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鸭的品种与类型 鸭的品种类型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按经济用途划分,鸭的品种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肉用型、蛋用型和兼用型。肉用型品种的外型特征是:颈粗、腿短,体躯呈长方块形。生产性能以产肉为主。体型重大而丰满;早期生长特别迅速,一般成年鸭体重在3.5公斤左右,配套系生产的商品肉鸭7周龄体重近3公斤,肉料比1:2.7-2.8。兼用型品种的外型特征是:体型浑圆而较硕大;颈、腿粗短。此类型品种一般年产蛋量150-200个,蛋重70-75克;成年鸭体重2.2-2.5公斤。我国鸭品种大多集中分布于原产地及邻近地区,只有少数品种分布面较广。肉用型品种北京鸭除北京地区集中饲养外,现已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饲养。瘤头鸭(俗称番鸭)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饲养较多的肉用型品种。蛋用型和兼用型鸭多为麻鸭,以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或淮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蛋用型鸭以主产于浙江的绍(兴)鸭和福建的金定鸭;兼用鸭以主产于江苏的高邮鸭在全国的分布较广。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和贵州少的水稻产区,使用当地麻鸭,以稻田放牧饲养肉用仔鸭为其特点。我国地方鸭种中有黑白两个纯色品种,即连城白鸭和莆田黑鸭都原产于福建省。目前我国常见的肉用型鸭品种除北京鸭、番鸭外,还有引进的樱桃谷鸭、狄高鸭等。 北京鸭 1、产地 北京鸭原饲养于京东大运河及潮泊河一带,后迁至北京西郊,相传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型标准品种。该鸭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可塑性强,既可向产肉多、低脂肪方向培育,也可向产蛋方向选育。加之其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为国内外肉鸭育种和生产广泛使用。 2、外貌特征 北京鸭羽毛洁白、紧凑,稍带乳黄光泽。初生雏鸭绒毛金黄色,4周龄前后变成白色。体型硕大丰满。头大眼圆,虹彩呈灰色,喙中等长,呈橘红色,较宽厚。颈粗,中等长。体躯长方形,胸部丰满,腹部宽深,前胸昂起,后腹稍向后倾与地面呈约30度角。背宽平,两翅小,紧贴于体躯。尾短,上翘。公鸭有四根向背部卷曲的雄性羽,体躯长而宽,腿短而有力,胫、蹼橘红色,蹼宽厚。性温驯,合群性强,宜集约饲养。 3、生产性能 北京鸭生长发育快,一般生产群雏鸭体重58-62克,21日龄可达0.6-0.8千克,50日龄可达1.75-2千克。公鸭成年体重3.5千克,母鸭3.0千克。经选育的大型父系公鸭体重可达4-4.5千克,母鸭3.5-4千克。我国选育的新型北京鸭配套系的商品系肉鸭7周龄体重可达3千克,料肉比3:1。公鸭全净膛率77.9%,母鸭76.5%。北京鸭性成熟早,一般150-180日龄开产,早熟母鸭130-1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180枚。近年来,经选育的鸭群平均年产蛋量可达200-260枚,蛋重约90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0%左右。 表1-1 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系别 7周龄活重(kg) 饲料转化率 10个月产蛋数(枚) 中型 父系 2.78 2.86 195 母系 2.64 2.94 232 大型 父系 3.24 2.63 191 母系 3.10 2.75 208 因其肌间纤维细致,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肉质好,也用仔鸭填饲肥育,为烤鸭提供原材料。另外,北京鸭也用于杂交生产,作为父本与其他品种杂交。据报道,北京鸭与其他10多种鸭杂交效果都较理想。纯种北京鸭一般都采用舍饲管理,对其杂种后代可根据当地情况和所采用的母本品种可用舍饲或放牧补饲的饲养管理方式。 樱桃谷鸭 1、产地 由英国林肯郡樱桃谷鸭公司引入北京鸭选育而成,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型品种。该鸭适应性强,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饲养效果好。 2、外貌特征 因该鸭含北京鸭血统,外貌似北京鸭。全身羽毛洁白,头大,额宽,鼻脊较高,喙、胫、蹼橙黄色。颈粗短平,翅强健,贴附于躯干。背宽长,从肩至尾部稍倾斜,胸宽深,脚粗短。 3、生产性能 樱桃谷鸭生产性能优良,成年公鸭重4-4.5千克,母鸭3.5-4千克。父母代母鸭,平均产蛋210-220枚,平均提供雏鸭168只。该公司不断推出新的配套品系,生产性能逐步提高,如其SM系父母代母鸭26周龄开产,开产后40周产蛋220枚,种蛋孵化率78%,产蛋40周可提供雏鸭180只。其商品肉鸭生长速度快,如白羽L3系出壳重35克,7周龄可达3.09千克,料肉比2.81:1。国内也有用樱桃谷鸭作父本与本地品种杂交,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 狄高鸭 1、产地 是澳在利亚狄高公司育成的优良肉用型品种。我国于1979年引入。 2、外貌特征 雏鸭绒羽呈黄色,成年白羽。喙、胫、蹼橙黄色。头大而扁长,颈粗长。胸宽,体躯稍长,尾梢翘起,体躯前昂。后躯靠近地面,胫粗短。 3、生产性能 生长快,早熟易肥。成年鸭重约3.5千克。26周龄开产,年产蛋量200-230枚。蛋重约88克。在良好条件下,仔鸭56日龄活重3.5千克,料肉比3:1。半净膛屠宰率92.86%,全净膛79.76%-82.34%;胸肌273克,腿肌352。我国利用该品种与本地鸭杂交,效果良好。 肉鸭的生产特点 商品肉鸭具有生长特别迅速、体重大、出肉率多、饲料转化率高、生产周期短和全年批量生产的特点。 生长迅速,出肉率高,肉质好 商品肉鸭的生长速度是家禽中最快的一种。大型商品肉鸭8周龄可达3.0-3.5公斤,为其初生重的50倍以上。上市体重一般在3公斤或3公斤以上,大型商品肉鸭的胸腿肌特别发达,据测定8周龄的大型商品肉鸭的胸腿肌可达600克以上,占全净膛屠体重的25%以上,胸肌可达300以上。这种肉鸭的鸭肌肉肌间脂肪多,肉质细嫩,是作烤鸭和煎、炸鸭食品的上乘材料。 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好 商品肉鸭在较好的营养条件下,一般饲养到8周龄上市的料肉比约为3:1左右,到7周龄上市则可降到2.6-2.7: 1。 性情温顺、易管理 肉鸭性情温顺,合群性强,不会飞,潜水能力也较差。因此,它既适宜于农村家庭庭院式饲养,更适宜于工厂集约化饲养。在有规律的管理条件下,很容易建立条件反射。 生产周期短,可全年批量生产 商品肉鸭由于生长特别迅速,从出雏到市全程饲养期仅需42-56天,生产周期极短,资金周转快,这对经营者十分有利。商品肉鸭可用全舍饲饲养方式,因此打破了生产的季节性,可以全年批量生产。稻田放牧生产肉用仔鸭季节性较强,舍饲商品肉鸭全年可批量生产4-6批,传统市场肉鸭供应淡季的时间内也能提供优质肉鸭上市,因而饲养商品肉鸭全年都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型肉用仔鸭的生长速度、耗料量 鸭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与日粮的营养水平及品种遗传性关系最大。一般情况下饲料的营养水平越高,肉鸭的耗料量就越低,饲料转化效率就越高,单位增重耗料少;饲料营养越低,鸭的耗料量就越高,饲料转化效率就越低,单位增重耗料就多,采食量增大,饲料成本增加。现将几个肉鸭品种的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介绍如下:1、北京肉鸭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北京肉鸭在6周龄时活重可达2.8公斤,7周龄3.15公斤,8周龄达3.42公斤;饲料转化率则随周龄的增加而降低,6周龄为2.27,7周龄为2.58,8周龄下降到2.83。详见表3-1和表3-2。 表3-1 美国NRC(1994)建议的北京鸭体重和耗料周龄 体重(kg) 每周耗料量(kg) 累计耗料量(kg) 公 母 公 母 公 母 0 0.06 0.06 0.00 0.00 0.00 0.00 1 0.27 0.27 0.22 0.22 0.22 0.22 2 0.78 0.74 0.77 0.73 0.99 0.95 3 1.38 1.28 1.12 1.11 2.11 2.05 4 1.96 1.82 1.28 1.28 3.40 3.33 5 2.49 2.30 1.48 1.43 4.87 4.76 6 2.96 2.73 1.63 1.59 6.50 6.35 7 3.34 3.06 1.68 1.63 8.18 7.98 8 3.61 3.29 1.68 1.63 9.86 9.61 表3-2 北京鸭平均体重、耗料量及饲料转化率(公母混群)周龄 活重(公斤) 耗料量 饲料转化率 周龄(公斤) 累计(公斤) 1 0.27 0.23 0.23 0.85 2 0.76 0.74 0.97 1.27 3 1.35 1.16 2.13 1.57 4 1.81 1.16 3.28 1.82 5 2.32 1.48 4.76 2.05 6 2.80 1.62 6.39 2.27 7 3.15 1.75 8.14 2.58 8 3.42 1.54 9.68 2.83 大型肉用仔鸭的生长速度、耗料量(1) 鸭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与日粮的营养水平及品种遗传性关系最大。