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42|回复: 2

☆当今动物疫病的流行动态及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2 20: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国际动物疫病流行动态

    二十世纪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养殖业的飞速发展,使之由传统型向工厂化转变,集体化生产方式达到空前的高度。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统一的大市场逐渐形成,世界自由贸易空前繁荣。病原繁育的温室加上防疫屏障的消失,各种疫病也肆意蔓延,动物疫病已成为危害养殖业和食品公共卫生的头号大敌。去、今两年的非典、禽流感大暴发流行,使得世界不得安宁,动物疾病早已不仅仅是动物的事,而是关系着整个人类的健康。当今动物疫病的国际形式不容乐观。防疫灭疫已不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洲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公布人畜共患病200多种,已经查出人畜正在患有的达100多种,国际公认危害养猪业的五大疫病有口蹄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国外最近重大疫情很多,除疯牛病,非典、禽流感外,几个类型的口蹄疫以及猪瘟、鸡新城疫、尼帕病毒脑炎和裂谷热等都有暴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尾身茂说:“一种又一种来自动物的疾病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正确对待人畜共患疾病需要全球各国以及各个领域内的国际组织之间的紧密配合。”

    1.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简称SARS),2003年初,首先在广东报道第一例人类新疫病,一下子病例300多人,弄得人心惶惶。随后,在越南、加拿大等地相继发生,由于本病呈急性发作和世界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3年3月13日发出全球性警告,从而引起国际上的极度恐慌。我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做出英明决策,成立了专门的防治机构,采取一系列坚决的措施,终于在短期内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经国内外大批专家学者反复调查研究,一致认为其病原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APSV),这种新病毒与已知的冠状病毒有什么关系?其来源如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是提示非典特征和找出有效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据推断其来源可能是动物,其中以禽类或猪只可能性较大,后来又研究出是野生动物,特别是果子狸,这些带病毒的果子狸又是怎样演变过来的?除了果子狸外,还有其它动物吗?都还在研究之中。

    2.口蹄疫(FMD)  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流行,使养殖业、旅游业乃至世界经济受到重创。除英、法、德、蒙古、巴西、乌拉圭等疫情严重外,近几年来,南美、东亚、东南亚、欧洲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受到FMD的严重侵袭。亚洲仅有塞浦路斯、印尼、新加坡三个国家未发生。我国周边邻国韩国、蒙古、缅甸、印度接连发生,严重威胁我国。FMD不仅损害经济,而且危及社会和政局稳定。为了FMD的控制,英国口蹄疫的肆虑,农民遭殃,旅游业严重受损,欧盟国家不断发布封销禁令,韩国发生口蹄疫后,市民两个星期不敢吃牛肉,总统带头吃牛肉,英国不得不推迟大选日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官员于2001年3月14日发出警告,强调FMD已成为全球性威胁,并敦促世界各国采取更为严格的防预措施。

    3、疯牛病(BSE)  又名牛海绵状脑病,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自1985年4月首次发现于英国以来,已有18万头牛发病,并有近100人因吃了患病牛的牛肉而感染上新型克雅氏病,已成为全球恐慌的重要疫病。WHO已表示担优BSE将威胁全球。在欧洲除英国外,法、德、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瑞士、卢森堡、荷兰、丹麦、列支登士登、芬兰、奥地利等14个国家发生。近年来在加拿大、阿根廷、阿曼、科威特、泰国也有零星病例。2001年9月10日,日本暴发疯牛病65人感染,并且可能因病牛被加工成饲料而扩散。美国还出现了“疯羊病”(感染疯牛病的奶羊)。该病发展成为经济病、政治病。英国因疯牛病不仅影响了本国经济,而且还动摇了梅杰政府的根基,德国因“疯牛病”击垮农业部部长丰克和卫生部部长菲舍尔。

    自1985年病牛病在英国首次被发现,至今其蔓延之势屡禁不绝,已造成数百亿欧元的巨大损失,并成为困扰欧洲社会的一大顽症。截止2003年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发生了病牛病,病例已达188409头,其中英国占绝大多数,为183803头,占97.56%。疯牛病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一个幽灵——在欧洲大地游荡,世界悲剧催人警醒——食品安全迫在眉睫;警钟长鸣、群策群力——御疯牛于国门之外。

