/b15420/d73008628.htm[/color][/url][/align]

[align=center]lookwell 发表于:2008-6-28《牛津[u][b][color=#800080]管理[/color][/b][/u]评论》  [/align]

[font=楷体_GB2312][size=4][color=#ff0000]   【阅读提示】“木桶理论”被很多人认同传颂,但是作者却从不同的方面指出了“木桶理论”的七大荒谬之处,到底孰是孰非,相信各位读过以后便心中各见分晓。[/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color=#0000ff]   荒谬之一:“木桶理论”缺乏一定的基本哲学与逻辑概念常识。[/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他们所谓:“木桶理论”中的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什么是最短的呢?最大的容量是什么呢?他们这些概念经常混淆,张冠李戴。[/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我们提示一点:事物都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是自身矛盾激化与外界矛盾加剧的双方面结果。“最短的这块木板”,它就是自身主要矛盾不断的激化的表现。“倒水”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它就是外界不断矛盾加剧的体现。[/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color=#0000ff]   荒谬之二:“木桶理论”的本质是有些咨询类公司们用来收拾客户的有力大棒手段之一,属于玩弄的“诈术”策略。[/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这里的“最短的这块木板”是什么呢?是人事管理松懈,财务制度混乱,经营方式不当等等,他们所谓的“木桶理论”可以轻易就把[u][b][color=#800080]企业[/color][/b][/u]实际工作的某些不足之处(“无伤大雅”)放大到令人痛心疾首的程度,把它作为“最短的这块木板”来整,这样做是缺乏基本的逻辑性和科学性的。最终企业的结果“看错医生,吃错药”,“白搭上这个人喽”![/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color=#0000ff]  荒谬之三:“木桶理论”缺乏一定的现实基础来源,属于个别人的胡编乱造之作,其目的就是制造舆论,提升自己形象。[/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大家都知道战国“田忌赛马”有名的典故。在这个典故中,田忌的三匹马分别都不如齐王,如果按照“木桶”逻辑,田忌是必输无疑。因为按他们所谓的“木桶理论”这逻辑,田忌赛马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最慢的那匹马,也就是说怎么比他都会输。[/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然而我们的谋士先祖孙膑先生给田忌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当然会输,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都赢了。因而田忌不仅没有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赢了黄金一千两。通过这个有名的典故,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揭穿“木桶理论”鬼蜮伎俩。纯属于“某些人”的胡编乱造之作,其目的就是制造媒介舆论,从而提升自己形象。[/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color=#0000ff]  荒谬之四:所谓的“木桶理论”来源的本身就是[u][b][color=#800080]中国[/color][/b][/u]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妖胎”。[/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木桶理论”的从它的产生至今,就没有自己的历史来源和实践条件。所谓的“来源”也不过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鬼蜮伎俩,其目的大家都是可想而知。既没有理论的来源,也没有实践历史的出处的理论,谈何“理论”。[/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除此以外,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有它的科学要素和基本范畴。所谓的“木桶理论”是没有的,不要动不动就冠以“理论”的“金质奖章”,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例如;中国的咨询策划业从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几年,也没单独形成一门的社会科学。虽然社会上陆陆续续出了一些专家专著,但大多数也属于个人策划人的“曲苑杂谈”,难以形成一定影响的社会学术气氛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大高校也没有策划与咨询这个专业,有的话,充其量是开设一些课程和学院性的策划协会,究其原因有很多,源于文章主题,暂时不必多议。我们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形成一门科学理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总而言之:“木桶理论”没有理论的来源和实践基础,缺乏一系列的科学要素和基本范畴,本身就是一个“妖胎”。[/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color=#0000ff]  荒谬之五:所谓的“木桶理论”其在实践工作中,充其量也是一种说法和[u][b][color=#800080]观点[/color][/b][/u],谈不上一种理什么论,更谈不上一种什么[u][b][color=#800080]战略[/color][/b][/u]和战术。[/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上回我们就谈到了战国“田忌赛马”有名的典故,按照他们所谓的“木桶理论”这逻辑,田忌赛马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最慢的那匹马,也就是说怎么比他都会输。所以,对他们这些咨询策划界的“忽悠分子”来说,问题在于怎样整好这匹“马”,首先要帮“田忌式”的企业家们,来个“整马”套餐——如后面放鞭炮,向马的臀部插一刀等等“马后炮”方法。最后把“马”整得不象“马”——不死也脱皮。“田忌式”的企业家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要包“丢人面子”。[/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实际工作的例子也很多,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身边的一些公司是怎样被“忽悠分子”忽悠来忽悠去的,这里我不必举例说明了。在这里还要说明一点:策划[u][b][color=#800080]行业[/color][/b][/u]在我们中国是个朝阳行业,它是有前途和希望的,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不懈努力奋斗和辛苦创造,要树立正面教育形象,坚决打击反面“忽悠分子”的进入。[/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color=#0000ff]   荒谬之六:所谓的“木桶理论”其在理论上,它所推崇的就是物理现象==理论和真理之说,推崇的是“假形式主义”。[/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你们认为:理论和真理==物理现象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我们认为一是不等于,二是不可能直接地划等号。如果我们单把它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外在的表现,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种说法是对的。