一般情况下饲料的营养水平越高,肉鸭的耗料量就越低,饲料转化效率就越高,单位增重耗料少;饲料营养越低,鸭的耗料量就越高,饲料转化效率就越低,单位增重耗料就多,采食量增大,饲料成本增加。现将几个肉鸭品种的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介绍如下:1、北京肉鸭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北京肉鸭在6周龄时活重可达2.8公斤,7周龄3.15公斤,8周龄达3.42公斤;饲料转化率则随周龄的增加而降低,6周龄为2.27,7周龄为2.58,8周龄下降到2.83。详见表3-1和表3-2。 表3-1 美国NRC(1994)建议的北京鸭体重和耗料周龄 体重(kg) 每周耗料量(kg) 累计耗料量(kg) 公 母 公 母 公 母 0 0.06 0.06 0.00 0.00 0.00 0.00 1 0.27 0.27 0.22 0.22 0.22 0.22 2 0.78 0.74 0.77 0.73 0.99 0.95 3 1.38 1.28 1.12 1.11 2.11 2.05 4 1.96 1.82 1.28 1.28 3.40 3.33 5 2.49 2.30 1.48 1.43 4.87 4.76 6 2.96 2.73 1.63 1.59 6.50 6.35 7 3.34 3.06 1.68 1.63 8.18 7.98 8 3.61 3.29 1.68 1.63 9.86 9.61 表3-2 北京鸭平均体重、耗料量及饲料转化率(公母混群)周龄 活重(公斤) 耗料量 饲料转化率 周龄(公斤) 累计(公斤) 1 0.27 0.23 0.23 0.85 2 0.76 0.74 0.97 1.27 3 1.35 1.16 2.13 1.57 4 1.81 1.16 3.28 1.82 5 2.32 1.48 4.76 2.05 6 2.80 1.62 6.39 2.27 7 3.15 1.75 8.14 2.58 8 3.42 1.54 9.68 2.83 大型肉用仔鸭的生长速度、耗料量(2) 2、樱桃谷肉用仔鸭的生长速度和耗料量樱桃谷肉鸭苗分成2组,0-14日龄采用网上保温育雏,15-40日龄为大棚圈养,全期喂颗粒料。日粮营养水平和增重情况见表3-3和表3-4。表中结果表明,三阶段饲养的效果比两阶段的好。 表3-3 饲养阶段划分及饲粮养分浓度组别 日龄(天) 粗蛋白质(%) 代谢能(兆焦/公斤) 蛋+胱氨酸(%) 1 0-28 18.50 12.37 0.8 29-40 16.50 12.54 0.6 2 0-14 21.00 12.41 0.8 15-28 19.00 12.29 0.6 29-40 15.00 11.58 0.5 表3-4 不同日龄阶段生长情况 单位:公斤项 目 0-14日龄 15-28日龄 29-40日龄 0-40日龄 1 2 1 2 1 2 1 2 耗 料 0.606 0.700 2.305 2.467 2.986 2.965 5.951 6.132 增 重 0.384 0.480 1.264 1.310 1.029 2.623 2.623 2.819 料肉比 1.578 1.458 1.824 1.883 3.061 2.882 2.269 2.175 大型肉用仔鸭的饲养标准(1) 为了使肉用仔鸭健壮,充分发挥其增重潜力,得到最好的生产性能,不浪费饲料,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根据不同品种(系)、周龄、生产水平,按饲养标准并结合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制定出饲喂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日粮配方。饲养标准在养鸭生产中起重要作用,但在应用某一饲养标准时,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灵活掌握。1、我国肉鸭饲养标准表3-5 肉鸭饲养标准营养成分 0-3周龄 3周以上 种鸭代谢能 (兆焦/公斤) 12.131 12.552 11.385 粗蛋白 (%) 20.0 18.0 17.0 钙 (%) 1.0 1.0 2.25 磷 (%) 0.6 0.5 0.5 食盐 (%) 0.3 0.3 0.3 蛋氨酸 (%) 0.3 0.25 0.29 蛋+胱氨酸 (%) 0.6 0.53 0.55 赖氨酸 (%) 1.1 0.95 0.85 色氨酸 (%) 0.27 0.26 0.24 维生素A (IU/kg) 4000 4000 4000 维生素D (IU/kg) 220 220 500 维生素E (mg/kg) 6.0 6.0 8.0 核黄素 (mg/kg) 4.0 4.0 4.5 泛酸 (mg/kg) 11.0 11.0 7.0 烟酸 (mg/kg) 55.0 55.0 40.0 吡哆醇 (mg/kg) 2.6 2.6 3.0 大型肉用仔鸭的饲养标准(2) 2、美国NRC(1994)建议的北京白鸭日粮中营养物质需要量(干物质=90%) 表3-6 北京白鸭营养需要营养物质 单位 0-2周龄 2-7周龄 种鸭代谢能 MJ/kg 12.13 12.55 12.13 蛋白质和氨基酸: 粗蛋白质 (%) 22 16 15 精氨酸 (%) 1.1 1.0 异亮氨酸 (%) 0.63 0.46 0.38 亮氨酸 (%) 1.26 0.91 0.76 赖氨酸 (%) 0.90 0.65 0.60 蛋氨酸 (%) 0.40 0.30 0.27 蛋氨酸+胱氨酸 (%) 0.70 0.55 0.50 色氨酸 (%) 0.23 0.17 0.14 缬氨酸 (%) 0.78 0.56 0.47 常量元素: 钙 (%) 0.65 0.60 2.75 氯 (%) 0.12 0.12 0.12 镁 Mg/kg 500 500 500 非植物磷 (%) 0.40 0.30 - 钠 (%) 0.15 0.15 0.15 大型肉用仔鸭的饲养标准(3) 3、樱桃谷肉用仔鸭的饲养标准樱桃谷肉用仔鸭的饲养标准见表3-7。在标准中未列出的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参考北京鸭饲养标准。 表3-7 樱桃谷肉用仔鸭饲养标准营养成分 0-2周龄 3周龄以上代谢能(兆焦/公斤) 13.0 13.0 粗蛋白质(%) 22 16.0 钙(%) 0.8-1.0 0.65-1.0 可利用磷(%) 0.55 0.52 蛋氨酸(%) 0.50 0.36 蛋+胱氨酸(%) 0.82 0.63 赖氨酸(%) 1.23 0.89 色氨酸(%) 0.28 0.22 苏氨酸(%) 0.92 0.74 亮氨酸(%) 1.96 1.68 异亮氨酸(%) 1.11 0.87 缬氨酸(%) 1.17 0.95 苯丙氨酸(%) 1.12 0.91 精氨酸(%) 1.53 1.20 甘+丝氨酸(%) 2.46 1.9 大型肉用仔鸭的饲养标准(4) 4、狄高肉用仔鸭饲养标准表3-8 狄高肉用仔鸭饲养标准营养成分 0-2周龄 3周龄以上代谢能(兆焦/公斤) 12.33 12.33 粗蛋白质(%) 21-22 16.5-17.5 赖氨酸(%) 1.10 0.83 蛋氨酸(%) 0.40 0.30 蛋+胱氨酸(%) 0.70 0.53 色氨酸(%) 0.24 0.18 精氨酸(%) 1.21 0.91 苏氨酸(%) 0.70 0.53 亮氨酸(%) 1.40 1.05 异亮氨酸(%) 0.70 0.53 钙(%) 0.8-1.0 0.70-0.90 可利用磷(%) 0.40-0.60 0.40-0.60 盐(%) 0.35 0.35 大型肉用仔鸭的饲养标准(4) 4、狄高肉用仔鸭饲养标准表3-8 狄高肉用仔鸭饲养标准营养成分 0-2周龄 3周龄以上代谢能(兆焦/公斤) 12.33 12.33 粗蛋白质(%) 21-22 16.5-17.5 赖氨酸(%) 1.10 0.83 蛋氨酸(%) 0.40 0.30 蛋+胱氨酸(%) 0.70 0.53 色氨酸(%) 0.24 0.18 精氨酸(%) 1.21 0.91 苏氨酸(%) 0.70 0.53 亮氨酸(%) 1.40 1.05 异亮氨酸(%) 0.70 0.53 钙(%) 0.8-1.0 0.70-0.90 可利用磷(%) 0.40-0.60 0.40-0.60 盐(%) 0.35 0.35 配制肉鸭饲料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饲养肉鸭,既要满足其营养需要,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又不致浪费,必须定一个大致的标准。肉鸭的饲料应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配合,饲粮中的能量、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钙、磷等主要养分含量必须满足肉鸭的营养需要。提供的饲养标准仅仅是一个参考,应根据本地不同肉鸭品种的生产水平、健康状况、气候变化、实际饲喂效果以及畜产品市场价格等情况,对饲养标准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2、日粮配方应尽量采用当地资源丰富的饲料,按鸭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要的要求,配出质优价廉的日粮。