    4、禽流感(AI)  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上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称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注:HA—血凝素,NA—神经氨酸酶)。
A型流感病毒可感染各种动物,包括人及猪、马,各种海洋哺乳动物及禽类。

    自1878年意大利首发以来,全世界共暴发20多次,每次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如美国1983年一个州发生了,捕杀了1700万只鸡,损失6000多万美元,而消费者更是支出了3.49亿美元用于补助生产者的损失。1985年澳大利亚禽流感损失达200万美元,巴基斯坦1994年220万只鸡发病,死亡51%~100%,1995年墨西哥12个州,淘汰了1800万只鸡,封锁了3200万只鸡,紧急接种疫苗1.3亿只鸡,直接损失10亿美元。1997年香港禽流感(H5N1HPAI)“杀人”事件中,香港特区政府耗资1亿港币捕杀150万只鸡,18位人感染,死亡6人。2001年再度发生又斥资8000万港币,捕杀120万只鸡。2003年3月荷兰暴发H7N7HPAI淘汰了2500万只家禽,占养殖业总量的1/4,波及1000多个农场,损失1140万欧元,83人感染,死亡一名兽医。2003年底至2004年3月,亚洲禽流感“杀人”事件震惊于世,禽流感H5N1在亚洲的韩国首先暴发,随后日本、越南、泰国、印尼、巴基斯坦、中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截止3月20日公布,越南共有4320万只家禽感染、死亡或遭捕杀,占全国总数17%,直接经济损失1.3越南盾(折合8430万美元),23人感染,死亡16人,仍有11人在医院治疗(原报导疑似病290人感染,死亡41人),世卫组织截止9月10 报告:全世界39例人感染禽流感,死亡28人,致亡率相当高。我国公布16个 省市36个(市)地发生49起禽流感(H5N1)。

    5、尼帕病毒脑炎 ,1997年马来西亚的一个猪场首次暴发,1人死亡,是一种引起猪出现脑炎和呼吸系统症状的动物传染病,同时也可以感染人和狗、猫、山羊、马、免等动物。目前该病无特效药和疫苗。1998年9月底,马来西亚该州的猪场再次暴发了此病,波及全国40%的猪场,马来西亚政府下令宰杀生猪100多万头。有275人感染该病,其中,111人死亡,为了控制该病的蔓延,对马来西亚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6、裂谷热 :1930年肯尼亚裂谷地区首发,人畜共患病,特征肝损伤,是一种动物疫源性疫病,主要由各种蚊子传播,绵羊、山羊、牛和骆驼等动物和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的生命安全,该病首先发现于肯尼亚裂谷地区的绵羊中,现已在非洲广泛流行。1950—1951年肯尼亚家畜大暴发,死亡羊1万只,1977—1978年埃及大暴发,大批牛羊感染,20万人患病,600人死亡,人的感染率高达35%。1997—1998年主要暴发于肯尼亚和索马里27500人感染。2001年9月已流行到亚洲,至今,在沙特阿拉伯有近1087人感染,121人死亡,疫情仍在蔓延。

    7、莱姆病(LD) 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经蜱传播的自然疫原性人畜共患病。1975年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而命名,呈世界性分布,五大洲30余个国家有发病报道,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主要流行于山区的人和动物群体,发现时间虽短,但由于传播快、分布广,易引起多脏器多系统损害,致死率高,危害大而引起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甚至被认为是20世纪仅次于艾滋病的重要传染病。在美国已成为最常见的虫媒传播病,每年出现1万多新病例,此病已列为国家法定报告及监测的传染病。我国已在27个省、市、自治区发现证实有此病,且是东北地区人群常见病。18个省市是存在ID的自然疫源地。

    8、西尼罗河热 ,1937年在乌干达地区发现并分离到病毒,由西尼罗河病毒(WN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以脑炎、脑膜炎的神经性症状为特征。1999年8月首次暴发于美国纽约后,该病毒迅速肆虐美国,随后传播到非洲各地,欧亚大陆和中东国家。目前已扩展到39个州和地区。仅2002年1-10月,发病人数就已达到3296例,死亡182人,发病马匹11526例,而死亡野鸟更多。人及各种动物均可感染。

