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nn

[其他内容] 卢德勋老师给大家介绍几本营养学方面的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7 11: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书的价钱可不便宜,在这里发电子版可有违版权法的,再说了,分子生物学只是营养学研究的手段之一,原理都是通的,选择一本就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12: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7.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第三版)

第一卷

1.jpg

作  者: (丹)赛利斯(Celis,J.) 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1115000 版  次: 1 页  数: 586 印刷时间: 2008/0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203830 包  装: 精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自然科学 >> 生物科学 >> 细胞学 

 
 共有顾客评论0条 查看评论摘要

 编辑推荐
一如本书第二版那样,本版也分四卷。第一卷包括组织培养及其相关技术、病毒、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第二卷包括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以及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第三卷涉及成像技术、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解剖、组织矩阵、细胞遗传学和原位杂交、基因组学、转基因、基因敲除和基因削减方法等。最后一卷包括大分子转移、表达系统、除各种蛋白质组学技术之外的基因表达模型。附录收集具代表性的培养细胞系及它们的特征、细胞生物学互联网资源、计算机模拟的蛋白质组分析系统中的生物信息资源。本手册能独到地提供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所不可缺少的经典及最新的技术。若你身边缺乏专家,则本手册在你科研生涯的任何阶段,均能帮助你利用各种技术和模型系统进行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本书所介绍的技术都以一种人性化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且还教你某些有用的小窍门以避免实验操作中可能遭遇到的小麻烦。
本书特色:
  生物学实验室不可缺的工具用书与实验伙伴;
  简捷易行的方案,循序渐进的步骤,人性化的版式设计;
  追踪前沿技术,提供最新信息,以解决复杂的生物学问题;
  采用大量插图,部分为全彩图,演示操作步骤及结果;
  500多位全球范围内有实战经验的一流研究者倾力编撰。
  导读版:
  本书的前言和目录均已译成中文,正文部分保留英文原版,别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章静波教授为本书所作的中文导读一篇。

 内容简介
此手册涵盖了经典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案,对生命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新后的第三版书包括165篇新文章,覆盖了经典与最新的实验技术。各项技术以人性化的形式逐步展开,并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的技巧及易出现的错误。重要的实验步骤和结果附以插图说明,方便理解和使用。本书的整理出版,使不同水平的研究者在科研过程中,均可采用相应的技术和系统模型解决基本的生物学问题。
  第1卷:细胞和组织培养的相关技术、病毒、抗体、免疫细胞化学。
  第2卷: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以及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
  第3卷:成像技术、显微技术、组织矩阵、细胞遗传学和原位杂交、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第4卷:大分子转移、表达系统、基因表达模型、蛋白质。

 目录
第1卷目录
其他卷目录
撰稿人
前言
A 细胞和组织培养:相关技术
 第1篇 一般技术
  1.建立细胞培养实验室
  2.细胞培养的一般程序
  3.细胞计数
  4.细胞增殖测定:用于测定培养细胞数的多种改良方法
  5.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发:营养成份的优化和运送方式
  6.细胞系鉴定
  7.细胞系微生物与病毒污染的检测
 第2篇 特殊细胞类型的培养:干细胞
  8.神经嵴干细胞
  9.初生动物骨骼干细胞:从初生小鼠和人骨髓中分离和分析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方法
  10.用核转移方法以成体体细胞建立胚胎干细胞系
  11.T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增殖
  12.人和鼠树突状细胞的生成
 第3篇 特殊细胞类型的培养:造血细胞,间充质细胞和上皮细胞
  13.造血细胞半固体琼脂培养基本的体外克隆培养
  14.人骨骼肌细胞
  15.狗肾细胞的生长及在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6.人表皮角化细胞的培养和逆转录病毒感染
  17.正常和恶性人乳腺上皮细胞的三维培养以维持如体内的构筑
  18.果蝇胚胎细胞的原代培养
  19.线虫和其他非共生线虫的实验室培养
 第4篇 体细胞的分化和重编程
 第5篇 永生性
 第6篇 体细胞杂交
 第7篇 细胞分离技术
 第8篇 细胞周期分析
 第9篇 细胞毒和细胞生长测定
 第10篇 细胞凋亡
 第11篇 细胞转化、致瘤性、侵袭和创伤愈合试验
 第12篇 电生理方法
 第13篇 器官培养
 第14篇 病毒的生长和纯化
C 抗体
 第15篇 抗体的生产和纯化
D 免疫细胞化学
 第16篇 免疫荧光
E 附录