因同名饲料不同产地其营养成分变化较大,最好能对所用饲料进行化学分析,从而保证所配饲粮养分含量的准确性。 3、饲粮应符合水禽消化特点。各种饲料原料应合理搭配,使配出的饲料所含营养物质能满足健康、生长及维持的需要。各类饲料配合比例大致如表3-9。 4、饲料要多样化,注意饲料的适口性。鸭和火鸡是对黄曲霉素毒性最敏感的家禽,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的鸭敏感性不同,如麻鸭比北京鸭敏感,雏鸭比成年鸭更为易感。因此要注意玉米、花生饼粕的发霉情况,切忌使用霉烂变质饲料。 5、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禽类有“为能采食”的特点,过度降低日粮营养成分浓度,势必通过增大采食量加以弥补,提高了耗料量,降低了饲料转化效率,综合成本是增加的。应当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饲料原料,做到既能满足肉鸭的营养需要,又能适当降低饲粮成本。 6、饲粮配合要相对稳定,若需改变饲粮配方应逐步进行。饲料配方突然变化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影响肉鸭的消化机能,从而影响正常生长,生产效益降低 表3-9 配合饲粮时各类饲料的大致比例饲料种类 百分比谷物饲料(2-3种以上) 45-70 糠麸类 5-15 植物性蛋白饲料 15-25 动物性蛋白饲料 3-7 矿物质饲料 3-5 干草类 2-5 添加剂 0.5-1 青饲料(2种以上,按精料总量) 30-35 肉鸭饲料配方示例(1) 表3-10 肉鸭日粮参考配方原料 雏鸭 中鸭 大鸭 0-2周龄 2-4周龄 4周龄玉米 61.3 66.95 74.4 豆粕 31.0 29.0 22.0 鱼粉 3.5 - - 磷酸氢钙 1.8 1.6 1.2 石粉 1.1 1.1 1.0 食盐 0.3 0.35 0.4 预混料 1.0 1.0 1.0 粗蛋白(%) 20.0 18.0 15.5 代谢能(kcal/kg) 2850 2850 2900 温度 肉用型雏鸭与蛋用雏鸭育雏时的区别在于:一是育雏的温度要求较高,二是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求也高。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高温、适温、低温3种育雏方法。低温育雏(接雏时的室温25℃左右),其优点是雏鸭经受低温的锻炼后体质健壮,生长发育均匀,采食较好,节约燃料,并因室内外温差小,可以较早放牧;缺点是饲料消耗较多,生长较慢,由于温度低,雏鸭常常堆挤,不容易养好,缺乏养鸭经验者很可能造成失败,故不敢采用。 表4-1肉鸭育雏期的3种环境温度(℃)方案 1-2日龄 3-7日龄 8-14日龄 15-21日龄 1 35 34-30 29-24 24-21 2 30 29-24 24-17 16左右 3 32 每天降0.5-0.1 18-15 育雏温度通常可从表中提供的3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掌握温度时,都要遵循鸭龄从小到大,循序下降的准则,切忌忽高忽低,避免温差过大。由于雏鸭的体质有强有弱,所用的热源不同,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的湿度、通风条件也有差别。因此,采用的适宜温度最好根据雏鸭的精神状态决定。温度过低时,雏鸭挤压成堆,此时应适当升温;温度过高时,雏鸭张口喘气,远离热源,烦躁不安,张开翅膀,饮水量增加,此时应当降温;温度合适时,雏鸭散开活动,三五成群,躺卧的姿势很舒展,伸颈展翅,食后静卧无声。 湿度 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如空气中湿度过低,雏鸭窜易出现脚趾干瘪、精神不振等轻度脱水症状,影响健康和生长。所以,1周龄以内,育雏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60-70%,2周龄起维持在50-55%即可。高温高湿的环境,不仅使雏鸭的体热散失受阻,致使食欲减退,精神不佳,而且有利于霉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繁殖,雏鸭容易得病;如遇低温高湿,对雏鸭更不利,危害更严重,雏鸭的体热散失快,很容易着凉得病,而且饲料消耗增加。所以,育雏期内以温度为主要因素,把温度和湿度结合起来考虑,严密掌握,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通风换气 雏鸭体温高、呼吸快,如果育雏室关得太严密,室内的二氧化碳会很快增加。如不适当通风,会造成缺氧。尤其在室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粪便分解快,挥发出大量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刺激眼、鼻和呼吸道,严重时会造成中毒。因此,育雏室要定时换气,朝南的窗户,要适当敞开,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任何时候都要防止贼风直吹鸭身。 光照制度 雏鸭特别需要日光照射。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照射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3,促进骨骼生长,并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系统,有助于新陈代谢。在不能利用自然光照或者自然光照时间不足的条件下,可用人工光照弥补。育雏期内,光照的强度可大些,时间可长些。第一周龄,每昼夜光照可达20-23小时。第二周龄开始,逐步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第三周龄起,要区别不同情况,如上半年育雏,白天利用自然日照,夜间以较暗的灯光照明,只在喂料时用较高的灯光照半小时;如下半年育雏,由于日照时间,可在傍晚适当增加光照1-2小时,其余时间仍用较暗的灯光通宵照明。除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环境条件外,水源水质、饲养密度及噪音等,均对雏鸭有较大的影响,必须注意。 饲养密度 不同类型的鸭(肉用型或蛋用型)饲养密度不同;同一类型的鸭如日龄不同,或生长阶段不同,每平方米鸭舍的饲养量也不同;同一类型的鸭,虽然日龄也相同,但由于饲养季节不同,鸭舍的大小不一样,其每平方米鸭舍的养鸭数量也有差异。因此,在建造鸭舍计算建筑面积时,要留有余地,适当放宽计划;但在使用鸭舍时,要周密计划,充分利用建筑面积,提高鸭舍的利用率。一般的原则是,单位面积内,冬天适当多养些(提高密度),夏天适当少养些;大面积的鸭舍,饲养密度适当大些,小面积的鸭舍,饲养密度适当小些;运动场大的鸭舍,饲养密度可适当大些,运动场小的鸭舍,饲养密度可适当小些,下表是按春、秋季的条件设计的密度,可供参考。 肉雏鸭的管理要点 雏鸭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的幼鸭,在这个阶段,幼鸭生长速度快,主要生长内脏、肌肉和骨骼,代谢旺盛,但肠胃细小,采食量小,消化腺体不发达,所产生的消化酶不完全,因此要喂易于消化、营养全面、蛋白和能量都较高的日粮,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若饲料营养水平低,营养供应不足,雏鸭生长缓慢,上市时间将大幅度延长,饲料转化效率将大大地降低,因此必须注重雏鸭的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以培育优质的肉雏鸭。1、进雏前的准备第一,按肉用型鸭的饲养标准,配制好雏鸭饲料。开始3天内,可在饲料中加入0.2%-0.3%土霉素碱或0.02%-0.04%的呋喃唑酮。第二,备足垫料(网上育雏不用垫料),充分晒干,如以稻草作垫料,还要切成3-5厘米长。第三,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第四,雏鸭入舍前12小时,开启供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的要求。2、接雏和分群雏鸭从出雏机中捡出,在孵化室内绒毛干燥后转入育雏室,此过程称为接雏。接雏可以分批进行,尽量缩短在孵化室的逗留时间,千万不要等到全部雏鸭出齐后再接雏,以免早出壳的雏鸭不能及时饮水和开食,导致体质逐渐衰弱,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雏鸭转入育雏室后,应根据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把强雏和弱雏分别挑出,分成小群饲养,特别是弱雏,要把它放在靠近热源即室温较高的区域饲养。以促使“大肚脐”雏鸭完全吸收腹内卵黄,可提高成活率。一般的雏鸭也要分群饲养,雏群的大小以200-300只为宜。第一次分群后,雏鸭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会出现大小强弱差别,所以分群工作要经常进行,可以在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密度调整,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分群。