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东、鲁南等花生主产区,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低养殖成本,在蛋鸡日粮中使用部分花生饼粕,来替代豆粕。但由于花生粕本身的缺陷,使用过程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氨基酸平衡性差 花生饼粕粗蛋白的含量虽然比豆粕稍高,但蛋白质的品质差,赖氨酸含量低(1.32%),蛋氨酸少(0.27%),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应该超过9%,使用量较大,会出现脂肪肝、掉毛、啄羽等蛋氨酸缺乏的症状。 2.黄曲霉素污染严重 由于粗花生的特性,加之榨油使用的花生多为次一级花生,所以饼粕中的黄曲霉素大大超标。黄曲霉素侵害鸡的免疫器官,使机体的抗体水平忽高忽低,对疫苗的应答不是最佳水平,最终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抗体,使免疫失败;黄曲霉毒素还破坏鸡的肝脏、胆囊等内脏器官,影响肝脏卵黄前体的转运、合成,造成蛋鸡的产蛋和蛋壳质量的下降;影响鸡的采食量,增加了料蛋比;还使母鸡的性成熟延迟,开产晚。 3.容易掺假 由于花生的颜色较深,加之加工饼粕的多为小作坊,很容易掺进黄土、麸皮等杂质,且相对于豆粕更不容易辨别。掺假的花生饼粕直接影响鸡的生产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