    博尔纳病:是一种以行为异常,脑实质和膜膜炎为特征,意识功能紊乱的神经性疫病,人畜共患病,人、马、羊等发病,1976年扎伊尔埃博拉河谷暴发,125人死亡。此前在非洲肆虐27年之久,其致死率达50-90%。

    9.登革热: 20年来,登革热已在世界61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尤以东南亚为甚,约15亿人口受威胁,近10年已广泛分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约25亿人健康受到威胁,病人6000万,死亡3万人,中国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兴、中山等地区。蚊媒传播,发热,实质器官出血,神经症状。

    10、新城疫(ND) ,自1926年首发于印尼和英国以来,已广泛存在于亚、非、美洲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仅大洋洲似乎没有该病。80年代欧洲仅有偶尔零星散发,但自90年代以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比、荷、卢、法、西、马尔他和法国皆有暴发,是危害鸡和火鸡饲养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11、猪瘟(CSF) ,曾是危害全球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现在仍呈世界性分布,在亚洲等地仍很严重。但随着众多国家启动扑灭计划,流行区域有所减小,目前澳大利亚、比、加、法、英、冰、新西兰、葡、西、瑞典、美及北欧已无猪瘟。值得注意的是,在消灭猪瘟的国家中,猪群曾突然暴发猪瘟的流行。猪瘟病毒较低毒力毒株的存在和持续性感染非常普遍,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12、繁殖障碍性疫病 的流行仍然严重,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近年来在欧、北美、亚洲等地猖獗。伪狂犬病(AD)虽然在欧盟、北美得到有效控制(美国1989—2000年实施根除计划,欧盟1996年启动扑灭计划),但在亚洲、南美流行仍然严重。细小病毒感染仍很普遍;布病和乙脑在局部范围内仍在流行;繁殖障碍型猪瘟也越来越常见。此外,弓形体、衣原体、猪流感等造成的繁殖障碍正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13、呼吸系统疫病 成为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而且非常重要的和难以根除的疫病。国际公认危害养猪五大疫病中此类病就占三个,可想之重要。主要有猪喘气病、萎缩性鼻炎、胸膜肺炎、猪肺疫、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以及牛、羊、鸡的支原体病等流行日趋严重。

    14、腹泻类疾病 是集约养猪业的重要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流行性腹泻(PED)、猪痢疾、轮状病毒感染、大肠肝菌病、牛病毒性腹泻、羊魏氏梭菌病及球虫病等。TGE、PED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为严重,TGE已遍布各养猪国家,PED在西欧、南欧(保、匈)和日本均有流行,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应加强防备。

    15、免疫抑制性疫病 已成为全球养禽业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疫病种类。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等旧病不断,网状内皮增生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IAV)、呼肠孤病毒(ReoV)、禽白血病病毒(ALV)等新病原又接踵而至,而且REV、CIAV、ReoV等还可经鸡胚垂直传播。严重的是这些疫病多重感染非常普遍,危害更为严重。特别需要注意近年来J亚群白血病病毒在全世界肉鸡群中逐渐流行开来。

    16、近几年来,新的动物疫病不断出现。猪圆环病毒感染、盖他病、猪副粘病毒病(蓝眼病、仙台病、尼帕病、曼内格尔病)、猪增生性肠炎等在国外开始流行;肾型传支、网状内皮增生病、J型淋巴白血病、病毒性关节炎、包体肝炎、肿头综合症、大脾病、鸭病毒性脑炎、肉鸡心包积水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在各地此起彼伏。1997年发生于澳大利亚的蒙南戈(Menangle)病是一种新的繁殖障碍性疫病;这些新病中,一些尚未传入我国,但潜在威胁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 国内动物疫病流行现状

    1、 畜牧业生产近十年来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因疫病造成的畜禽死亡率比西方国家至少高出一倍多,疫病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93年统计,全国猪、家禽、牛、羊和其他大牧畜的死亡率分别是8%—12%,12—20%、2%—5%、7%—9%和2%。疫病种类繁多,仅传染病就有220多种之多,其中细菌性病110多种,病毒病80多种,真菌病10多种;其中80年代后出现的新病达20多种。目前我国已消灭的只有牛瘟和牛肺疫两种,一部分达到控制或稳定控制,而大部分流行面广、危重严重,或局部发生但潜在危险较大。