3、先饮水,后开食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善于观察雏鸭的动态,当雏鸭东奔西走并有啄食的行为时,说明此时可以饮水开食。如夏季气温高(25℃)就可将雏鸭直接放到1厘米深的水盆中,让它边喝边洗;冬季气温低(水温在15℃以下),应先提高水温,使达到20℃以上,然后放鸭饮水。每次饮水约5分钟左右,然后把雏鸭赶到干燥的垫草上,让它梳理羽毛,休息一会儿。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喂食。第一次喂食一般都用碎玉米、碎糙米,将它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粘”。开食时将煮过的饲料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饮水器要放置在食盆的旁边,便于随时饮水或洗口腔。随着雏鸭长大,把水盆和料槽的距离拉开,可节约饲料。4、少喂多餐,逐步过渡到定时定餐初生的雏鸭,食道膨大部不很明显,贮存饲料的容积很小,消化器官还没有经受过饲料的刺激和锻炼,消化机能不健全,肌胃的肌肉也不坚实,磨碎饲料功能很差,所以要少吃多餐,少喂勤添,随吃随给,饲槽内要稍有余食,但不能太多,以防酸败。除白天每隔1.5-2小时喂1次外,晚上也要喂两次,开头3天的饲养是很关键的;对不会自动走向饲槽的弱雏,要耐心引诱它去采食,使每只都能吃到饲料,吃饱而不吃过头。3天以后,可改用食槽饲喂,槽的边高3-4厘米,长50-70厘米,这样可以防止鸭粪混入污染饲料。6日龄起就可以采用定时喂食,每隔两个小时喂1次;8-12日龄每隔3小时喂1次,每昼夜喂8次;13-15日龄每隔4小时喂1次,每昼夜喂6次;16-20日龄每昼夜喂5次,白天每隔4小时喂1次,夜间每隔6小时喂1次;21日龄以后,每隔6小时喂1次,每昼夜喂4次。随着雏鸭的逐渐长大,可以不用食槽而改用水泥圈饲喂,即在育雏室一角,做好水泥圈,先将饲料拌好,分小堆放在水泥圈上,然后分批将雏鸭放入,每批200-300只为宜,每次吃食10分钟左右。但每次投料不要太多,以每批都能吃完为度。5、光照制度肉用雏鸭的光照要制订制度,严格执行。光照不仅对生长速度有关,也对种鸭的性成熟期有关。 表5-1 雏鸭的光照制度雏 龄 光照时数 光照强度 2-3天 24小时 12勒克斯(或按每平方米3瓦计算) 4-7天 23小时 同上 8天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至采用自然光照 5-8勒克斯 (或按每平方米1.5-2瓦计算) 6、洗浴和运动进行洗浴和运动,可促进鸭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发育,但雏鸭的尾脂腺尚不发达,初期洗澡的时间要短,水的深度要浅。一般都在地上铺塑料薄膜,把四边垫高3-5厘米,薄膜中间倒入温水,从出壳后的第三天起,每天把雏鸭分批赶入浅水中嬉戏5-8分钟,然后赶回到无风的太阳下或垫有干草的舍内,使羽毛迅速干燥,以免受凉。天冷时洗浴在中午进行,每天1次;夏季可每天洗浴2-3次,时间稍长一些。夏天洗浴,不但能增进运动,还有防暑降温的作用。1周龄以后的雏鸭可在5-10厘米深的水池内洗浴,每次10分钟左右。2周龄以后,可放在15-20厘米深的水池中洗15-2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洗浴时间,直至放牧游水。除水浴外,雏鸭的运动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室内运动,即每隔一段时间,将躺睡着的鸭子徐徐哄赶,沿鸭舍四周缓慢而行。避免雏鸭久卧在潮湿的褥草上,导致胸腹部及腿部疾患。如果此时垫草已经潮湿,一边驱赶一边撒上一层干净的垫草,使雏鸭能舒舒服服地睡在干燥的垫草上。另一种是室外运动,将雏鸭徐徐驱赶到运动场上,使它接触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7、卫生和环境大群高密度饲养时,雏鸭所处环境易脏污,应激大,抗病力低,很容易影响鸭群生长,使疾病暴发流行,所以应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鸭粪多而潮湿,易腐臭和滋生蚊蝇、微生物,须常清扫,最好冲洗地面,清除积水,勤换地上垫料,减少粉尘和垃圾污染;饮水器和水盆放在适当位置,保持舍内干爽清洁;垫料要均匀,保持地面平整;经常检查饲料和饮水卫生,饮水器和水盆易受粪便污染,鸭喜欢溅水理毛,所以每天须多次清洗,更换清洁饮水;所有饲养工具应酌情清洗,保持清洁卫生;人要更换鞋靴和工作服,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鸭舍;严格执行免疫接种计划;在疫病发生时应带鸭消毒,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数量。此外,还须进行经常性的灭鼠、灭蚊工作。因雏鸭对外界动静反应灵敏,易受刺激,所以须保持舍内环境安静,不随便更换饲养人员,不突然改变饲料品质,饲养人员工作时动作要轻巧,不要大声喧哗,不让噪音和其它动物干扰鸭群。8、适当淘汰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对生长稍微不良的弱雏,应选出分开饲养,精细护理,使其追上生长良好的鸭。通常整个饲养期的淘汰数不应超过0.5%。若观察到大量的鸭不符合强健鸭的要求,应当仔细检查饲养管理方法,找出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当然也不排除鸭苗的质量问题,应该从种鸭优良、质量可靠的孵化场采购鸭苗。鸭群生长不整齐的问题大都是与育雏期的管理和鸭苗质量有关,特别是育雏温度太高或太低都极易使雏鸭生长不均,参差不齐。淘汰残次鸭时要小心轻捉,不要惊扰整个鸭群,以免造成应激反应。残次鸭和病鸭应坚决淘汰,因为饲养它们会浪费饲料和药物,增加疾病的威胁性。9、做好记录和建立饲养管理规程对于管理良好的鸭场和养鸭专业户来说,记录鸭舍的温度、湿度、饲料消耗、药物应用、群鸭数量、生长增重、疾病发生、死亡淘汰数等很有必要,这样可根据记录了解鸭群的生产性能,进而改善饲养管理。可通过抽检部分鸭,称量其样本重来测定鸭的生长情况,评价在现有饲养水平下鸭的生产性能。应当建立养鸭管理规程,在预定时间内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如饲喂、换水、铺垫料、清洁卫生等。有一个固定的规程,将会减少工作遗漏和鸭群的应激,使鸭群按生活规律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肉中鸭的管理要点 肉用商品鸭4-5周龄为中鸭阶段。此时鸭体各组织和器官迅速生长发育,胃肠容积增大,采食量加大,消化能力大大增强,代谢旺盛,蛋白质水平低于育雏期,而能量水平与育雏期的相同或略少提高。绒羽慢慢更换为正羽,骨骼结构基本发育完全,肌肉迅速生长,皮下脂肪日益积累,机体各种功能加强,适应性和抗病力增强。同时在这个阶段,中鸭具有补偿生长的功效,前期若生长发育受阻,在后期能够补偿过来,从而达到标准体重。因此饲养管理上可以粗放一些,应从育雏舍般出移至肉鸭舍,减少饲养密度,改喂营养水平较低、粒度较粗的中鸭料,随时注意观察鸭群动态,特别是清早,依照鸭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1、过渡期的饲养 (1)饲料:从雏鸭舍转入中鸭舍的前3-5天,将雏鸭料逐渐调换成中鸭料,使鸭子慢慢适应新的饲料。 (2)温度:鸭舍一般不加温,但在寒冷季节,如自然温度与育雏末期的室温相差太大(一般超过3-5℃)会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应在开始几天适当增温。 (3)空腹转群:转群前必需空腹方可运出。 (4)逐步扩大饲养面积:中鸭舍的地上面积比网上大,雏鸭一下地,活动量增大,一时不适应,会造成喘气、拐腿,重者瘫痪。因此刚下地时,地上面积不宜过大,应适当小些,等2-3天再逐渐的扩大。2、中雏期的饲料这个时期营养水平相对较低,但要做好饲料的合理调配,并且满足其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3、饲喂根据中鸭消化情况,一昼夜饲喂4次,定时定量。饲喂粉料,则需用水拌湿,将饲料分堆在料盘内或塑料布上,分批将鸭赶入进食。鸭在吃食时有饮水洗嘴的习惯,圈内可设长形的水槽或在适当位置放几只水盆,及时添换清洁饮水。4、管理 (1)保持圈内清洁干燥:中鸭易管理,要求圈舍条件比较简易,只要有防风、防雨设备即可。但圈舍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 (2)密度适当:中鸭的饲养密度,肉用型每平方米为8-10只,兼用型10-11只,随鸭龄增大,不断调整密度,使圈内经常保持空气新鲜。 (3)分群饲养:按大小强弱分几个小群,尤其对体重较小、生长缓慢的弱中鸭应集中喂养并加强管理,使其生长发育能迅速赶上同龄强鸭,不至于延长饲养日龄,影响填肥工序。 (4)洗浴:为促进新陈代谢与鸭体肌肉和羽毛的生长,中鸭需有洗浴条件,每天定时洗浴。但时间不可过长,尤其在后期,以免能量消耗过多,影响经济效益。 (5)砂砾:为满足其生理机能的需要,应在中鸭的运动场上专放几个砂砾小盘,或在精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粒。这样不仅能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约粮食,而且能增强消化机能,有助于提高鸭的体质和抗逆能力。 (6)防暑降温:肉中鸭羽毛较为厚密,皮下脂肪也日益丰满,而皮肤没有汗腺,因此散热能力差而抗寒能力强。在炎热的天气下,应多设置水盆,让鸭溅水洗身;装备风扇,用动力加强通风散热;直接向鸭身喷水和在舍顶、舍外多设遮荫棚等。这些措施会有效地防止鸭中暑,其中风扇通风结合水雾喷洒的方法作用很大。而水面对鸭也有很大帮助,鸭并非一定要游水才健康,但游水对鸭的防暑散热作用很大。 (7)防止啄羽:如果鸭群的密度太大,地面垫料潮湿,通风不好,或者饲料营养不全面,都会引起鸭互相啄羽。这在集约化饲养时尤须注意。啄羽使鸭的羽毛被动脱落,影响屠体的外观,严重时容易使鸭受伤出血,甚至胃肠内脏被啄出而致死。鸭是不断喙的,所以须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使其密度适中,地面和垫料保持干燥,舍内通风良好,饲料营养全面等。 (8)卫生与环境:中鸭采食多,饮水多,消化快,粪多且潮湿,易腐臭和滋生蚊蝇,若不经常清扫冲洗,保持干净卫生,会使鸭群应激大,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暴发疾病。因此,鸭粪须常清除,地面常扫,垫料常换,饲养工具也要常洗,保持清洁干净。执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和预防接种制度,做好经常性的灭蚊、灭鼠和防兽害等工作,保持环境优良、安静。 肉大鸭的管理要点 肉用商品鸭的6周龄至上市期为大鸭阶段,俗称育肥阶段。此阶段肉鸭采食量最多,消化最快,生长增生也快,脂肪沉积多,绝对生长最快,肉的品质得以完善,是决定肉鸭商品价值和养殖效益的重要阶段。由于鸭体各部分正充分发育,各种机能不断加强,因此饲养管理上可比中鸭粗放些,除饲养密度应小些,饲料营养水平相对低些和慎防腿病之外,其它饲养管理方法基本跟中鸭相同。不同形态的鸭产品生产对饲料的营养需求各异,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例如生产肥鸭就应采取能量相对较高的饲料配方,蛋白质稍微低一些,后期还要填饲;生产分割鸭对胸肌和腿肌重视,饲料蛋白和氨基酸水平就应相应提高;若饲养快大型肉鸭,其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都较高。我国传统的肉鸭生产一般是将雏鸭饲养到10周龄左右集中填肥或用淘汰老鸭填肥。这种生产方式前期饲料营养水平低,后期采用高能饲料强制肥育,造成肉鸭体脂含量高,耗料多,饲料转化效率低,而且逐只添饲,工效低,费人工,残次鸭较多。现代经高度选育而成、生产性能较高、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严格的大型肉鸭,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好,如果全期采用能量、蛋白水平较高的饲料,不必填鸭就能获得较好的增重效果。1、饲料与饮水快大型肉用商品大鸭一般采用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制,而不用传统的人工填喂育肥法,这样做既节省人力,又对鸭应激少,还能收到良好的育肥效果。此期夜晚开灯与否应视鸭的肥育程度而定,一般是夜晚不需照明,只让鸭白天采食、饮水、采食量已能满足育肥需要;若大部分鸭达不到标准体重,或体重轻的弱鸭群,可在夜晚增加人工光照,以增加采食饮水时间,加速育肥。肉大鸭料应比中鸭料营养水平和原料适口性等要求可适当降低。在大鸭阶段应尽快转喂大鸭料,转料过程应有3天过渡时间,具体方法同中鸭阶段转换饲料方法。料位高度应适当增加,保持与鸭背持平,以方便鸭采食又不至浪费太多。大鸭饮水比中鸭多,溅水也多,所以需供给更多的清洁水,提供更多的供水设备。水位高度 应同鸭背持平,且供水设备下边的地面应排水良好,以防止积水和潮湿。采用自动饮水设备的应经常检查其工作情况,并加放水盆,供其戏水、溅水。2、饲养密度大鸭个体大,生长发育和增重快,密度应比中鸭小些,饲养面积和圈养范围适当扩大。建议舍外饲养每平方米为2-3只,舍内地养为3-4只,网养为4-6只。若密度过大,鸭群会发生互相啄毛现象和生长增重缓慢。大鸭肥胖,不喜动,腿部负担重,所以鸭群应适当小些,以免互相挤压致残,建议大鸭群以400-700只为宜,群体越小越好。3、预防发生腿病肉用快大鸭身体肥胖,体重增加快,而腿部发育跟不上,极易发生腿病,须小心预防。除饲料中钙、磷及其它微量元素需足够外,在管理上也应小心仔细,尽量不惊扰鸭群,不要踩到鸭,对久卧不起的鸭应适时轻轻轰赶,使其行走,以免腿部和其它部位瘀血或瘫软,胸腹部出现挫伤等。舍内舍外地面、运动场、网面等要平整,便于鸭只行走,防止跌伤。另外,要防暑降温,因为鸭会因热而中暑,因热而不想活动,这会增加腿病发生的机会和猝死现象。若发现鸭因炎热高温而中暑,站不起来或昏迷,可将其放于阴凉地面,用风扇吹其身,并喂些解暑药和维生素。4、其它管理大鸭舍的通风、垫料与地面的控制以及保持卫生与安静的环境,预防啄羽,防暑降温等工作也要做好,并做好详细记录,要经常检查大鸭的育肥程度,抽样测定评看其是否达到标准体重,对体质弱、体重较轻的鸭要特别护理。育肥好的鸭,胸部丰满,背部宽阔,皮下脂肪层厚,两翅根下肋骨脂肪球大而突出,尾部丰满,很难触摸到耻骨。5、肉鸭上市注意事项 育肥好的鸭应适时上市。抓鸭应抓其颈部,而不宜抓脚。运输时应注意装运密度要适中,行车速度要均匀、平稳,严防剧烈摇晃和紧急刹车,保持适当的通风换气。若运输时间很长,中途应适时供水,让鸭饮用溅洗。在炎热天气要注意防暑散热,避免暴晒。屠宰前7天左右,应按药物使用规定,停喂一切药物。 鸭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鸭病,特别是一些烈性的鸭传染病,严重地影响着鸭的健康,会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鸭病的防治工作,以防鸭病的的发生。1、鸭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任何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鸭都可能感染发病。病鸭的临床特点是头部肿大,流泪,两脚发软,拉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剖检时见肝脏有出血点,泄殖腔出血、水肿和坏死。鸭群感染鸭瘟后,迅速蔓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往往造成大群死亡。流行特点:在自然的情况下,不但鸭能感染,而且成年鹅也能感染,均可引起大群发病死亡。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都能感染本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的差异。成年鸭较易感。在流行期间,死亡最严重的是产蛋鸭。20日龄以下的雏鸭较少发病。健康鸭群和病鸭或病愈不久的带毒鸭一起放牧或在水中相遇,或健康鸭群放牧时经过疫区,都能发生感染。被患鸭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土壤、用具、运输工具、饲料以及饮水,都能成为本病的传染媒介。鸭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低洼潮湿能促使本病发生与流行,如将鸭群饲养在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本病较少发生和流行。鸭群饲料质量低劣、饲养管理不当是本病发生的诱因。不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引入病鸭或带毒鸭,可引起本病的暴发。症状:健康鸭感染鸭瘟后,一般2-5天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约经1-5天死亡。发病期,病鸭体温升高到42-44℃,显稽留热型,食欲减退,精神很差,离群独处,羽毛松乱;继而食欲完全消失,渴欲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常伏地不愿走动,也不愿下水游泳,如强行驱赶,则步态摇摆稳,走几步之后,立即倒地。如强赶病鸭下水,则只漂浮于水面上。或挣扎着上岸。严重时则完全不能行走和站立。病鸭下痢。粪便稀薄,呈绿色或灰白色,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沾污或结块。眼结膜充血、水肿,部分外翻,大多数病鸭流泪和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的羽毛沾湿。眼分泌物初为浆液性,继而粘脓样,上下眼睑常粘连。部分病鸭头部大或下颌水肿,故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病的后期,病鸭体温逐渐下降至常温以下,精神高度沉郁,不久即死亡。病程一般为2-35天,多呈急性经过。自然流行时,死亡率达90%以上,病程短,通常在发现停食后1-2天即死亡。个别不死的可转为慢性,病鸭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最具特征的症状为角膜混浊,甚至溃疡,一侧性或双目失明。一周龄前后的小鸭也有发生鸭瘟病例。其症状基本上与大鸭所表现的症状相同,但临死前常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剖检:急性败血症,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呈现出血斑点,消化道粘膜出现坏死斑点病灶,实质脏器变性。