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mplate/xmr2016/images/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8-5-14 06: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工艺
总产活仔数(头) 121 113 101
窝平产仔数(头) 122±1.48 11.5±1.84 11.89±2.26
窝平产活仔数(头) 12.1±1.45 11.3±1.89 11.22±1.72
70日龄育成数(头) 113 102 95
70日龄育成率(%) 93.39 90.27 94.06
断奶至发情天数(d) 3.6±0.48 3.5±1.08 3.44±0.73
断奶至配种天数(d) 5±1.05 4.5±1.08 4.78±1.09
一次发情受胎率(%) 90 100 88.89
次胎窝平产仔数(头) 11.67±1.22 10.5±1.18 11±1.93
次胎窝平产活仔数(头) 11.56±1.42 10.1±1.45 10.88±1.64
繁殖周期(d) 154 160.5 167.78
年产胎次 2.37 2.27 2.18
从表可以看出,湖北省的种猪场仔猪断奶适宜日龄为42天,商品猪的断奶适宜日龄为35天,比通行的断奶日龄提前7-18天,通过推行适宜早期断奶,可使母猪年产胎次增加0.1-0.2胎,年提供商品猪增加1-2头。
3.4.2、 1999年秋季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猪场,选择空怀经产母猪56头,按对等原则分为两组,试验组30头,以FD-600催情素诱导发情,对照组26头不作处理,自然发情。结果试验组母猪在注药后3-6d发情率为86.7%(26/30),同期对照组发情率为73.08%(19/26),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另外,选择临产英系大白母猪66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头,用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分娩 ;对照组30头,自然分娩。结果试验组在用药后24.08±9.18小时开始分娩,两天内有94.44%(34/36)母猪分娩。试验组白天分娩比例,平均妊娠期、胎衣排出期分别为80.56%、114.47±0.70d、24.92±31.99min,对照组分别为53.33%、115.27±1.70d、41.97±42.68min,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可使母猪分娩高度同期化,对新生仔猪无不良影响,经济效益显著。
3.5、开展了规模化养猪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针对武汉地区特定的自然气候条件,夏季高温湿热、冬季低温湿冷,对养猪生产的干扰大、损失大。采用了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5.1、从建筑设计上考虑屋面、墙体的隔热和保温性能;从管理的角度,考虑车间内合适的存栏密度。
3.5.2、冬季供暖——科学地按照猪群的繁殖与生理的特性不同,对极差温度的耐受性不一,冬季产仔哺乳车间和仔猪保育车间采用热风炉或者热水循环供暖,舍温可达18~20ºC。局部采用电热板辅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