但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理论来推广,这就要求它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另一方面必须要高于社会生活实践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理论或真理,否则只能称为一些零散的技巧和经验,谈不上一种所谓的理论。[/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举例说明:说到“形式主义”,中国共产党初期在反围剿的“第五次失败”和“王明的单纯军事形式主义”,就是选择了苏联式的“城市包围农村”单纯的军事路线,“照办照抄”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最后吃了败战,损伤惨重,也就是生硬的“拿来主义”最终结果,最后不得不踏上万里长征之路。[/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闹革命的事不一定要按照兵书上写的,说怎么打就怎么打,企业之间的商战也是如此。这就涉及到是他们所谓的“木桶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所在,在他们所谓的“木桶理论”中,仅仅停留在其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上,重视形式,又不注意内容与形式之关系,以一种人为的观点和看法来思考企业问题——其实质就是假形式主义,“假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u][b][color=#800080]经典[/color][/b][/u]版,通俗地说比“形式主义”还要假的很。[/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color=#0000ff]   荒谬之七:所谓的“木桶理论”其在实际中上,他们人为地隔离了“木桶”与“水”二者的关系。[/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忽悠分子”们常常在谈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时,有时为了需要,又人为地撇开“水”与“木桶”。“木桶”与“水”二者的关系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联系实际或者说是一种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相持衡的关系,我们不能老是盯着“木桶”,也要多看一看“水”的情况。[/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举例说明: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即便在所谓的“木桶理论”它那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用木桶专用于打水(可能装别的东西),打水与不打水,打多或打少水,是打满或打不满,怎么打水——是斜着桶装水还是正着桶装水,其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如前文笔者举例中的所讲战国“田忌赛马”的典故。[/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告诉我们:同一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同一的形式又可表现不同的内容。[/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笔者之所以写了这篇——“所谓‘木桶理论’的荒谬“一文章,主要目的是倡导一种正确的社会和谐发展的市场[u][b][color=#800080]营销[/color][/b][/u]观,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大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在经济改革上走了一些回头路也是再所难免,关键是看走完后,能否做到后者不忘前车之鉴。[/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任何一环出现任何问题都将影响到其他系统(如财务,人事,[u][b][color=#800080]生产[/color][/b][/u]系统等等),同时企业各自的经营情况又千差万别,故而我们策划类的公司在企业诊断及实际操作过程中都需“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抓企业所发生的主要矛盾,切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免耽误“病人”的病情发展,做害人害己的事。[/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总而言之:“木桶理论”没有理论的来源和实践基础,缺乏一系列的科学要素和基本范畴,本身就是一个“妖胎”。那些“忽悠分子”们也别再“打着为客户服务的幡子,干着见不得阳光的勾当”,也别把所谓“木桶理论”推向企业的宝座了,这是百害而无一利之事。[/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4]    最后笔者说一点:我们任何一家企业(尤其是智业机构)的营销活动不仅仅要满足顾客的欲望和需求,而且要符合顾客和全社会的最大长远利益,要变“以消费者为中心”为“以社会为中心”。要将市场需求、企业优势与社会利益三者结合起来,来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同时,其他有关环境的企业在生产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size][/font]

[[i] 本帖最后由 韩友文 于 2008-7-8 16:35 编辑 [/i]]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7-7 20: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想看,反正木桶理論有道理
发表于 2008-7-7 20: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中木桶理论没有说服力!
发表于 2008-7-7 2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木桶原理”还是有些道理的,浅显易懂,
发表于 2008-7-7 2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理论”说明问题尚可。操作实务上难度很大,或者说基本不可能。企业经营的环节中哪些是木板?不同的木板如何确定哪块是长?哪块是短?仅此一点就难以界定,也吵不完的架。
发表于 2008-7-18 09: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桶理论用于我的积聚理论非常合适,那是道
发表于 2008-7-18 10: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发表于 2008-7-18 12: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环境,看人们去如何理解.
发表于 2008-9-5 00: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运用到什么地方,合适的地方他就是有用的
发表于 2008-9-5 08: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这个"另外的说法有点牵强."田忌赛马所含的道理和木桶理论所含的道理根本就是不一样的,怎么就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比较呢?我看不出这两个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田忌赛马也用于管理中吗?在企业的经营中,谁能看出自己的所有部分的优劣?而且还能知道对方的优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 09: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