    2、 随着我国集约化和规模化饲养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营范围扩大,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渠道增多,造成了疫病流行的客观条件。我国兽医基础薄弱,地位低,技术储备不足,防检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养殖业的迫切需要。另外改革中许多政策性配套措施跟不上,且受商品大潮冲击,造成基层防疫队伍不稳,防疫监测网络遭受破坏、严重影响了疫病监测和防治工作。导致口蹄(FMD)、猪瘟(CSF)、水疮病、炭疽、牛出败、布病、结核等已经控制的疫病又重新抬头,呈扩散蔓延之势。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疫病控制大有好转,但后续很多问题还需解决,今年的禽流感突然暴发,反应了疫病防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可以这样地叫醒大家,路途还很艰辛,同志还需努力!

    3、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种畜、种禽、野生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显著增加,而缺乏有效监测手段,配套措施不力,使禽流感(AI)、鸡白血病(CIA)、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减蛋综合征(EDS)、马立克(MD)、法氏囊(IBD)、蓝耳病(PRRS)、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猪痢疾、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赤羽病、痒病、山羊关节炎脑炎和梅迪一维斯纳等病传入我??br />
    4、 部分原有病毒病,在流行过程中,未能充分掌握其病原体的变异及其规律,常引起误诊和免疫失败,造成巨大损失。

    5、 在防治细菌病时,长期盲目滥用抗菌药和含抗菌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细菌产生耐药性。因防治失败而出现疫情十分常见。

    6、 兽药(含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研究的落后,兽药市场的管理不严,假冒伪劣兽药盛行,严重影响我国动物疫病的防制。

    7、 我国的兽医体制和法制很不适应动物疫病的防制。虽然《动物防疫法》出台几年了,但配套法规难产,而且政出多门,主体多元化,一定程度上人为造成无法可依的局面。

    三、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特点

    1、 传染性疫病仍然是最重要的威胁。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传染原一旦侵入,住住很快波及全群,引起暴发性流行日益增多。

    2、 老疫病仍然存在,而且一些已经控制的老疫病,如猪瘟、水疮病、伪狂犬病、新城疫、布病、结核等又重新抬头,呈扩张之势。

    3、新病不断传入我国,疫病种类不断增多。如蓝耳病(PRRS)、牛传鼻(1BR)、鸡白血病(CIA)、禽流感(AI)、猪圆环病毒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隐孢子虫病等,其流行有扩大之势。

    4、一些流行的疫病非典型化或病原发生重要变化,这类疫病的发生在逐渐增加。前者如非典型猪瘟和新城疫,近来又有非典型猪肺疫的报道;后者如马立克超强毒、超超强毒、法氏囊超强毒等,呈毒力增强的趋势。

    5、一些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在加重,特别是耐药菌标的增加,使一些细菌病的流行日益猖獗,防治十分困难。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支原体病和球虫病等。

    6、多病原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疫病的流行更加复杂,二重感染、多重感染、继发感染病例在上升。

    7、近年来,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时有发生,并有增多之势。如霉菌、二恶英、喹乙醇、瘦肉精、痢菌净等中毒。

    8、人畜共患病的突发实在难以对付,全球性的非典大战、禽流感大战、震惊于世,令人毛骨悚然,不知下一次又将是何种惊动人类和 动物的疾病出现。

    9、很多疫病不再受地域限制,并遍布全国。

    10、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呼吸系统疫病、传染性腹泻病、禽类免疫抑制病、魏氏梭菌病和支原体病的流行占据主导地位,流行面在扩大,危害在加重。

    四、 对策

    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全面实施预防为主的方针、扎扎实实做好:强制免疫、加强检度、严堵国门、报告疫情、准确监测、充实科研、改革体制。早、快、严、小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具体论述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5-9 21: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强烈同意
发表于 2008-8-28 16: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我下了,多谢奉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2 05: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