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在开始,进行网上培训实战部分的第一讲,先给自己找到问题,看一下自己的猪场生产经营情况如何,请各位把场内数据整理一下,自行分析:
古人云:“知己者明,知人者智”,一个猪场领导必须知道自己猪场的现状,为此本人设计了一个评价自己猪场的表格,该表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猪场现状:
全场
| 项目
| 标准
| 考核项目
| 标准分
| 评分标准
| 底数
| 标准
| 实际
| 扣分标准
| 加或减
| 实际得分
| 1
| 基础母猪与全群的比例
| 10: 1
| 母猪产仔数(生长速度)
| 10
| 每少0.1,扣0.3分.
| 0
| 10
| 9
| 3
| -3
| 7
| 2
| 是否拖欠职工工资
| 下月10号前发放
| 资金合理利用
| 10
| 每推迟一天,扣0.5分
| 0
| 0
| 9
| -0.5
| -4.5
| 5.5
| 3
| 全群料肉比
| 3.6:1
| 饲料利用率
| 10
| 每增减0.1,扣或加2分
| 0
| 3.6
| 3.8
| -20
| -4
| 6
| 4
| 每头母猪年出栏头数
| 16
| 综合生产水平
| 10
| 每增减1头,加或扣3分
| 0
| 16
| 15
| 3
| -3
| 7
| 5
| 每头母猪年盈利
| C5*(100*全年平均猪价-360*全年平均料价/80%)
| 经济效益
| 10
| 每增减1000元,加或扣2分
| 0
| 9200
| 8000
| 0
| -2.4
| 7.6
| 6
| 体重与育肥猪出栏日龄比
| 0.5625
| 生长速度
| 10
| 每增减0.1,扣或减1分
| 0
| 0.56
| 0.55
| 100
| -1.7
| 8.3
| 7
| 一年以上员工比例
| 60%
| 猪场的人气
| 10
| 每增减1%,加或减0.2
| 0
| 60%
| 50%
| 20
| -2
| 8
| 8
| 存栏与生产人员比例
| 300
| 职工效率
| 10
| 每增减10,加或减0.5分
| 0
| 300
| 250
| 0.05
| -2.5
| 7.5
| 9
| 饲料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例
| 80%(种猪场75%)
| 成本分配
| 10
| 每增减1%,加或减0.5分
| 0
| 80%
| 75%
| 50
| -2.5
| 7.5
| 10
| 适龄母猪所占比例(2-5胎)
| 65%
| 种猪
| 10
| 每增加1%加或减3分
| 0
| 65%
| 55%
| 30
| -3
| 7
| 合计
|
|
|
|
|
|
|
|
|
| -28.6
| 71.4
|
下面把每一项目设立的思路谈一下:
1、基础母猪和全群的比例
在正常情况下,商品自繁自养猪场基础母猪与全群的比例应该是10:1,也就是说一百头母猪时应有一千头总存栏;总存栏少是说母猪产仔不理想,或是产后死亡率高,都属于不正常,这时就要分析场里母猪产仔窝数、窝产仔数、各阶段猪死亡率、生长猪的出栏日龄等指标,并从中找到真正的原因。如果母猪与全群比例为9:1,我们只能给其打7分,也就是刚合格;如果是8:1,那就是不合格了。
2、是否拖欠职工工资
这是一个无形的指标,但却是严重影响职工情绪的指标;它反映的是场内职工的精神状态。没有一个职工到猪场是不为挣钱的,挣钱多少与是否能按时领取工资同样重要;另一个问题是,如果猪场拖欠职工工资,就显示出猪场资金运作不正常,或是长时间负债经营,或是长期入不敷出,这是猪场经营不善的表现。
3、全群料肉比
管理比较到位的猪场全群料肉比应在3.6左右,如果超过这个数据,就说明生产上有问题;现在各饲料企业的质量相差不大,相差大的却是生产水平;如果猪场使用了劣质原料,如果猪场母猪产仔不理想,如果猪群死亡率高等,都会出现料肉比高于常规的现象,这时就应分析原因所在。
4、每头母猪年出栏头数
每头母猪出栏头数的多少,是反映全年生产情况的指标;养猪先进国家可达二十多头,我国只能在十五头左右徘徊,这说明了我们有太大的差距;按正常一头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9.5头计算,年出栏15头商品猪,说明猪群的成活率只能是15/(2.2*9.5)=72%,也就死亡率高达28%。如果不计算,这个死亡数据很少有猪场会认为是自己的情况,这个数据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但为什么长时间没有采取办法,是因为他们没有详细计算过。
5、每头母猪年盈利
按2007年全年猪料价比来看,一头母猪应该盈利一万元;这当然与场内费用有关,但不应该相差太多;如果一个猪场盈利比这少得多,就说明生产有问题了;这要分析各种费用的支出和比例,如果一头出栏猪的药费超过50元,猪场一定发生过疾病,而且一定会造成损失。盈利数目是一个客观的数据,也是任何一猪场经营者非常在乎的指标。
6、体重与育肥猪出栏日龄比
用育肥猪的体重与出栏日龄比来衡量猪的生长情况,只有生长正常的猪群才能有好的生产效果。出栏早是猪群健康的表现,出栏晚一般是猪群有过疾病或饲料效果不理想。
7、一年以上员工比例
这里说得是猪场的人气指数,尽管规模养猪是一个新兴行业,但没有一定时间的磨合,生产上难免出现脱节,相互间的配合也不会理想;更严重的是,如果猪场不能将员工保留一年以上,不是员工问题,就是猪场问题。任何一个猪场都不会轻易放走一个好员工,任何一个员工也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场所。员工不能留下,对猪场和个人都是损失,因为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场所都需要适应,都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8、存栏与生产人员比例
这是猪场设施条件、猪场员工素质及管理水平三者的体现。设施差只能多用人,员工素质差无法把工作干利索,管理水平差则会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出现人员的严重浪费。
9、饲料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例
正常猪场饲料成本应占全部成本的80%左右;个体散养户可达90%,是因为他们在人工等费用上支出很少。如果饲料成本占全群比例很低,说明饲中料外开支很大,浪费现象也是猪场管理水平的体现,详细分析可从中找到太多的问题。
10、适龄母猪所占比例(2-5胎)
一个猪场是否正常还体现在适龄母猪的比例上,如果没有一群性能好的生产机器(母猪),猪场的生产可想而知了。正常情况下,适龄母猪应占全群母猪的比例为65%左右(按每胎母猪淘汰率20%,使用六胎计算),如果适龄母猪比例小,说明或是头胎母猪过多,母猪淘汰率过高;或是高胎龄母猪过多,猪群更新不畅。
本人选了以上数据,是因为这些数据是容易收集的,而且计算比较方便,每个猪场都可以自己分析计算。
上面的情况只是依据本人的一些经验整理的,各猪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更符合实际。
我曾把养猪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饲养员,比喻为一个点,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第二层次为技术员或主管,比喻为一条线,不但把每个具体的点把握好,还需要把相互间有关系的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旦线断,后果不堪设想。第三层次为生产场长,比喻为一个面,是许多条线的集团,不但有生产,还要考虑影响的因素,比如后勤供应、防疫、销售等,都会对生产造成影响。第四层次为老板或总经理,比喻为一个空间,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等全局方面。
本内容是占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尽管只有短短的十条,但如果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的话,猪场已经很不错了。
更多内容请登录个人网站:http://liudewang1.wangzhan8.com/main.asp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