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黄羽肉鸡养殖效益的原因分析
2006/08/18 文章作者:张贺军
1 品种因素
1.1 不同品种的黄羽肉鸡在养殖效益上存在差异
1.1.1 不同品种的黄羽肉鸡在饲料转化率、抗逆性、生长速度等生产性能方面存在差异,影响养殖效益。
1.1.2 不同品种的鸡群整齐度有差异。整齐度高的,产品的规格性比较好,可一次性出栏;反之,需要几次才能卖完,使出栏时间拖延的比较长。
1.1.3 不同品种,鸡的体型、毛色有差别,羽毛更换和生长速度不一样,对市场的适应程度不同,从而影响销售价格。有的鸡在上市的时候新毛尚在脱换,屠宰后在皮肤上有许多毛尖,难以拔除。不同地区消费者对鸡的体型、毛色的要求不一样,也造成其价格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1.1.4 不同品种,第二性征出现的早晚不同,由于许多消费者要求鸡只上市的时候羽毛要丰满、光亮,鸡冠大而且红。有的鸡第二性征出现的晚,上市时间后延,不仅增加饲养成本而且其市场销售价格也有明显差异。
1.2 同品种和代次间生产性能存在差异
一些养鸡场、户为降低成本,不从有信誉的育种公司引进父母代种鸡,而是购买商品代甚至商品二代鸡苗作种鸡饲养。更有甚者是一些养鸡场、户饲养的是商品仔鸡,如果在鸡群接近出栏的时候,市场行情良好,则把该批鸡群当作种鸡继续饲养以提供种蛋。像这样的种群其后代生产性能退化,养鸡户饲养的下一代鸡苗,整齐度差,饲料转化率低,周期长,成本高,效益差。
1.3 杂交鸡苗坑农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个体孵化场用黄羽公鸡与罗曼蛋鸡杂交,孵化后给农户,性能差,毛色杂,效益低。农户抓鸡时贪图便宜,只讲价格,不论质量和服务,间接损失巨大却毫无感觉。
2 饲养管理方面
2.1 温度
在优质黄羽肉鸡饲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育雏期环境温度,忽视育成期环境温度的现象。由于这类鸡的早期生长速度比较慢,生长期长,在育雏期结束脱温后,若外界气温较低,有必要给鸡群进行适当加温,这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果。
2.2 舍内空气质量差
在饲养过程中重视鸡舍内的保暖而忽视通风,尤其是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容易诱发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和其它细菌性疾病,不仅会造成一些鸡的伤亡还浪费饲料,影响增重。
2.3 光照控制不当
光线过强,光照时间过长,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会出现啄羽现象,产品合格率低,销售价格上不去。
2.4 饲养密度过大
一些养鸡场、户在饲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鸡舍内鸡群饲养密度过大,这样会造成鸡的生长速度慢、健康状况不佳、残次鸡多,成本高,效益差。
2.5 喂饲方法不当
有的饲养人员为了省事,给鸡群喂料次数少,甚至每天只在早晨添加一次饲料,影响鸡采食积极性,使得鸡只总的采食不足,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都不理想。
2.6 断喙问题
许多养鸡户由于没有断喙设备而没有对鸡群进行断喙处理,也有的养鸡户使用土办法断喙造成鸡的喙部过短或上下喙长短差别过大,影响鸡的采食。适当断喙可以避免啄癖,节约饲料,降低成本。
2.7 鼠雀危害
鸡舍是鼠雀活动频繁的场所,它们不仅能传播疾病,干扰鸡群休息,还浪费一定量的饲料。
2.8 应激因素的影响
鸡群发生应激现象时不仅影响其采食和生长,对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在生产中应激源是经常存在的,但是有许多应激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缓解或避免的,如热应激、冷应激、噪音应激惊群等。
2.9 生产管理方式
循环多批次饲养,虽然增加了单位鸡舍饲养鸡的数量,但在消毒隔离不严时,造成疾病的传播。因此,应该强调“全进全出制”的应用。
3 饲料营养因素
3.1 片面强调饲料蛋白质含量,忽视消化吸收率
饲料调配时只注意其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但是饲料中存在氨基酸比例不平衡情况,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还造成肾脏负担。虽然饲料标示粗蛋白质含量高,但是原料质量差、消化率低。如较大量使用羽毛粉、血粉、劣质肉骨粉、皮革下脚料粉等动物性饲料及菜子粕、棉子粕等植物饼粕。这样的饲料虽然价格比较低,但由于鸡的生产性能不好也导致饲养成本偏高。