第二卷

前言
A 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第1篇 分离:质膜,细胞器,细胞结构
1 去污剂抗性膜和胆固醇去除
2 质膜的分离和再分级,从脂筏中纯化细胞小窝
3 用磁性固相支持体进行细胞器的免疫分离
4 大鼠肝高尔基复合体的分离
5 分离大鼠肝内质网粗面和光面膜的结构域
6 COPI小泡的纯化
7 从中脑、肝和肾上腺纯化网格蛋白包被小泡
8 分离含 乳胶小珠和分支杆菌的吞噬体
9 过氧化物体的分离
10 从哺乳动物组织和培养细胞中分离纯粒体
11 亚细胞分级分离和用[S]酸盐代谢标记从神经内分泌细胞系分离致密核心分泌颗粒
12 从哺乳动物脑制备突触小泡
13 蛋白酶体的制备
14 从人气管上皮细胞制备纤毛
15 核仁的分离
16 含中间体的剪接体纯化
17 Cajal小体的分离
18 复制簇:染色体构筑和染色质动力学分析的标记策略
19 染色体分离用于流式分析和分选
第2篇 细胞/细胞器的活体染色
20 用荧光脂质进行细胞活体染色
21 用荧光探针标记胞吞泡研究液相胞吞作用
第3篇 蛋白纯化
22 猪脑奧管蛋白的制备
23 平没肌肌动蛋白的纯化
……
B 测定方法
第4篇 内吞和胞吐途径
第5篇 膜
第6篇 纯料体
第7篇 核运输
第8篇 染色质组装
第9篇 信号转导试验
第10篇 体外和体内运动性的检测和模型
第11篇 单个细胞中的机械应激
C 附录

 

