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6-23 1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兔常见病防治
病毒性传染病 兔瘟(病毒性出血症)
: 病原 本病毒属于嵌杯状病毒科,无囊膜,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结构,外径为30~40nm,具有凝集人的红细胞的能力。能抵抗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可被1%氢氧化钠灭活。0.4%甲醛在40℃或37℃条件下能够杀死全部病毒,但仍能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f4K:I-b*s
流行特点 病兔、死兔和隐性传染兔为主要传染源。本病可通过病兔与健兔接触而传播,病兔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兔毛以及往来人员,亦可间接传播本病。本病只发生于兔,2月龄以上的兔最易感。本病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北方以冬、春季节多发。本病一旦发生,往往迅速流行,常给兔场带来毁灭性后果。8^.C3]/o1o7Y#d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3天。根据病程可分为3种病型: 1.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或非疫区。病兔无任何先兆或仅表现短暂的兴奋即突然倒地,抽搐、鸣叫而亡。有的鼻孔出血,肛门附近带有胶冻样分泌物(图4-1-1)。 2.急性型:在整个病兔流行期占多数。病兔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1℃以上,食欲明显减退或废绝,被毛粗乱,呼吸迫促,临死前体温下降,软瘫,四肢不断划动,抽搐、尖叫(图4-1-2)。部分病兔鼻孔流出带泡沫的液体,死后呈角弓反张。病程1~2天。 3.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或疫区,潜伏期长、病程长。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消瘦。有的病兔站立不稳,甚至瘫痪(图4-1-3)。有的病兔可以耐过,但生长缓慢
病理变化 本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各器官的出血、瘀血,水肿,实质器官的变性和坏死,呼吸道发生病变(图4-1-4)。鼻腔、喉头和气管的粘膜高度充血及点状出血,鼻腔和气管内充满血样泡沫和液体。肺脏水肿,有明显的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切面呈紫色(图4-1-5)。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褐色,质脆,有出血点。肾脏明显肿大,瘀血,呈红褐色,表面或切面有出血点(图4-1-6)。脾脏肿大,瘀血,呈暗紫色(图4-1-7)。心脏显著扩张,内积血凝块,心壁变薄。胃粘膜脱落,小肠粘膜有小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圆小囊和胸腺多数充血、出血。脑膜和脑内出血。胰脏有出血点。膀胱积尿(图4-1-8)。
9B;t,T6g#W%P$N诊断方法 1.电镜检查:将新鲜病兔尸体或采病死兔肝、脾、肾和淋巴结等材料制成10%悬液,应用超声波处理,经差速离心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制备电镜标本,用2%磷钨酸染色,电镜观察。若检出本病毒,可初步确诊。 2.血清学检查:用人的红细胞(各种类型均可)作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 (1)HA试验:将病料匀浆,取上清液,在微量板上体积2倍稀释,加入1%人O型红细胞。于37℃作用60min,若凝集,则证明有病毒存在。 (2)HI试验:用已知抗兔出血症病毒血清,检查病料中的未知病毒。在96孔V型微量滴定板上加被检病料(肝组织悬液),做2倍稀释,然后加抗血清,摇匀,再加入1%人O型红细胞悬液,于4℃作用30min观察结果。凡被已知抗血清抑制血凝者,证明本病毒存在,为阳性。 3.动物试验:采取病死兔的肝、脾或肺,制成1:5~1:10悬液,经双抗处理,接种2~3只兔。若发病死亡,自然病例的症状和病变相同,即可做出诊断。
2v.d(C9f9a0A5M8M2o#i!`鉴别诊断 兔瘟应与兔巴氏杆菌病和兔魏氏梭菌病区别开。 兔巴氏杆菌病无明显年龄界限,多呈散发,急性病兔无神经症状,肝不显著肿大,但表面上有散在灰白色坏死灶,脾肿大不显著,肾不肿大。兔巴氏杆菌病病型复杂,可表现为败血症、鼻炎、肺炎、中耳炎等,可从病料中分离出巴氏杆菌。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兔魏氏梭菌病发病以急性腹泻和盲肠浆膜有鲜红色出血斑为特征,在粪便中可查出魏氏梭菌,肝病料做血凝试验呈阴性。5P#J(d+K2o7}#r,j-M9W
防治措施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检疫与隔离。 (2)深埋病兔,对兔笼、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用兔瘟组织灭活苗,对家兔进行免疫接种,40日龄进行第一次接种,间隔20~30天第二次接种,间隔2~3个月再第三次接种,兔疫期可达6个月,以后每隔4个月接种一次。 2.治疗: (1)发病后划定疫区,隔离病兔。病死兔一律深埋或销毁,用具消毒。 (2)疫区和受威胁区可用兔瘟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按兔大小每只注射2ml。 (3)发病初期的兔肌注高免血清或阳性血清,成年兔3ml/kg体重,60日龄前的兔2ml/kg体重。待病情稳定后,再注射兔瘟组织灭活苗。 (4)病兔静脉或腹腔注射20%葡萄糖盐水10~20ml,庆大霉素4万单位,并肌注板蓝根注射液2ml及维生素C注射液2ml,也有一定效果。 (5)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黄芪等份混合后粉碎成细末(此即为“兔瘟散”),幼兔每次服1~2g,日服2次,连用5~7天;成年兔每次服2~3g,日服2次,连用5~7天。也可拌料喂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