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头和颈部的皮肤肿胀、紧张,切开时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舌根咽部、腭部及食道、肠道、泄殖腔粘膜表面常有淡黄、灰黄或草黄色的伪膜覆盖,刮掉后即露出鲜红色、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的出血溃疡面。肝、脾表面和切面有米粒大的灰白色坏死斑点,脾脏常变小、发黑、胆囊肿大,卵泡内出血与变形。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以及病理剖 检变化等的一些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鸭瘟最容易误诊为鸭霍乱,尤其在这两种病经常流行的地区,应考虑有没有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鉴别诊断。可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区别:第一,从流行病学特点区别。鸭霍乱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流行期不长,多呈散发性,也呈地方流行性,除鸭以外,鹅、鸡均可感染发病。而鸭瘟相对地发病稍缓慢,流行期比较长些,多呈地方性流行,但不会引起鸡发病。第二,从临床症状区别。鸭霍乱的病鸭,除少数慢性病例外,一般不表现头颈肿胀现象;而鸭瘟病鸭则都表现有头肿、流泪的特征症状。第三,从病理变化区别。鸭瘟病鸭的食道和泄殖腔粘膜有结痂性或假膜性的病灶;而鸭堆乱无此病变。鸭霍乱的肺脏常有严重病变,呈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病程稍长的还会出现大叶性肺炎;而鸭病仅仅颈部呈炎性水肿,肺脏无此明显变化。第四,从药物治疗效果区别的。鸭霍乱应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都有良好的效果;而鸭瘟无效。预防与防治: (1)在没有发生鸭瘟的鸭场或地区,应做好预防工作,定期给鸭注射鸭瘟弱毒疫苗,种蛋鸭每年接种2次。接种时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100倍,20日龄左右的小鸭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1.5-2个月龄时重复1次,肌注1毫升。 (2)鸭舍应经常保持清洁,定期严格消毒。 (3)对已发病的鸭群加强观察、检查,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并用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用法同上。 (4)发病鸭群的场舍,每天做好粪便的清理工作,并用10%-20%石灰乳或百毒杀、菌毒敌进行消毒。2、雏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播迅速,病程较短。发病初期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给养鸭业带来很大损失。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是侵害3-15日龄的雏鸭,此时期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在本病开始流行时,发病雏鸭多在10-14日龄之间。随着本病的流行,发病雏鸭的日龄提前到1周龄之内,最早在3日龄就开始发病,死亡率可达90%-95%。17-25日龄的雏鸭发病较少,死亡率为16%-25%。4-5周龄的幼鸭则很少死亡。本病不危害成年鸭和其它家禽,流行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季发病较多,死亡率也较高。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鸭舍内湿度过大等均能促使本病的发生。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病愈鸭的粪便中能够持续排出病毒1-2个月。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少数为8-12天。雏鸭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几乎全部雏鸭都在发病后3-4天内死亡。开始时病鸭无精打采,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部着地,转圈、下蹲,两脚呈痉挛性踢动,死前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态。通常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几小时或几分钟内死亡。有些病例发病很急,病雏鸭常没有任何症状而突然倒毙。发病后没有死亡的雏鸭,生长缓慢。剖检:主要病变在肝脏和胆囊,肝脏肿大,质地松软,极易撕裂,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肝呈淡红色或外观呈斑驳状,死鸭日龄不同,肝脏颜色也有差异。2-5日龄病雏的肝呈土黄色或红黄色,10-30日龄病雏的肝脏呈灰红色或黄红色。有些病例,肝脏实质有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变淡。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呈斑点状,被膜下有细小的出血点。肾脏肿大充血。胰脏充血,呈粉红色。心肌质软,呈熟肉样,脑充血、水肿、软化。诊断:本病主要发生于2周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不发病;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鸭出现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肝脏变性和出血。根据以上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通过实验室检查。预防与治疗:由于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早,传播快,因此必须采取早期对雏鸭的主动免疫预防措施和对种鸭的被动免疫预防措施。 (1)在流行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地区鸭场,给出壳后3日龄内雏鸭皮下注射0.5毫升抗雏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预防效果可达90-100%;也可给初出壳鸭每只接种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0.25毫升。 (2)对留种母鸭可用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免疫接种2次,第一次在产蛋前15天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隔7天左右再注射2毫升。在第二次接种后2-3周,健鸭所产的蛋可作种蛋。孵蛋的雏鸭具有天然被动免疫力,能抵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治疗本病,最有效办法是在本病开始发生时,可用高免血清,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以上。3、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主要侵害小鸭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表现是困倦、不食、眼和鼻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斜颈或呼吸困难。病理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以及脑膜炎等。本病的发病率与死 亡率甚高,它会引起小鸭大批死亡或发育迟缓,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流行特点:1-8周龄的鸭都是自然感染,尤为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约50%-80%。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甚,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感染。育雏室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粗放、饲料营养水平过低等,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与传播。