第三卷


前言
A 成像技术
 第1篇 光学显微术
  1.荧光显微术
  2.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
  3.显微术中的频节局限性和适当的取样
  4.光学镊子:在动力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第2篇 数字图像显微术
  5.生物标本光学显微镜观察中如何获取电子图像——导言
  6.图像增强对比显微术
 第3篇 活细胞和固定细胞的共焦显微术
  7.活细胞的旋盘共焦显微术
  8.果蝇胚胎的共焦显微术
  9.紫外激光微光束在果蝇胚胎解剖中的应用
 第4篇 活细胞的荧光显微术
  10.活细胞荧光成像简介:逐项注释
  11.细胞骨架蛋白
  12.新型蛋白质的系统型细胞定位
  13.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进行活细胞单个分子成像
  14.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动力学及药物灌注干扰的活细胞荧光斑点显微镜术
  15.活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变体间成像荧光共振能的转递
 第5篇 应用荧光染料研究细胞内的物理学参数
  16.利用双重激发荧光成像技术测定活细胞内吞小体的pH值
  17.裂殖酵母细胞内蛋白质定位的基因组范围筛查
  18.酵母中大范围的蛋白质定位
 第6篇 数字成像制作、分析、贮存和演示
  19.消除雾翳:用去失真技术重建成像
  20.生物成像分析中的技巧概述
  21.生物成像数据库中的成像资料,一个生物学家的成像数据库
B 电子显微镜
 第7篇 标本制备技术
  22.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细胞与组织的固定和包埋
  23.负染技术
  24.丙三醇喷雾/低角旋转金属投影
 第8篇 恒冷技术
  25.生物标本快速冰冻用于冷冻断裂和深度蚀刻
  26.冷冻断裂和冷冻蚀刻
 第9篇 细胞骨架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27.提取细胞骨架的电子显微术:负染、低温电子显微术,以及与光学显微术的相关性
  28.细胞骨架光学和电子显微术的关联
 第10篇 免疫电子显微术
  29.用Lowicryl树脂的免疫电子显微术
  30.超薄冷冻和塑料切片的免疫细胞化学
  31.蛋白质复合物成分的直接免疫金标记
C 扫描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11篇 扫描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32.生物学研究中的原子力量微镜
  33.场致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细胞内部的观察
D 显微解剖
 第12篇 组织和染色体显微解剖
  34.激光捕获显微解剖 
  35.用常规方法进行染色体显微解剖
  36.用激光显微外科(激光剪)和激光发生的光学力(激光钳)进行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纺锤体的显微操纵
E 组织矩阵
 第13篇 组织矩阵
  37.组织微矩阵
F 细胞遗传学和原位杂交
 第14篇 细胞遗传学
  38.基本的细胞遗传学技术:培养,片子制作和G带
  39.从贴附生长细胞系获得高产量中期染色体标本的常用和可靠的方法:细胞染色体组分的快速确证
 第15篇 原位杂交
  40.用荧光原位杂交在中期染色体上绘制克隆DNA图
  41.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资源进行断裂点制图
  42.用延长染色方法进行基因排序的精细制图
  43.适用于培养细胞mRNA种间的原位杂交
  44.同时检测DNA、RNA和蛋白质的原位杂交
  45.基因组结构和单个分子水平DNA复制的荧光观察
G 基因组学
 第16篇 基因组学
  46.用于比较基因组杂交的基因组DNA微矩阵
  47.用标签矩阵以及微序测定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
  48.用基质激光解吸收/离子化射时质谱术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49.用ZipCode标签微球技术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50.保持两种复杂基因组间量差的PCR扩增方法
H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基因削减的方法
 第17篇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基因削减的方法
  51.用原核微注射方法产生转基因小鼠
  52.用胚胎干细胞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打靶
  53.条件基因敲除:Cre-loX系统
  54.RNAi介导的哺乳动物细胞基因沉默
  55.反义寡核苷酸
第四卷

目录

其他目录
撰稿人
前言
A大分子的转移
 第1篇 蛋白质
 第2篇 基因
 第3篇 体细胞核转移
B 表达系统 
 第4篇 表达系统 
C 基因表达模型 
 第5篇 差异基因表达
D 蛋白质
 第6篇 蛋白质确定和分析
 第7篇 蛋白质组学的标本组分分级
 第8篇 凝胶电泳
 第9篇 检测凝胶中的蛋白质
 第10篇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凝胶图型分析
 第11篇 蛋白质/蛋白质及蛋白质/小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12篇 功能蛋白质的组学
 第13篇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
 第14篇 蛋白质降解
 第15篇 质谱分析法:蛋白质鉴定和相互作用
E 
 第16篇 附录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nihaozhanghu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27 1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高深!还要努力学习才行!
发表于 2008-6-27 1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好且经典!对科研工作,有意义
发表于 2008-6-28 2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的心

尽管先生已经年逾七十,但思想一直很开放,对新鲜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能在探索中获得乐趣,保持着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在先生那里,有关分子营养的研究本来是从我才开始做的。但毕业这几年,因忙于生计,我没能很好的深入做下去。这几本书,对我太重要了。看来,先生又走在我的前头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ihaozhanghu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7-3 13: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书太有必要学了,今年没有抽出时间学习,看来要落伍了。一定买基本好好学学。
发表于 2008-7-3 14: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搞科研的帮助很大啊
发表于 2008-7-4 15: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书要看很久。努力
发表于 2008-7-5 11: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也要好好学习,下次到书店的时候搜索看看~
发表于 2008-7-5 13: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搞实验室科研的非常有帮助,不过很难利用到生产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00: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