3.2 忽视能量和蛋白质的平衡
重视饲料的蛋白质水平,轻视能量水平,而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鸡群表现为采食量高,增重较慢,饲料转化率低。
3.3 重价格轻质量
许多养鸡户在购买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因素,同类型的饲料就选择价格低者,这也迫使饲料加工企业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对于饲料企业来说其运行的目的也是为了利润,当饲料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必定要降低质量。用较低的价钱购买劣质的饲料,最终是鸡群性能低、生产效果差。
3.4 重视浓缩料质量,轻视玉米质量玉米在黄羽肉鸡饲料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因此,其质量好坏对配合饲料的影响也很大。如果所使用的玉米含水量高、杂质大、有霉变则不利于鸡的生长。
3.5 饲料混合不均匀一般养殖户都是购买浓缩饲料,然后掺入粉碎的玉米(有的还需掺其他原料)制成配合饲料,如果混合不均匀(尤其是在人工搅拌情况下),鸡在采食的过程中摄入的营养也不平衡,势必影响养殖效果。
4?环境与疾病因素
4.1 环境卫生粪便随便堆积,未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水任意排放。病死鸡随处扔,未进行深理或焚烧。隔离措施不到位,相互串舍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养鸡场、户既缺乏隔离设施>,更缺乏隔离意识,尤其是在农村人情重于科学,鸡舍常是外来亲友光顾之地。
4.2 不重视消毒
一是消毒间隔期长,二是消毒不全面,三是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物,疾病因此而传播。
4.3 免疫程序不切合实际,造成免疫失败
黄羽肉鸡的类型非常多,其生长速度差别很大,上市周龄早的有8周,迟的有13周。生长期不同则需要接种的疫苗类型和次数也不同,而且在疫情不同的地区和季度免疫接种要求也有差别,用某一固定的免疫程序是无法满足这种要求的。
4.4 疫苗因质量及使用方法的问题
目前市场销售的疫苗质量参差不齐,同一种疫苗的价格相差很多,如果只考虑价格则很难保证疫苗质量。另外在运输、贮存和使用方法等方面措施不当也会导致免疫失败。免疫失败已经成为当今农户养鸡中造成鸡群发病的重要原因。
4.5 有病乱投医,诊断不准确
当鸡群发病后养鸡者才感到事情的严重,到处找人看病,无论诊断是否准确只管乱用药,常常贻误诊治时机,造成损失大、成本高。
4.6 农户贪图便宜,劣质泛滥
由于目前鸡的生产环境污染情况比较普遍而造成鸡病问题多而杂,养鸡户为了鸡群的健康通常是采用经常性地使用药物的被动措施。一些畜禽门诊部为了自身利益也大量向养鸡户推荐各种各样的有效或无效的药物,也导致兽药质量的不稳定。或滥用药物,造成产品药物残留过高,而影响销售。
4.7 马立克氏病的危害多数种鸡场、孵化厂在鸡苗出壳后不注射马立克氏疫苗,鸡群隐性感染后导致生长减慢或零星死亡,慢性的病鸡内脏出现肿瘤,影响屠体品质。
5?市场因素
5.l 饲养期延长,成本升高
5.1.1 销售渠道无保障
目前市场对优质黄羽肉鸡的需求已经基本处于饱和,只是季节性和地区性的价格区别还比较明显。黄羽肉鸡生产主要是由一些比较大的公司所控制,公司加农户是普遍的经营方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产业化经营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单家独户自产自销无论在技术应用、市场信息、物资采购,还是在产品销售加工等方面都将处于毫无竞争力的境地。一些小的饲养户在鸡群需要出栏时寻找不到市场是常见的事。
5.1.2 幻想好行情,该出栏时不出栏
一些养鸡户的鸡群已经到了出栏时候,由于市场行情不理想,把饲养期延长,期待日后价格上仰,这样饲养成本增加,如果行情没有好转则造成损失。
5.1.3 贪图眼前蝇头小利,为难客户自断销路
有的养鸡户在销售肉鸡的时候给上门收购的商贩制造麻烦,为了贪图一点蝇头小利而设法做一些手脚,使得顾客感到失望,很少再有商贩与其交往。时间长了自己的鸡养成后却找不到买主。
5.2 把握不了市场变化规律
目前的优质黄羽肉鸡市场供应基本饱和,可以说是市场主宰鸡的价格。然而由于市场经常出现波动,尤其是缺乏保障机制,肉鸡生产有时赚钱有时赔钱。不少养鸡户看到别人赚钱时也匆匆上马,但是当鸡养成出栏时很可能会遇到市场低迷时期。
转载:小生有礼,畜牧人论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