症状:最急性病例看不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嗜眠、缩颈或嘴抵地面,脚软弱,不愿走动或行动蹒跚,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眼、鼻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色,有的腹部膨胀。濒死时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摇头或点头,背脖和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不久抽搐死亡,病程一般为1-3天,日龄较大的小鸭(4-7周龄),病程可达1周以上,且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临床上除具有上述症状外,少数病例出现头颈歪斜,遇惊扰时不断鸣叫,颈部弯转90度左右转圈或倒退。这样的病鸭长期发育不良、消瘦、最后死亡。剖检:最明显的肉眼病变是浆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主要在心包膜、肝表面和气囊。病程较急的病例,是心囊液数量增多,心外膜表面覆盖一薄层纤维性渗出物。病程较慢的,则心囊充填淡黄色纤维素,使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肝脏表面覆盖一层极易剥离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性膜。肝脏土黄色或棕红色,质较脆,多肿大,胆囊肿大。多数病例气囊上有纤维素膜。脾多肿大,表面也常有纤维素膜。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微生物检查进行诊断。临床诊断应注意病鸭多为2-3周龄,嗜眠,眼鼻有分泌物,下痢呈绿色和出现神经症状。慢性的有歪颈、转圈运动等症状,多出现在流行的后期,病理剖检常见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据此可做出初步诊断。但在本病流行期间也常有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发生,其病理变化与本病非常相似,肉眼难以区别。因此还必须进行微生物检查才能确诊。预防与治疗:首先要改善雏室的卫生条件,特别要注意通风、干燥、防寒,改变饲养密度和勤换垫草。鉴于鸭李氏杆菌疫场中常有大肠杆菌感染,故使用大肠杆菌与鸭李氏杆菌混合灭活苗,比单独使用鸭李氏杆菌灭苗有明显降低死亡率有效果。药物治疗是控制小鸭发病与死亡的一项重要措施,可采用氯霉素或土霉素,用药量按0.04%混于饲料,连续喂3-4天;环丙沙星0.3%混料连用4-5天,能有效控制发病与死亡,但如不同时改善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则本病难在鸭场内根除。4、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又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可侵害各种日龄的鸭,是鸭的常发病。病理特征是腹腔、胸腔器官以及各气囊表面有湿性颗粒性或乳样渗出物。流行特点:各品种和年龄的鸭都可感染,以2-10周龄发病率最高,发病多见于秋末时节。初生雏鸭的感染常是由于蛋的污染而起。卫生条件差、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的鸭场是诱发本病。鸭大肠杆菌病的疫场通常发生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症状:本病主要症状为下痢,粪便稀薄,恶臭、带白色粘液或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一般呈青绿色或灰白色,肛门周围污秽。病雏精神萎顿、昏睡、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衰弱脱水而死亡。患病母鸭常发生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卵巢炎、脚软或抽搐,精神高度沉郁,腹部胀大。剖检:病理 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浆膜渗出性炎症,在心包膜、肝和气囊表面被覆纤维性渗出物,呈淡黄绿色,凝乳样或网状,厚度不一,常与肠壁粘连。肝脏常肿大,呈青铜色或胆汁色,脾脏肿大发黑且呈斑纹状。剖开腹腔时常有腐败气味,可见渗出性腹膜炎和肠炎,肠内混有气泡和粘液,有时混有血液。在成年鸭或母鸭常见坏死性肠炎、卵巢出血。诊断:本病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病变,确诊要依靠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与小鸭传染性浆膜炎颇类似,因此在诊断时应予鉴别。预防与治疗:大肠杆菌病是由于鸭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抵抗力降低而发生的,因此,预防本病时应着重于消除不良因素。 (1)必须注意饲料质量,避免喂饲腐败、发霉和发酸的饲料。饲料中要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不要突然改换饲料,喂料要定时定量。 (3)饮水应保持清洁,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抗生素或百毒杀。 (4)禽舍保持清洁,通风干燥,冬天应注意保暖。孵化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干燥,种蛋应进行消毒。 (5)幼鸭避免暴晒或雨淋。 (6)疫苗注射。目前国内已有大肠杆菌灭活苗和与鸭李氏杆菌混合菌苗,可在20日龄和120日龄时各注射1次。治疗可采用如下药物: (1)青霉素:每100只幼鸭每天用40万单位投入饮水(限2小时饮完)或混入饲料中,连喂7天。 (2)金霉素和土霉素:每公斤饲料用3~5克,5-6天为1疗程,个别病例则每只每日量为10-15毫克,每天2次。 (3)痢特灵:每只雏鸭每天用2-3毫克,混入干粉料喂给。 (4)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用1万单位,每天1次连用3天。 (5)环丙沙星(2.5%):每50公斤饲料混入150-200克,连用4-5天。 (6)硫酸新霉素:饲料中添加20-40ppm,连用3-4天5、鸭霍乱鸭霍乱又称鸭巴氏杆菌病或鸭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危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传染病,它常表现为一种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性败血性疾病。病理特征为浆膜和粘膜上有小点出血,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本病是危害养鸭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很多国家都有发生。本病被发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列为重点预防的一种疾病。流行特点:本病对各种家禽包括鸡、鸭、鹅、鸽、火鸡等都有易感性,对野禽中的野鸭、海鸥、天鹅和飞鸟都能感染。病鸭、带菌鸭以及其它带病禽类是本病的传染来源。病禽的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再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传染,有时还可经损伤的皮肤传染。带菌的鸭往往由于长途运输途中饲养管理不好和卫生条件太差,以致抵抗力降低而暴发本病。本病的流行有不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有的地区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有的多发生于秋、冬,在我国南方却多发生于7-9月份。从发病的鸭龄看,各种日龄的鸭均可发病,但1月龄以上的鸭发病率高,往往在几天内大批发病死亡。症状:潜伏期约12小时到3天,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型。 (1)最急性常见于流行初期,无明显可见症状,常在吃食前或食后突然倒地,迅速死亡。有的鸭在放牧时突然死亡。 (2)急性型的病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游泳,即使下水,行动缓慢,常落后于鸭群的后面,或独蹲一隅,不愿行动。羽毛松乱并且易被水粘湿。体温42.3~43℃,食欲减低或不食,口渴,嗉囊内积食或积液、咳嗽、打喷嚏,呼吸加快,常张口呼吸。病鸭排出腥臭的白色或铜绿色的稀粪,少数混有血液。有些病鸭两脚瘫痪,不能行走,常在1-3天内死亡。 (3)本病在流行过程中,常遗留部分慢性病例,约占发病总数的2%-10%。病鸭消瘦,一侧或两侧的局部关节肿胀、发热、疼痛,行走困难,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穿刺时具有暗红色液体;若病的时间较久,则局部关节变硬。少数病例出现明显神经症状。病程常为几个星期甚至1个月以上。剖检: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的剖检病变。