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畜牧网 时间:2006年9月20日14:13
【打印本文】 【大 中 小】 【关闭窗口】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农民来说,在残酷的市场面前是经不起一丁点打击的。现在最现实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躲避风险?
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2004年10月我开始养猪,猪病了自己不会医,又找不到好的兽医,虽然那年价格好还是亏了。2005年10月,经历了一年,我已经成熟了很多。我忽然发现我的路子走错了,要知道不论你跑的多快,方向不对,也不会到达目的地的,只会越来越远。当时猪价刚刚下降,我马上采取了措施。
首先把母猪减了80%,只留20%。它们不再是赚钱的机器,而是负担了。当时市场生猪价格为3.2元/斤。在猪群中选择20%留做后备母猪,当然都是很优秀的,它们是猪场的未来。
其它的能卖猪秧子的全卖猪秧子了(15kg的从开始的280元/头卖到现在的100元/头,还卖过60元/头)。我想肥猪的风险太大,占用资金太多;而养母猪即使60元/头,也亏不了多少。从去年10月到现在,只卖了7头商品猪,都是淘汰的后备母猪。
同时将以前的皮特兰公猪卖了。后来在种猪场买了6头纯种大白母猪,1头纯种大白公猪。价格便宜了,还能买到最优秀的,因为没人买呀。我想现在买种猪才是时候,因为真正收益要2年时间呀。为什么选大白呢?一是大白好养、长的快;二是估计2年后,市场可能会需要大量优秀的种母猪(农民盲目呀)。也许到时能卖个好价钱。
还有对外卖精液。虽然量很小,可还是减轻了负担。他们自己来拿,花不了多少时间。对外我还卖了6头二元母猪,是按肥猪价过秤再加100卖的。我想说养啥都是养,为什么不养好的呢?何况还能卖个好价钱。不要跟种猪场比,能多卖100已经很不错了。
从2005年10月至今,猪场已经基本完成从商品猪场向种猪场的转型,还小有盈利,虽然不多,可已经很庆幸了。我的规模很小,总共100头,没有商品猪。公猪、母猪和后备母猪占了四十多头,其它是未断奶仔猪。如果价格不好,我会继续我的选种工作,储备更多母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