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之前数据表明,我国家禽年饲养总量为142亿羽,其中总量的60%以上是农民以散养方式养殖的。随着之后的世界范围内禽流感的肆虐,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立陶宛、匈牙利、捷克等国家,为防止家禽与野鸟的接触而感染禽流感,颁令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内禁止户外饲养家禽。我国政府也对禽流感疫情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提倡家禽饲养方式转变,变过去的散养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改善饲养条件,提高饲养设施的水平。因此,近年来,家禽圈养的比例得以大幅度提高。
然而,家禽散养与圈养之争,自此拉开了新的序幕。
最近国外有关报道是:2008年1月,越来越多英国消费者指责养鸡场把母鸡圈在笼子里饲养的方法过于残忍,英国马克斯-斯潘塞、韦特罗斯、而塞恩斯伯里、莫里森和Co-op等多家超市决定停止出售笼养母鸡产下的“受虐鸡蛋”。(还有新的不多说了)
动物保护组织倡导“动物福利”概念。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说,对于我们饲养的动物,即使是为人所用的动物,也应当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身体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即有病应当给它们治疗);享有生活不受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印度圣雄甘地的格言“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可以从她对待动物的方式评断出来”,成为爱护动物名言。
从“动物福利”的角度看,集约化生产不应提倡。然而,家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它的集约化生产关乎民生。
我国家禽饲养何去何从?请大家发表看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