急性型病例,皮肤上有少数散在的出血斑点。心包液增多,呈透明橙黄色。外膜、心耳、心冠有弥漫性出血斑点。肝脏略肿大,呈粘土色,质地柔软,易破裂,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胆囊多肿大。肠道以十二指肠和大肠粘膜充血和出血最严重,并有轻度卡他性炎症。肺呈多发性肺炎,关节囊增厚,内含有暗红色、混浊的粘稠液体。十发生脂肪变性和局部坏死。诊断: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因此生前较难诊断。在一般情况下,如发现鸭只突然死亡,就要多剖检几例。若见心冠间记及消化道粘膜有出血点,脾脏正常,肝有灰白色小点坏死灶,再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便可作出初步诊断。要作出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上要注意与鸭瘟相鉴别。鸭瘟除有一般的出血性素质外,常在食道和泄殖腔粘膜上有坏死,细菌培养阴性。预防与治疗: (1)避免病原的传入和带菌者传播疾病,平时要加强禽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如需引进种禽或幼禽时,必须从无病的禽场购买。对新购进的鸭应至少隔离两周,进行详细的观察,如没有发现异常,才能与健康鸭合群。 (2)对病鸭要进行隔离,并及时用药物治疗。病群中未出现症状的鸭只,要喂给土霉素或环丙沙星,并要及时用疫苗作紧急接种,以控制发病。治疗鸭霍乱的药物很多,效果较好的有下现几种: (1)磺胺类药物中可用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4%~0.5%混于饲料中,连续喂服3-4天。 (2)抗生素中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和土霉素。对出现症状的鸭只,可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注射,每鸭注射2-5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4天。土霉素按0.05%-0.2%混于饲料或饮水中,连用3-4天。 (3)近年来多采用环丙沙星和喹乙醇。每50公斤饲料加入环丙沙星150-200克,连喂5天;或按每公斤体重用喹乙醇30毫克,拌于饲料中喂服,每天1次,连用3-5天。 鸭常见传染病的免疫程序 日 龄 免 疫 接 种 剂 量 用 法 1-3 病毒性肝炎疫苗 0.2-0.5毫升/只 肌注或皮下注射 7-8 鸭瘟疫苗鸭李氏杆菌苗鸭大肠杆菌苗 0.2-0.5毫升/只 0.5毫升/只 0.5毫升/只 肌注或皮下注射肌注或皮下注射肌注或皮下注射 30-35 鸭大肠杆菌苗鸭瘟疫苗 1毫升/只 0.5毫升/只 肌注或皮下注射肌注或皮下注射 鸭用系列预混料说明书 鸭用系列预混料产品特色 • 强化维生素的添加量,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及鸭只抗应激能力、抗病能力;强化VA、生物素的添加,防止肉鸭猝死症的发生;强化VD3,防止肉鸭骨骼发育不良,提高细胞免疫力;强化VE,提高鸭只免疫力,减缓热应激,改善肌肉品质;强化生物素、叶酸、烟酸和胆碱的添加,有助减缓腿病的发生;强化烟酸的添加,改善鸭的腿部发育;强化VA、烟酸的添加,提高产蛋率。 • 强化锌,改善鸭只被毛发育;注重离子平衡(dEB),促进增重和骨骼发育,预防异食癖;强化锌、锰的添加,改善蛋壳强度。 • 科学地使用保健剂,有效预防鸭只消化道疾病。保护生殖道的正常功能和抗应激能力。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 种类 成分 (每千克含量) 鸭育雏期 D111 鸭育成期 D112 鸭产蛋期 D123 鸭育雏期 D511 鸭育成期 D512 鸭产蛋期 D523 维生素A KIU 948 702 972 189.6 140.4 194.4 维生素D3 KIU 270 200 270 54 40 54 维生素E IU 2,410 1,785 900 482 357 180 维生素K mg 270 200 96 54 40 19.2 维生素B1 mg 76 56 100 15.2 11.2 20 维生素B2 mg 681 504 270 136.2 100.8 54 维生素B6 mg 151 112 108 30.2 22.4 21.6 维生素B12 mg 0.8 0.6 0.6 0.16 0.12 0.12 叶酸 mg 76 56 27 15.2 11.2 5.4 生物素 mg 5 4 - 1 0.8 - 烟酸 mg 5,670 4,200 5,400 1,134 840 1,080 泛酸 mg 1,169 866 630 234 173 126 氯化胆碱 g 25 20 20 5 4 4 铜 g 6 2 0.8 1.2 0.4 0.16 铁 g 6 5.5 8.1 1.2 1.1 1.62 锰 g 9.8 9 9.8 1.96 1.8 1.96 锌 g 8.2 7.6 8.2 1.7 1.5 1.7 硒 mg 30 30 30 6 6 6 碘 mg 150 150 150 30 30 30 钙 g - - - 170 165 135 磷 g - - - 56 56 55 鸭用系列预混料推荐配方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产品 使 用阶 段 配 合 比 例 (%) 参考营养成分 玉米 次粉 麸皮 豆粕 鱼粉 棉粕 菜粕 石粉 磷酸氢钙 盐 油 预混料 粗蛋白 (%) 代谢能 (kcal/kg) D111 初生至2周龄 60.0 - - 32.5 3.0 - - 1.1 1.4 0.3 0.7 1.0 21.0 2850 初生至2周龄 63.0 - - 30.6 2.0 - - 1.1 1.5 0.3 0.5 1.0 20.0 2850 初生至2周龄 61.9 - - 28.5 2.0 1.5 1.5 1.1 1.5 0.3 0.7 1.0 20.0 2850 3周龄至4周龄 67.65 - - 28.3 - - - 1.2 1.5 0.35 - 1.0 18.0 2850 3周龄至4周龄 66.7 - - 25.3 - 2.0 2.0 1.2 1.45 0.35 - 1.0 18.0 2820 D112 5周龄至上市(肉鸭) 67.35 8.0 - 21.0 - - - 1.1 1.2 0.35 - 1.0 15.5 2900 5周龄至上市(肉鸭) 67.85 7.0 - 17.5 - 2.0 2.0 1.1 1.2 0.35 - 1.0 15.5 2880 5周龄至12周龄 65.15 - 8.0 17.0 - 3.0 3.0 1.2 1.3 0.35 - 1.0 16.0 2750 13周至5%产蛋率 64.65 - 11.0 13.5 - 3.5 3.5 1.2 1.3 0.35 - 1.0 15.5 2720 D123 产蛋初期 58.15 13.0 - 15.6 - 3.0 3.0 4.5 1.4 0.35 - 1.0 15.5 2720 产蛋盛期 55.25 10.0 - 19.0 - 3.0 3.0 7.0 1.4 0.35 - 1.0 16.5 2650 产蛋高峰期 54.15 10.0 - 21.1 - 2.5 2.5 7.0 1.4 0.35 - 1.0 17.0 2630 D511 初生至2周龄 59.3 - - 33.0 2.0 - - - - - 0.7 5.0 21.0 2850 初生至2周龄 62.0 - - 32.5 - - - - - - 0.5 5.0 20.0 2850 初生至2周龄 60.8 - - 30.5 - 1.5 1.5 - - - 0.7 5.0 20.0 2850 3周龄至4周龄 67.2 - - 27.8 - - - - - - - 5.0 18.0 2850 3周龄至4周龄 66.3 - - 24.7 - 2.0 2.0 - - - - 5.0 18.0 2820 D512 5周龄至上市(肉鸭) 66.5 8.0 - 20.5 - - - - - - - 5.0 15.5 2900 5周龄至上市(肉鸭) 67.0 7.0 - 17.0 - 2.0 2.0 - - - - 5.0 15.5 2880 5周龄至12周龄 65.0 - 7.5 16.5 - 3.0 3.0 - - - - 5.0 16.0 2750 13周至5%产蛋率 64.0 - 11.0 13.0 - 3.5 3.5 - - -- - 5.0 15.5 2720 D523 产蛋初期 57.5 12.0 - 15.0 - 3.0 3.0 4.5 - - - 5.0 15.5 2720 产蛋盛期 53.5 10.0 - 18.5 - 3.0 3.0 7.0 - - - 5.0 16.5 2650 产蛋高峰期 52.5 10.0 - 20.5 - 2.5 2.5 7.0 - - - 5.0 17.0 2630 鸭饲料配制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鸭子生长迅速,对饲料的营养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对霉菌毒素和重金属的敏感性极强。因此,应选用符合卫生条件的原料来配制日粮。 2、生产不同肉鸭胴体,日粮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3、蛋鸭日粮中的部分钙可分离出来,单独饲喂,以便提高有机物的采食量和钙的有效利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