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区肉鸭流行一种较顽固的疾病,3、4月份在黄河南普遍发生,5月份开始滨城周围逐渐蔓延:鸭群有轻微呼吸道症状,咳嗽、甩鼻,一部分病鸭鼻或眼分泌物增多;病鸭体温稍高,采食下降;行走困难,步履不稳,弓背,按浆膜炎治疗效果差;黄绿色或蛋清样脓性粪便;死亡率不一,病愈后长势明显减慢。
剖检见心包增厚,有时心包积液,心肌松软;肝肿大质脆易碎,病程稍长腐熟样;脾脏胰脏肿大,透明状或白色坏死灶;肺出血淤血或坏死,有时是液化坏死有时发硬;随时间推移以后可见包心包肝气囊炎等浆膜炎大肠杆菌等病变,投服治疗大肠杆菌浆膜炎的药物效果不明显;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后期肾脏肿大,黄染或淤血发紫。
流行病学:类似病状在胶东,鲁中等地区从去冬今春至今一度流行。有明显的发病规律,天气变化大或温差较大时明显发病,鸭舍潮湿通风不好时发病增多,忽冷忽热的温度应激或潮湿阴冷的环境易造成局部的集中发病。
病原:引发本病的病原比较复杂,为多因素发病。最早发病的地方做病原分离能分离出的病原有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低致病性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等,但一般认为是副粘病毒和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浆膜炎)在恶劣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病原是常在的病原,条件应激是发病的诱因,温度应激感冒后体质弱抵抗力下降加剧病情危害。
治疗:病初用双黄连或益尔康等抗病毒中药加治疗浆膜炎的药物连用3-5天一般可控制;症状严重死亡率高时注射抗病毒1号加阿米卡星及缓解症状的药物每天一次连续注射,2-3天后死亡率可减少,饮水中同事按常规加药物;治疗时配合改善饲养环境,尽量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防止因发病造成生长迟缓,饲料中添加优质维生素。
预防:本病为条件病,环境好应激小的鸭群基本不发病,环境稍差的改善后治疗明显,环境差治疗效果差。
1 坚持带鸭消毒,鸭舍及运动场无缝隙喷雾消毒,每周至少两次,勤擦拭饮水器,饮水器应不黏不发滑;坚持消毒坚决执行生物安全措施是降低发病提高效益的有效保障。
2 降低温度应激,避免造成感冒的机会,保持鸭舍干燥,减少阴冷环境提高机体抵抗力;
3 发病诱因出现后,是鸭群健康情况投服抗病毒中药及抗菌药物,鸭群很健康时及时改善条件可不投药;
4 15天前后可用植物血凝素2倍量饮水3天,同时用黄芪多糖,有效提高抗病力;
5 鸭群出现采食下降或采食增幅明显减弱时,如分析不出原因及时联系有经验的兽医帮助确诊,因为鸭本身抗病能力强,大多病情轻时表现不出来,等表现出来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